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面、先进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源自2016年2月签署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2017年1月美国退出TPP后,日本主导推动11国修改协定,将TPP更名为CPTPP,并于2018年3月8日在智利签署新协定,此举引起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
笔者通过扩展现有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结合相关自由贸易协定理论,探讨了TPP对中国和美国对外贸易和直接投资产生的影响以及现阶段中国应对TPP发展的政策组合等问题。研究结论表明,TPP将对中美两国产生截然不同的贸易和投资效应:现有TPP推动的贸易自由化将抑制中国的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却能扩大美国的出口和外资流入;现阶段中国加入TPP的难度可能较大;扩大内需和推动中日韩自贸区的建立是目前中国应对TPP发展的可行政策组合。  相似文献   

3.
刘月乔 《广东经济》2016,(12):293-294
2016年2月4日,TPP的12个成员国代表在新西兰奥克兰参加了签字仪式,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正式签署生效.本文简要分析介绍了TPP的缘起及发展历程,并通过对TPP公布文本的解读,总结了TPP的特点及创新之处,最后重点阐述了奥巴马极力推进TPP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TPP协议正式签署是在2016年,虽然提出的TPP的标准比较高,但是同时其对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进行了创新和改革,因此各国的实务界和学术界都十分重视这个协议.所以本文就是对TPP视角下的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方式进行了具体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在目前信息、科技高速发展和信息一体化的趋势下,每一个经济主体在国际经济活动中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如果不想被淘汰,就要跟上经济热潮,越南也不例外.自签署了TPP协议后,越南便得到了很多的实惠.TPP给越南带来了诸多的机遇,如促进了出口,吸引更多的外资,同时对于其在未来获得市场经济地位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两年,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PP)作为一个新的协定被人熟知,它是越南签署的最雄心勃勃的自由贸易协定之一.新的市场开放贸易协议如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PP)可以通过消除障碍,扩大国际贸易和不断深化的合作伙伴之间的经济合作来提高贸易利益.作为TPP的成员,越南将享受经济和战略协定的利益,但同时该国也将面临相当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TPP (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是“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的缩写.日前,TPP的12个参与国已正式签署协定,同意进行自由贸易,并在国有企业规则这一领域形成统一规范.TPP国企条款对政府与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行为作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条款对我国的企业影响深重.本文通过对TPP国企条款对我国的影响分析,提出了应健全我国竞争法和竞争政策、在国际规则谈判中争取更多例外以及加强国企竞争力等对策.  相似文献   

8.
受到广泛关注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已经正式签署,其中的电子商务规则是集中体现美国利益的重要内容之一,值得我们高度关注。本文从电子商务便利化、非歧视性待遇、消费者权益和个人信息保护、市场准入门槛等方面分析了TPP电子商务规则对我国的影响,并提出可供借鉴的经验以及从中得到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正2010年,大陆与台湾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开拓了两岸频繁而密切的经济往来。此后,两岸经贸合作基本围绕ECFA展开。与此同时,美国从2008年开始大力推行《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TPP的高门槛使得中国大陆在短期内无法达到要求,而可能使身处美国和大陆政治角力中的台湾获得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0.
杨振宇 《时代经贸》2011,(21):45-48
《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一旦在参众两院通过,在大选压力下奥巴马可能会签署该法案,同时在中国表达对TPP欢迎并因未受邀请表示遗憾下,美国官方以TPP是开放组织,任何国家自认符合自贸条件都可参与而回应,所有这些都使美国对中国的贸易保护和汇率问题更趋强硬。  相似文献   

11.
随着美国力推的TPP实行的可能性不断降低,RCEP被拉回到公众视野对比,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电子商务是RCEP各国谈判的领域之一,面对各国跨境电商蓬勃发展的态势,应采取相应政策措施,推动其健康快速发展,因此RCEP中的电子商务章节内容制度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中国立场,以构建RCEP中电商合作章节为切入点,从研究分析我国已经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和TPP中的电商相关条款,再到我国目前跨境电商的现状和困境出发,试着为如何制定合作章节内容做出了一些建议,即本文认为应将构建一个区域合作平台纳入电商合作章节.  相似文献   

12.
张晗 《经济论坛》2014,(1):173-176
作为由美国引导的"21世纪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协定",TPP自成立以来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近年来更是国际区域一体化领域中的研究焦点。但是,相对于其他区域合作组织,TPP还处于新生阶段,学术界对于它的研究并不成熟,研究文献也相对较少,专著更是凤毛麟角,大量的资讯仅能从媒体、谈判公告以及官方网站获得。从研究内容来看,主题多集中在对TPP的内容、特点、大国意图以及对其他自贸协定的影响方面,本文针对国内外关于TPP现有研究进行了归纳与总结,旨在为中国未来TPP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与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前,TPP正处于动态扩张之中,对于亚太区域经济整合将产生显著而广泛的影响力。台湾作为APEC成员和亚太区域小型外向型经济体,为了避免在新一轮亚太区域经济整合中被边缘化,近年来正积极寻求加入TPP。本文首先就TPP的发展对台湾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对台湾近年来力推加入TPP的主要动机和选择的路径加以重点剖析。最后,结合两岸关系发展现状对台湾近期加入TPP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泛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简称TPP)已经成为目前亚太地区乃至整个世界范围内备受重视的区域贸易协定。首先回顾TPP成立的背景及发展历程,并深入研究TPP谈判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对未来世界格局的影响,指出,作为"重返亚洲"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正试图通过TPP改变亚太地区政治经济格局,以达到遏制中国崛起的目的。为此,中国应该关注TPP的发展进程,深入研究、冷静面对,力图在未来世界区域一体化变革中,占得先机。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历史发展和预测模拟来探究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达成可能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产生的影响。通过考察2000年至2014年间TPP成员同中国之间的贸易发展状况,本文发现近年来中国对TPP成员的贸易依赖程度逐渐降低,但在TPP内部削减关税的情况下,中国向部分TPP成员的出口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受到其他成员的挤压。根据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拟的结果,短期内中国不加入TPP对其贸易额、产出和国民福利的影响都是微小的,只有纺织品和服装行业产出下降较为明显,而运输设备、钢铁、金属制品等行业出口受到较大抑制。TPP成员目前仍是中国不可或缺的贸易伙伴,无论是从贸易发展的角度,还是从提升国际地位和维护自身在亚太地区影响力的角度,中国最终都应考虑加入TPP。    相似文献   

16.
TPP是目前世界贸易组织制度的新代表,很可能替代WTO.奥巴马在任时,把TPP看作是牵制中国,控制亚太经贸格局的一重要组织.2016年11月,美国新任特朗普总统宣布退出TPP.这一举措有些出乎各国的预料.美国退出TPP的目的是为了什么?这项决定又对亚太经贸格局有什么影响呢?中国将如何来应对TPP的停摆?这一系列的问题就是本篇论文研究的重点.本篇文章将综合国内外文献,提出对于上述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美国特朗普政府退出TPP并未使得该协议完全废除,美国以外的成员国正在谋求签署"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美国TPP政策的调整会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影响亟待评估.面对TPP的冲击,中国正在推进的"一带一路"倡议能否成为缓解TPP负面影响的应对举措呢?文章采用全球多区域CGE模型,对TPP和"一带一路"的经济影响分别进行量化评估,对比分析不同政策的国际经济效应.研究发现:(1)从实际GDP和居民福利来看,无论美国是否退出TPP,中国都是该战略的重要损害国.(2)从贸易畅通视角推进"一带一路"有助于沿线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福利水平改善,能够大幅缓解TPP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冲击.(3)"一带一路"有助于中国高耗能行业的出口,钢铁行业、纺织服装业和化工行业的出口扩张效应尤其明显.(4)"一带一路"实施对韩国的负面影响较大,因此韩国若能加入该倡议,将使其获得显著的经济增长和福利改善.文章的研究结论既对促进"一带一路"的发展和扩张有积极作用,也为化解中国高耗能行业的产能过剩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8.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视角下的大国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慧峰 《经济视角》2012,(3):66-67,65
随着战略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美国采取多种手段来巩固其主导地位,TPP即是美国重获亚太经济主导权的重要工具。自2009年以来,在美国的积极推动下TPP谈判进展迅速。尽管本身困难重重,日本也积极加入了谈判过程。可以预见,TPP谈判将对亚太地区现存在的经济、政治和安全合作框架和机制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但从目前结束的墨尔本第11轮谈判来看,由于缺乏中国的参与,TPP谈判内部矛盾重重,特别是其实施面临着不确定的未来。  相似文献   

19.
签定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是目前亚太区域经济贸易发展的趋势,由于其条款的复杂性使其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根据TPP发展过程中涉及到的关税同盟理论,中国能够在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下提升产业竞争力;但中国不加入TPP,也会削弱其在区域经济组织中的影响力,恶化贸易条件。因此,面对TPP产生的影响,中国应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坚定不移地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减少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并以此为发展契机,寻求自己的立足点,掌握自己的主导权。  相似文献   

20.
许培源  魏丹 《财经研究》2015,41(3):77-87
文章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为基础,结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引入多国自由资本模型,数值模拟了TPP的投资区位效应及非TPP亚太国家的应对措施.结果表明:(1)TPP的形成会导致双重投资区位效应:在TPP内部,规模大的国家将拥有更多的工业品市场份额,成为核心国;在TPP外部,随着TPP内部贸易自由度的提高,外部国家的投资会流向TPP成员国,进一步放大投资区位效应.双重投资区位效应左右着亚太地区国际生产布局.(2)作为应对措施,RCEP的提前达成将是一个不错的现实选择;若RCEP与TPP同时达成,则具有TPP和RCEP双重身份的国家获益最大.因此,中国应积极同TPP成员国签订双边或多边FTA,主动参与东盟主导的RCEP,最大限度地减少TPP的冲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