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四次会晤于2012年3月29日在印度新德里落幕,会议发表的《德里宣言》和17条行动计划体现了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南非五国在金砖国家合作、全球经济治理、全球和地区形势等问题上达成的重要共识。本次峰会一方面大大推动了金砖国家之间的务实合作,强化了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维护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利益的特征,有利于进一步拓展金砖国家之间的合作领域;另一方面,对全球热点问题协调了立场,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将对改革全球经济治理、  相似文献   

2.
全球价值链治理新发展与我国制造业升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全球价值链理论认为领导厂商通过企业间不同的组织方式对供应商进行不同程度的治理,使得分散于全球的生产环节在功能上有机统一起来,这成为当今全球经济活动最重要特点之一。"治理"内涵的变化是全球价值链理论发展的主线,它可以分为3个阶段:"驱动"、"协调"和"标准化"。加入由发达国家领导厂商治理的全球价值链,不能带来我国制造业的升级。因此,在无法抢夺发达国家对国际终端市场控制权的情况下,开发和抢占本土终端市场是我国制造业升级战略的基石。  相似文献   

3.
经济增长、金融深化与全球经济失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建立了一个囊括经济增长、金融市场和资本流动等诸多因素的全球均衡模型,并采用ECM模型实证检验了这些因素对全球经济失衡的影响.研究发现,由于亚洲新兴国家和美国之间存在经济增长率的差异和非对称的金融市场,导致全球经济失衡.解决全球性经济失衡的根本出路在于改变现有的资产组合的供求关系,降低亚洲新兴国家对美元储备资产的需求,而美元贬值则并不能纠正全球经济失衡.  相似文献   

4.
目前全球经济失衡问题日益严重,主要发达经济体陷入经济困境,财政政策空间缩小,常规经济政策失效。各种经济保护主义政策,如贸易保护、汇率干预、资本流动管制等在世界范围内蔓延。全球经济治理的关键是重组全球产业分工和贸易金融体系,但是由于中国长期存在巨额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因此解决中国的双顺差现象被发达国家视为全球经济治理的核心议题之一,而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能力亟需提升。本文尝试运用SWOT战略分析框架,对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展开实证分析,分析中国的比较优势、劣势、机遇、威胁以及核心竞争力,进而为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提供决策依据和理论支持,实现国家利益和战略意图。  相似文献   

5.
金融危机后全球治理和全球经济治理成为研究热点,但学术界鲜见对二者做出清晰的区别边界和对比分析。本文通过分析全球治理和全球经济治理理论和实践进程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全球治理和全球经济治理目标、主体、对象和机制,并构建了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和全球经济治理中的理念、理论和模式框架。  相似文献   

6.
当今世界,贫富差别与经济社会的进步如影随形,时刻影响和考验着全球经济的良性发展。这个世界性的难题,同样困扰着一些西方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7.
世界经济格局变化与全球经济治理新结构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受主要发达国家主权债务风险和经济增长不确定性等综合因素影响,2011年世界各国经济出现集体减速的征兆,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增加,总体形势十分严峻,但世界经济有望维持低速增长态势。与此同时,世界经济格局也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加速推动全球经济增长格局和发展路径出现新的变革,亟需构建一个新的全球经济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国际经济秩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中国在融入国际经济秩序的过程中也受益匪浅,但随着国际和国内经济状况的变化,全球经济放缓、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停滞不前和新兴国家实力增强等,需要新的国际经济治理。在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及资本和产业对外输出增加的背景下,中国也应该从被动参与国际经济治理转变为构建新的经济秩序,"一带一路"的提出为构建新的国际经济治理提供了可能。文章在区域经济协调、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成功运作、人民币国际化、贸易自由区等方面提出了基于"一带一路"的中国国际经济治理权的构建路径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作为新兴崛起的发展中大国,在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议题设置、规则变革、机制建设、公共品供给过程中,创造性地提出了诸如"一带一路"建设、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亚太自贸区等倡议,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格局的修正和完善,获得一定的国际赞誉。中国作为全球经济治理的建设者和变革者,需进一步加强与国际经济秩序的对接,推进全球经济治理体制变革;进一步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建设,实现全球经济可持续的包容性增长;进一步加强全球经济治理公共品的供给,争取更大的制度性话语权。  相似文献   

10.
学者多从国际政治学角度对全球治理这一命题进行分析,但全球经济治理的对象是经济问题,因此也需要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本文从公共品需求与供给的角度分析了全球经济治理的经济学含义。随着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新课题。本文分析了中国对全球公共品的需求特点和供给能力,得出的结论是,中国要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增强全球公共品的供给能力,而这除了增强国力之外,仍然需要进一步扩大开放,使中国的经济体制更适应参与制订全球规则的需要,从而提高全球公共品的供给能力。  相似文献   

11.
近几十年,以G7集团为代表的西方工业化国家对全球经济起着主导作用。而11月15日召开的G20金融峰会,则标志着该风向的明显改变。新兴国家,如中国、印度和巴西,也拥有了一席之地,他们要求对全球经济的掌控有更大的话语权。正如20国集团轮值主席、巴西财政部长曼特加在峰会后所说的,G20正在取代G7而成为世界最主要的领导人峰会。  相似文献   

12.
2015年第一季度,世界经济形势依旧错综复杂,但复苏的逻辑主线逐步清晰.发达国家在新一轮再工业化、再全球化中占据优势地位,并可能加剧全球经济再失衡的风险,从而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不利影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财政运行也进入新常态,表现出一定的体制机制弊端和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加速推进创新驱动战略,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迎接新常态的机遇与挑战,是克服全球经济再失衡的压力与困难的重要决策.  相似文献   

13.
2011年6月26日下午,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承办的第二届全球智库峰会第四分论坛在北京召开,来自国内外的18位专家学者在会上发言。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全球经济治理需要智库参与全球经济治理面临的问题异常复杂,特别是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治理机制提出新的挑  相似文献   

14.
全球经济治理离不开发展中国家,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历史性地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焦点,面临来自国际、国内和资源环境的三重挑战,为中国现代智库创造了崭新的发展机遇。中国现代智库∞须担当起促进全球多元化价值观的共存共荣、促进全球经济治理的渐进式重组、促进中国政府决策过程科学化民主化的发展责任。  相似文献   

15.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搭建了全球气候治理机制的基本框架。从《京都议定书》到巴厘岛路线图,全球气候治理机制围绕基本原则阐释、减排、技术与资金、履约核查和透明度四大核心要素,在公约框架下逐步发展完善。德班平台建立以来,全球气候治理格局、治理机制发生显著变化。巴黎气候大会是这一进程中的关键节点,《公约》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不对称责任"减排转变为在一个共同平台上,为2020年后的全球减排目标贡献力量。"承诺+审评"作为一种典型的"自下而上"的模式最有可能成为未来全球气候治理机制的主流形态。中国须在主动承担更多责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发展中的大国作用,切实推动未来国际气候谈判进程。  相似文献   

16.
大都市区的发展及其规划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1 经济全球化及信息化推动了全球城市和大都市区的形成和发展 1970年代石油危机之后,发达国家经济体系中的传统制造业部分逐步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形成了以跨国投资为基础的复杂的全球生产网络,并深化了国际劳动地域分工;同时,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经济机构(如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的作用增强,一定程度上建立了全球资本主义规则,为资本的全球扩张提供了制度保障.投资和贸易自由化是全球化的基础和核心.  相似文献   

17.
《资本市场》2009,(10):14-14
世界银行于9月16日在一份报告中指出,43个贫穷国家仍在受到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尽管有迹象显示工业化和新兴国家经济已开始复苏。据路透社报道,世界银行在下周举行的20国集团(G20)峰会前发布的一份报告称,“处于萌芽状态的全球经济复苏和金融市场状况改善,尚不能提供推动低收入国家从深度经济衰退与严峻的融资挑战中复苏所需的动力。”  相似文献   

18.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社会危机、政治危机、生态危机和地缘政治危机,凸显了资本主义制度——甚至像美国这样"先进"的制度——内在的不稳定性。资本主义虽然没有完全丧失信誉,但金融危机动摇了资本主义制度和观念,对资本主义走向全球化产生了抑制作用,并推进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主要发达国家在全球金融危机公共治理中的困境与无奈也反映了资本主义内部的深层危机。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经济金融体系从危机中逐步喘定之际,如何反思这场危机、进而相应改进从国际经济治理到微观市场监管体系等各个方面,促使全球经济顺利从危机中复苏,成为全球决策者和研究者关注的重要课题。从政策决策的角度看,金融危机的爆发也促使研究界和决策者反思经济金融体系中的深层次缺陷与不足,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在新的经济环境下采取新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美国的全球经济火车头地位体现在产品净需求创造、储蓄—投资渠道、国际货币地位和经济科技实力等方面;全球经济失衡和大国经济功能分工能部分解释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全球大国衰退复苏的程度和步调,体现了主要大国功能分工、经济地位的内在联系和微妙变化,中国的地位和重要性提升;从复苏主要来自强力财政政策支持、失业率和消费意愿疲弱、部分产业仍未见底、经济新增长点匮乏、美国再次充当全球经济火车头力不从心等迹象来看,发达经济体向上提速的基础并不牢固。中国必须逐步寻求摆脱对发达经济体的过度依赖。为此,中国应从内需、金融、科技、伙伴等方面,夯实基础,强化经济主导权,并推动国际经济格局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