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年一场始发于美国并波及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肆虐各地。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各国的经济纷纷走向衰退。中国及时采取应对策略,以“扩大内需”为主的“一揽子”计划出台,使中国率先走出危机,保证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美国经济止跌反弹将是世界经济最终走出衰退的关键。世界经济已经企稳,  相似文献   

2.
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2008年在全球范围内愈演愈烈,危机也从最初的金融领域蔓延到实体经济领域,各国政府普遍采取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的发展,我国也不例外.在后危机时代,我国的货币政策也从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适度宽松”到如今的“稳健”的政策转变.本文在对货币政策相关理论简要介绍的基础上,对我国2008年至今的3大主要货币政策进行简单的评述,重点在于分析近年来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以及预测货币政策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3.
林金腾 《新经济》2009,(7):70-71
从2007年初开始,美国的次贷危机、次债危机和信用违约依次传导形成了金融危机(俗称:“金融海啸”),并迅速蔓延到实体经济,形成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为应对危机,世界各主要经济主体迅速采取了各种措施,以遏制全球性的经济下滑。其中,我国政府在2008年11月5日审议通过了令人震撼的“进一步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简称‘国十条’)”以及“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  相似文献   

4.
王立 《经济月刊》2012,(10):80-81
自美国次贷危机引起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经济衰退之快、幅度之大、影响之巨是各界始料不及的,因而本次经济复苏也显得异常艰难。去年美国经济继续着从2007年底的金融危机中恢复的步伐。2012年第一季度,真实GDP增长1.9%,与去年上半年相比有较大起色。2011年,美国CPI数据仍然居高,但在2012年上半年呈下降态势,各经济指标虽逐步趋于好转,但经济恢复速度仍较缓慢,消费不足与投资乏力共存局面尚未打开。  相似文献   

5.
2008年第三季度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已然带来了新世纪世界经济的第一次沉重衰退。世界各日经历了最困难的2009年,最复杂的2010年,难判断的2011年。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又将是一个怎样的发展前景?有人说将是最难判断的一年,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2010年美日欧技术竞争的方向,并强调国家层次的市场份额、研究开发进展程度及各公司的战略,决定2010年赢家的战斗已经打响。据日本经济企划厅预测,包括信息电子、新材料、生命科学在内的9大产业领域将对未来全球工业和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对美欧日在这9大领域的研究开发比较表明,日本仅在信息电子领域略微领先。而美国在其他8个领域拔得头筹。尤其是在新材料和运输领域,日本不仅落后于美国,而且欧洲也跑在了日本的前头。尽管“电子之国日本”的美名犹存,但日本已不再被称为“技术大国日本”。像以往一样,日本在钢铁、化工…  相似文献   

7.
《经贸实践》2013,(5):6-7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各类“唱空”与“唱多”的所谓分析判断交替频繁,不仅针对中国经济,美国和欧洲以及其他新兴经济体,都会在某些时候“被”借助一些“故事”“唱空”或“唱多”。近期,外资银行、评级机构及分析人士“唱空”中国经济的论调,又通过各种“渠道”卷土重来,其用意几何?  相似文献   

8.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世界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经历了大衰退和较微弱的复苏。此间,发达国家似乎受到了更多挑战。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连续时间已经超过两年的欧洲债务危机,其中希腊政府所面临的债务危机最为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9.
美国“次贷”危机的核心特徵是:“次贷”转为“次债”CDOs;从间接融资领域追入直接融资的资本市场领域;从美国金融市场跨越到国际金融市场;骨牌效应前所未有,皆归因于近年来美国金融衍生品经济的无限制膨胀。金融衍生品不断创新与发展基于上世纪70年代金汇兑本位货币制度的崩溃,是自由市场经济为解决自身矛盾在金融领域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金融衍生品经济为发达市场经济运行带来了正效应,但其本质是虚拟经济运行,对实体经济必然呈现反向“锋刃”。近15年的环球金融风暴,无处不见发达市场经济金融衍生品泛滥的身影;规避的根本途径是:第一,约束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金融衍生品经济的发展规模,其实体经济总规模应是“虚拟经济”交易总规模的理论最高值;第二,重建环球市场经济体系中的货币稳定机制与汇率稳定机制,建议建立环球中央银行,并构建环球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即国际通行储备货币与国际金融平衡调节货币。  相似文献   

10.
《经济月刊》2014,(9):28-38
纽约曼哈顿的华尔街铜牛,已被世界各地游客的“热情之手”摸得铮亮。6年了,时间过得很快。华尔街依然是世界金融中心,华尔街铜牛依然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但此时的华尔街、此时的世界经济、此时的中国经济,跟6年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有些记忆已经被永远定格。2008年9月15日,拥有150多年历史的美国投行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破产,这是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的标志性事件。  相似文献   

11.
2008年下半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我国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降薪裁员”潮一浪高过一浪。对企业人力资源带来了深刻影响,许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如坐针毡。2009年以来,经过全球性的经济刺激措施,各经济体逐步开始从危机中复苏,恢复了增长。后危机时代,人力资源又应该如何转变管理模式,为企业的增长服务,又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2.
2008年上半年,全球经济的焦点无疑是美国的房地产下降所引发的次贷危机。美国放纵的经济政策是美国次级债危机产生和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的深层次原因。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各国经济的发展已经连成一体,美国的次贷危机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中国的经济体。关于次贷危机是否会形成席卷全球金融市场的金融风暴,各方面的争论远未平息。美国经济未来一段时间的走弱势必要对新兴经济体尤其是中国产生复杂多变的潜在影响,中国在慢慢开放金融市场的同时,亟需警惕美国经济走弱所产生的“蝴蝶效应”,避免被“殃及池鱼”。本文的重点也在于深入分析其潜在的影响,并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美国次贷危机金融“海啸”成为当前世界关注的焦点,被认为是自1929年大萧条以来美国经济所遭遇的最严重的金融危机。通过分析次贷危机的由来及发展演变过程,揭示引发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并结合我国房地产金融市场MBS的现状,总结出美国危机对我国推行MBS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青松 《时代经贸》2008,6(12):22-27
美国次贷危机是“百年一遇”的金融大危机,经济专家将此次危机与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类比。危机爆发的原因是复杂的,本文将这些原因分三个层次,包括危机产生的商接、间接和深层次原因,以此揭示出美国经济的内、外部失衡、低储蓄率、金融全球化、美元霸权下的约束机制缺乏等危机的根源。  相似文献   

15.
2007年3月,随着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放贷机构——新世纪金融宣告破产,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次贷危机很快波及实体经济,最终演变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其影响程度不亚于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经济大危机。对于次贷危机何以爆发,众说纷纭,也各有其道理。本文宗旨主要不是追究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而是从成本和收益角度,分析一下次贷危机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激发内需2012     
作为我国“十二五”开局之年,2011年,在美国仅信用降级、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向深度蔓延导致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国际金融危机有可能二次探底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仍保持增长,但速度已放缓,而且经济下行压力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7.
美国的金融危机正在演变成为席卷全球各领域的经济危机,在这场空前的危机中,没有任何国家、任何行业、任何企业能够独善其身。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对世界经济影响的程度到底有多深、损害到底有多大目前难以预测。2008年第三季度以来,航运业受到进出口贸易急遽下降的冲击的影响日益显现,高台跳水,指数直线下降。  相似文献   

18.
《经济纵横》2004,(1):7-8
经历非典考验、加入WTO两年、经济增速8%以上几成定局……2003,中国经济再次赢得全世界的喝彩。是谁在这一年为我们提供了新思维?是谁在这一年跨越困境异军突起?又是谁引发了这一年财经风云的壮阔波澜?“2003年中国10大财经名流”横空出世。无论是财经名流还是财经新锐,他们都有特立独行的性格,高瞻远瞩的目光,海纳百川的胸怀;他们各有各的武器和招数,努力改变着中国经济的某一个领域……  相似文献   

19.
2000年的美国经济: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off  RD 《当代经济研究》2001,(1):7-12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了当前美国的“新经济”,认为美国的“繁荣”是特定和暂时历史条件的特殊产物,资本主义经济并没有寻找到永久增长的动力。美国的“繁荣”是以工人实际工资的降低、家庭和人际关系的破裂、政府的干预、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衰退为代价的,因而存在潜在的矛盾和危机。要真正克服危机,必须改变资本主义的生产结构。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并伴随国家“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经过这些年的逐步发展,在美国次贷危机阳欧债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参与全球经济的方式也不再仅仅局限于服装手工制品、农副产品出口和工程承包等劳动密集型出口领域,而是逐渐依托多年的走出去经验和强大资本实力参与国际投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