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球价值链分工深化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文章基于1995~2017年39个国家的数据实证检验了对外直接投资对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得出对外直接投资能够影响母国全球价值链地位的结论;并将样本分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检验结果发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更能够促进母国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参与全球价值链活动的影响存在两面性;进一步用中国16个行业2004~2014年的数据实证分析发现,目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能够对中国全球价值链地位产生积极影响,但是国内研发投入与对外直接投资之间产生了挤出效应,对外依存度的提高也会不利于中国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文章最后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分为五大类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中央企业及单位的OFDI最能够促进中国GVC增加值的提高,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投资更能够提升中国GVC增加值能力,给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结构优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孟寒  严兵 《世界经济研究》2020,(4):95-106,M0004
文章以2003~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为样本,探究产业集聚如何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结论表明:第一,产业集聚能够促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且这种促进作用对市场寻求型OFDI更大,集聚区内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目的主要是开拓市场,并没有造成"产业空心化"的问题。第二,集聚区内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越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可能性越高,表明地区-行业内对外直接投资存在正向"溢出效应"。第三,产业集聚对劳动密集型行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要小于对资本密集型行业和高技术密集型行业的作用,并且对民企和中等规模企业"走出去"的促进作用更大,集聚促进对外直接投资主要存在于东部地区。第四,生产率提升是现阶段产业集聚促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作用渠道,中国产业集聚可能存在国内产业转移、国外寻求市场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3.
宏观     
《上海国资》2011,(5):72-72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2600亿美元2011年4月,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董松根在第五届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研讨会上表示,截至2010年底,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累计达到2600亿美元。亚洲、欧洲和北美是中国企业投资最为集中的地区,而非洲已经成为吸引中国企业投资的新的热点地区。融资困难和缺乏国际经营管理人才是制约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失业不但造成经济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影响到经济发展,甚至危及社会稳定。因此,有的经济学家把失业视为当今中国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资讯     
《上海国资》2011,(5):72-72
【宏观】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2600亿美元2011年4月,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董松根在第五届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研讨会上表示,截至2010年底,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累计达到2600亿美元。亚洲、欧洲和北美是中国企业投资最为集中的地区,而非洲已经成为吸引中国企业投资的新的热点地区。融资困难和缺乏国际经营管理人才是制约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研究样本,构建对外直接投资对价值链升级的理论模型,使用2000-2016 年的国别数据,通过动态面板实证研究了OFDI 对母国制造业价值链地位的影响。结果表明:OFDI 对母国制造业价值链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影响机制主要有专业分工效应、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和市场规模扩大效应。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有利于提升自身价值链地位。中国对中南半岛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巴和中国- 中亚- 西亚经济走廊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主要通过专业分工效应来提升价值链地位,对中蒙俄和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主要通过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和市场规模扩大效应来提升价值链地位。  相似文献   

7.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与政策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已是世界上对外直接投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全球第五大对外直接投资大国。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过去的投资模式不同,而是遵循一种价值链延伸型的发展趋势。中国的对外投资政策,已经朝着符合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趋势的方向改变,但是,不管是战略层面,还是核准与管理制度层面,以及促进政策方面,要有效地支持中国当前和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价值链延伸型为主的对外直接投资,还需做出一些调整。  相似文献   

8.
由于台日韩企业生产条件的差异,在国际市场地位的不同,因此在中国大陆投资所追求的目标也不尽相同,所采取的策略亦有所差异.台日韩企业在投资中国大陆之前,本来维持一特定的生产分工关系,但此一分工关系因海外投资而有所变动,对区域间的分工关系亦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试图分析台日韩企业在中国大陆投资策略的差异及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泊松模型和固定效应面板模型研究了不同东道国宏观经济特征引起的反倾销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结论支持东道国反倾销能够触发中国反倾销跨越投资动机,并进一步发现东道国经济衰退会削弱反倾销触发的投资动机,而东道国失业增加则会强化反倾销跨越投资动机,但是东道国贸易失衡可能不会对中国反倾销跨越投资动机构成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深刻影响着中国与东道国在国际生产分工中的关联关系。文章基于增加值的双边贸易流分解数据,构建了投资东道国与中国的前后向价值链关联指数,全面考察了东道国与中国的价值链关联特征和中国OFDI对东道国与中国双边价值链关联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东道国与中国的价值链关联具有非均衡特征;(2)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显著提升了东道国同中国的前后向价值链关联,且相对于东道国同中国的前向价值链关联,中国OFDI更能提升东道国同中国的后向价值链关联,该结论具有一定的稳健性;(3)分国家和区域来看,相对于高收入国家和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国OFDI更能提升中低收入国家和沿线国家与中国的价值链关联;分行业来看,中国OFDI对东道国制造业同中国双边价值链关联的正向促进效应高于服务业,且更能促进东道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和服务业同中国的前向价值链关联,以及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同中国的后向价值链关联;(4)机制分析发现,中国OFDI能够通过降低贸易成本和提高价值链生产分工效率来提升东道国与中国的前后向价值链关联。研究对中国深入推进“双循环”发展战略,打造以中国为主要参与主体的国际价值链体系具有一定...  相似文献   

11.
通过从劳动力供给角度进行研究,并针对结构性失业的问题,寻求改善劳动力供给结构的理论依据,为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提供可行性建议.结构性失业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劳动力的流动障碍.由于技能、地理位置以及信息不对称等因素造成的劳动力供给偏差是阻碍劳动力流动的现实原因,劳动力在行业间或区域问的"有效供给"是缓解当前结构性失业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林念 《国际经济评论》2013,(1):152-159,8
近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势头迅猛。与之相伴的是,走出去企业遇到的风险逐渐加大,遭到的歧视也逐渐增多。虽然企业应对自身对外投资负主要责任,但中国政府也应该主动出击,积极参与建立全球性多边投资协议,在保障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正当权益的同时,为国际直接投资体系的建立与健全做出发展中大国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由于金融危机造成的深层次的影响,中国进入了"经济新常态"时期,其表现为对外贸易的增速明显变慢。这就需要新的贸易增长点刺激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因此"一带一路"倡议应运而生。本文深入全面地分析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尤其是对"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直接投资的现状,初步探讨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政策分析。  相似文献   

14.
被误读的官方数据——揭示真实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十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迅猛,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到如今成为全球第五大投资国。"海外中国"、"中国的跨国企业"对全球的生产模式、经营规则、价值理念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争议和挑战。然而,不完善的统计制度、抽象概括的统计报告、只言片语的媒体报道,难以避免地产生了对中国海外直接投资的种种误读。而当前阶段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又呈现出不同于以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模式,其核心在于加强国内生产和提高国内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实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和投资行业正呈现出日益多元化的整体趋势,与国内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迫切要求同步。  相似文献   

15.
李方静  唐韬  夏伦 《世界经济研究》2022,(9):94-108+137
劳动力成本上涨和对外直接投资迅猛增长是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重要现象。与主要基于工资成本等直接用工成本的传统视角不同,文章认为企业层面过于频繁的劳动力流转(较高的临时工比例、离职率、雇佣员工变动率)所带来的流转成本以及经营负担加重,会提高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概率。利用第7~12次(2006~2016年)中国私营企业抽样调查数据,文章验证了以临时工比例衡量的劳动力流转率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正向关系。具体而言,劳动力流转率上升会提高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倾向与强度,经过一系列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文章还检验证实,流转成本、资本深化与其他经营负担是劳动力流转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有效渠道。文章的研究为中国当前迅速增长的对外直接投资现象提供了一个新解释,同时也为完善劳动力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了丰富的政策涵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长期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的制约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主要探讨了两个问题:一是目前中国为什么能吸引国际直接投资;二是中国长期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的制约因素。关于中国之所以能吸引国际直接投资,既有源自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基本解释,也有来自中国所独具的特殊优势:优惠的引资政策、良好的经济增长表现、巨大的市场潜力。从长期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的角度看,本文提出中国所面临的制约因素主要来自四方面:(1)经济增长的质量问题;(2)人力资源的问题;(3)优惠政策的长期有效性;(4)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不完善。  相似文献   

17.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能否做出正确的区位选择,与企业的国际生产布局息息相关。文章从国内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与特点出发,重点分析国内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偏好,研究表明国内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主要受投资动因的影响,这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我国目前有相当数量的下岗工人,其中大多数事实上已经失业。一方面是因为人口绝对过剩,从而劳动力供给绝对过剩;另一方面,是由于经济体制转轨,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所造成的"过渡性失业"。不管什么原因,我们必须承认,失业压力很大,确实有很多人"没事干"。我们既不能把问题无限夸大,看得过于严重,又必须正视问题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在拉美的直接投资带动了中拉经济贸易合作的长足进展。中国企业对拉美直接投资的动因有资源寻求型、市场导向型以及技术和劳动输出型,其中资源寻求型占得比重最大。中国企业拉美国家和地区的直接投资在区位分布上极不均衡。中国企业对拉美直接投资的正面影响因素包括双边贸易、中国从拉美进口、拉美吸收外资的存量和流量;不确定影响因素包括拉美国家的市场规模、政治风险和经济开放程度等。最初中国企业在拉美地区的直接投资是以资源导向型为主,近几年制造业和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也开始不断增加。中国的能源类国有企业如中石油、中海油等都在拉美地区有直接投资项目。在制造业领域的投资主要集中在通讯行业及电子产品的生产制造行业。中国企业在拉美地区的直接投资方式主要以并购投资和"创建投资"(又称"绿地投资")为主。中国企业在拉美投资的经营状况正在不断改善,今后应更加注意当地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孙晓霓 《特区经济》2008,(2):257-259
在国际直接投资风险的诸多因素中,东道国投资环境,尤其是政策环境对于投资项目、区域的选择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东道国对外来投资的过度限制——投资壁垒是企业对外投资活动直接面临的障碍。同时由于WTO各成员国引导和管辖外资的权利开始受到以TRIMs协议为代表的多边纪律的约束,东道国对国际投资管制的放松、政策透明度的提高、投资环境的改善,对于我国企业"走出去"发展海外直接投资必将提供更大的发展和更多的成长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