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城乡二元土地制度的特征、问题与改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妨碍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体制中,城乡二元土地制度是影响城乡平等发展的最重要制度安排。这一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城乡二元的土地权利体系;城乡土地拥有不同的配置方式;土地增值收益在城乡之间分配严重不公;土地管制缺陷造成城乡不平等发展。由此带来一系列严重问题:农地转用一律实行征地,城乡一体化形成土地国有化;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不匹配;集体建设用地合法市场通道基本关闭,农村发展空间压缩;宅基地法律规定滞后于现实,既不利于农民实现宅基地财产权,也不利于土地管理;农民土地权利受损,由土地问题引发的社会不稳定增加;土地增值收益城乡分配不合理程度加剧。改革二元土地制度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需从以下方面着手:改革权利不平等的城乡二元土地所有制结构;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切实推进征地制度改革;改革和完善宅基地制度;建立公平共享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推进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土地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2.
农地流转参与主体与社会福利的关联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农村集体土地转用为城市国有建设用地提供的资源支撑。然而,我国存在的农村与城市二元土地制度、国家垄断城市土地一级市场、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的模糊等土地制度和政策缺陷,成为制约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关键。在充分考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流转的各参与主体利益及社会福利变化的基础上,应引入农村建设用地发展权的市场交易模式,建立和规范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提高土地要素的流动和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3.
人多地少,耕地资源有限是我国的国情,既要保证耕地的红线,又要保证土地对经济发展的充足供给,节约集约的利用土地成为我国土地利用面临的主要任务。本文分析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内涵及实施的必要性,并以天津市为例分析了挂钩政策实施后的结果。分析可知,挂钩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缓解了天津市城市建设中用地矛盾及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使农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4.
深圳自2013年开始大量供给新型产业用地,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进而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目前鲜有此类用地供给对城市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本文采用44个城市2007-2017年的面板数据,使用合成控制法分析新型产业用地供给对深圳GDP增速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由于供给新型产业用地,2014-2017年深圳GDP增速分别提升0.5、0.9、1.4、1.55个百分点。对于土地资源匮乏型城市或地区,应多出台此类能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引导产业发展的用地政策,以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城市经历了30多年的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在这一过程中,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带来了资源环境的恶化和土地利用的低效,使得土地再开发成为现阶段和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许多城市解决空间发展瓶颈、提升城市质量的必然选择。从现实情况来看,中国土地再开发,尤其是村镇层面的土地再开发,进展并不顺利,土地再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利益冲突及其导致的经济绩效损失已经成为当前城市发展的核心问题,然而这一问题并不能通过一般经济演化规律得到完整的解释。基于新制度经济学,本文从中国转型阶段的实际情况出发,以村镇产业用地再开发为例,从理论和实证方面分析了集体土地权属模糊和集体土地流转制度缺陷这两种主要的制度约束在村镇产业用地再开发利益冲突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并进一步揭示了这种由制度约束所引发的利益冲突对村镇产业用地再开发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最后从机制创新的角度为村镇产业用地再开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刘志庚 《特区经济》1995,(4):11-12,25
<正>农村城市化,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城镇率先提出来的农村发展的战略目标。深圳经济特区的建设与发展历史实际上就是农村城市化的历史。深圳市龙岗区成立以来,针对新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认真借鉴深圳经济特区农村城市化的成功经验,以法制化、规范化管理为手段,以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为原则,以大工业、大流通、大农业、大旅游为主要内容,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全面推进农村城市化建设步伐,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一、基本作法和主要成绩 第一,依法管理土地开发,土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使用。 建区以来,针对过去土地国有化速度跟不上城市化速度,土地规划和开发不尽合理,违章违法占用土地现象突出,土地资源流失严重等问题,龙岗区委、区政府坚决贯彻执行国家《宪法》、《土地管理法》、《城市规划法》以及广东省和深圳市有关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定并发布了《龙岗区历史用地遗留问题处理方法》等四项行政规章,对现有土地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开发、统一出让、统一管理”,加强了土地管理,保护了土地资源。据不完全统计,龙岗区去年共处理历史用地遗留问题565宗,保护用地1400多万平方米,为国家挽回上地资源损失近60亿元。 第二,认真做好全区总体规划,把规划工?  相似文献   

7.
深圳市小产权房因原土地类型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形式,包括在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耕地、审批批准后建房、合作建房等类型;由于自2004年开始深圳土地实行国有化,所有集体土地所有权转变为国有土地所有权,从而使在土地所有权基础上设立的用益物权也发生变动,从而导致土地之上的小产权房也各有特性。深圳在清理小产权房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不同的土地使用权和房屋判断小产权房的出路。  相似文献   

8.
目前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已成为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必须破解的瓶颈。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应当参照城镇国有建设用地的改革模式,以提升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权为基础,实现农村建设用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尊重土地资源要素的市场价值规律,激发农村集体土地市场经济属性,并尊重土地不可移动的自然属性,是化解城乡二元结构,解决城乡一体化资金,实现城乡结构平衡组团式发展的有效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9.
《调查研究报告》2007,(242):1-26
迄今为止,我国依然维持城乡分治、政府垄断城市土地一级市场的制度。一方面,造成农村与城市土地分属不同法律约束,由不同机构管理,形成不同的市场和权利体系;另一方面,形成只要涉及农地变为建设用地,就要通过政府征地,任何单位建设用地都要使用国有土地。这种制度使政府成为农地变为建设用地的唯一决定者,成为城市土地一级市场的唯一供应商。本报告强调了以建设主体功能区为契机进行国土规划的必要性,提出了主体功能区建设中制定土地政策的基本原则,并按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设计了相应的土地政策。[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违法建筑"是指:城市规划区内未经规划土地主管部门批准,未领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临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擅自建筑的建筑物和构筑物。本文引入产权的分析框架,对"违法建筑"进行了探讨。认为:在当前的政策框架内,"违法建筑"不完全产权的界定过程是建筑人获取公共领域利益的过程,具有经济合理性和社会合法性,具有政府和建筑人双边治理的特征。进而,部分"违法建筑"取得政治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的不断扩张,我国一些城市普遍面临着土地开发成本上升、建设用地供给有限与城市空间需求失配、增量土地开发放缓和土地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如何对城市存量土地进行再开发利用,支撑城市功能优化和转型升级,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成为当前城市发展的重点关注问题之一。本文介绍了存量土地利用相关概念,通过分析具体的开发案例,与实际理论相结合,探讨了存量土地再开发利用的特点和开发思路,分析总结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完善相关数据资料、深化收益分配改革、扩大公众参与平台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刘利 《特区经济》2014,(10):31-32
本文从分析深圳土地房屋征收补偿政策及其缺陷入手,结合深圳征转地历史情况及原村民的补偿诉求,探索提出保障失地原村民后续发展措施,以期达到既保障城市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又保障失地原村民长远发展的"双赢"目标。  相似文献   

13.
城乡建设用地二元结构以及地方政府在城市化发展中对土地资本的盲目追逐,从本质上解释了我国土地双垄断格局的成因。本文利用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建立模型,揭示出政府双向垄断土地市场对土地价格、土地资源浪费量以及社会无谓损失的影响。结论是:政府控制的双垄断格局导致土地资源浪费、价格扭曲、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不利于社会整体福利提升以及城乡统筹发展。鉴于此,最后提出了改革相关土地制度以及转变城市化发展模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改革和完善我国农村建设用地流转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现行法律对农村建设用地进入市场采取了分类严格限制的办法。伴随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土地的价值不断提升,“小产权房”等农村建设用地隐性市场大量存在,现行的农村建设用地流转亟待改革和完善。农村建设用地市场必须在政策和法律上寻求根本突破,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土地制度的二元性,统一城乡土地市场,充分保障农民在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的权益。  相似文献   

15.
何芳  张皓 《改革与战略》2013,(12):21-24,42
在我国土地资源供不应求与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如何积极盘活及利用城市存量土地已成为当务之急。文章通过对我国各城市存量土地盘活政策进行梳理,归纳和分析了各城市在旧居住用地、老工业用地和工业区用地的盘活中的政策创新,对在用地功能转变、自行开发以及土地收储补偿等方面的政策创新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了当前地方政策创新存在问题和特点,得出市场主导、盘活路径多元化和盘活利益共享将是未来国家政策创新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简要分析城乡一体化的内涵,然后从协调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关系、"资源保护"与"发展优先"并重、"乡村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建立并健全城乡一体化规划监督机制四个方面探索建设用地规划管理模式,最后强调了"城乡一体"与"城乡一致"的区别。笔者希望通过对城乡一体化建设用地规划管理模式的探究,为我国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做出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17.
城中村自改革开放开始出现,已日益发展演变成为受人关注的社会问题。长期以来,城中村由于规划缺失、环境脏乱,违法加盖、危险频发,治安严峻、管理薄弱,文化贫乏、不思进取等倍受诟病。而探究其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在于我国实行的"城乡二元体制",其在土地管理、人口管理、行政管理等多方面不仅不能促进城乡融合,反而强化了城中村与城市的割裂。  相似文献   

18.
夏方舟  严金明 《改革》2015,(3):48-55
未来集体建设用地的统一流转将经过农村建设用地市场自我培育、城乡建设用地市场部分对接和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三个可能发展时期。借鉴国外土地储备的经验,提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需构建全新城乡土地储备制度,引导土地储备从城市土地"供给方"向城乡建设用地市场"调控方"转变。  相似文献   

19.
我国实行城乡不同的土地制度,造成我国城乡二元土地制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由于土地征用制度的缺陷和土地产权残缺造成的。文章对城乡二元土地制度的危害进行了深度剖析,给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用地分类与空间管制关系到城乡空间的有序增长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论文从城乡统筹的视角,通过剖析新旧"两规"土地分类体系在城乡建设用地的分类体系、分类方法和空间范围上的侧重点与差异性,提出"两规"中城乡建设用地衔接的可行性,并尝试构建"两规合一"的城乡建设用地分类体系。在新旧"两规"空间管制内容的对比分析基础上,试图从"两规"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主要用地空间布局、开发时序以及构建"一图双规划"的管理信息平台等方面探讨衔接"两规"城乡建设用地空间管制的协调机制,达成"两规"在建设用地空间布局上的一致,也为促进"城乡一体"及"跨行衔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