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光远 《理论观察》2014,(11):15-16
"国家利益"一词是政治学和国家关系理论及实践中经常出现的重要概念,但是直到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这一词汇才作为我国外交政策的目标出现。实际上,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论中对于国家利益是有相应的讨论的,但是由于社会主义超越国家的特点,这一概念在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及外交理念中没有得到重视。我国处理国际问题的理念和实践也经历了国家利益从缺位到出现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
利益观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国家利益思想。中国先秦利益思想论述了国际社会中利益体系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提出了宏观结构中的墨子逻辑、韩非子逻辑、荀子逻辑和庄子逻辑的基本特征,分析了微观结构中的共利共损、相互损益、相互依存和互为零和等四种逻辑,总结了利益结构影响下的无为不争、止利禁利、趋利避害、相对利益、导利分利和先义后利等六种国家行为模式。中国先秦国家利益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极大地丰富和扩展了现有的西方国家利益理论,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结构主义国家利益论,这种理论有助于我们理解和解释中国当代外交行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四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的结构主义利益观,在坚持国家利益的同时,还兼顾了共利主义和利他主义的原则。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不仅在于谋求利益之间的平衡,还在于维持利弊或利害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3.
常城  李慧 《理论观察》2012,(1):13-15
国家利益是我们党制定外交方针和政策所必须考虑的基本因素,虽然国家利益表现为一种客观存在,但它又深受决策者主观意识的影响,对国家利益的价值判断及其优先顺序的考虑不同,必然导致对外政策的极大差异.从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利益的认识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以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为核心的国家利益观、以经济利益为核心的国家利益观和注重整体利益的国家利益观.  相似文献   

4.
文章认为,国家利益包括国际社会层面和国内共同体层面两方面的内容,作为国家利益的物质载体的国家,也有其自身的组织利益。由于国家拥有合法垄断的组织,并可以凭借此工具实现其自身的利益,所以有时会带来国家权力内卷化这一弊端。  相似文献   

5.
国家利益是制定国家对外政策的主要依据,对国家利益的判断主要依赖于国际环境的变化和国家自身的实力.2012年,越南的南海政策发生了新一轮的转变.越南在南海的主要利益诉求由原来的重点占岛扩海转变为重新划分海域,并积极拉拢域外大国,力图使南海问题国际化.越南转变南海政策是基于现实的考虑,国家利益的变化和国家实力的差距是越南转变南海政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国家利益的客观性与主观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家利益是国际政治学中的基本概念 ,它是一个国家制定对外政策的主要依据和决定因素。国家利益既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国家利益的客观性是指国家赖以生存和延续的基本条件 ,它主要包括生存、独立 (自由 )、经济财富和国家尊严四个方面。国家利益这四个方面形成了客观国家利益 ,客观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对外政策的客观限制因素 ,客观国家利益的内涵随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国家利益的主观性是指国家对客观国家利益及其实现方式的认识。由于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观的不同 ,每个国家所追求的具体的国家利益是千差万别的。客观国家利益是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得以表现和实现的。主观国家利益建立在客观国家利益的基础之上 ,是由文化建构而成的。国家的实力和地位不能决定国家利益的具体内容和追求目标 ,只能决定国家为实现国家利益所采取的手段。从国家利益的主观性和客观性两方面研究国家利益使我们既能看到国家利益的共性 ,也能看到国家利益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7.
正外交和经济目标从一个国家的贸易政策,能够同时看出这个国家的外交、安全战略及其经济目标。美国无论是和单个国家还是和国家同盟签订贸易协定,都具有提升本国国家利益、增加美国企业和工人财富的战略意义。尽管国家安全与经济增长这两个目标之间并不一定存在矛盾,但是它们却是来自两个不同世界的概念,其背后也代表着不同的选区以及利益团体。与韩国和哥伦比亚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历史经验表明,想要同时处理好外交以及国内经济利益并不容易。从这两次经验看,在一个危险地带里,的确存在着维护重要盟友的区域性政治或安全理念;然而也能  相似文献   

8.
文章阐述了新普京时期俄罗斯外交发展现状,分析了当前普京面临的外交困境,探讨了新普京时代下俄罗斯的外交战略走向。认为俄罗斯为了保证国家利益和大国地位将继续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俄罗斯与美国的关系将在斗争中持续发展,与欧盟的关系将稳中有升,同时大力推进独联体一体化,这是其外交政策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印度的外交政策在莫迪政府主导下似乎开始实施一项独特的国际政策,一些学者将其定义为"莫迪主义",而有些学者则认为莫迪政府的外交政策只是"间歇性和偶尔性的变化"。但是,重要的是要关注印度目前基于多协调的外交政策而不是传统的不结盟方式。印度在莫迪政府的带领下不断在外交领域开辟多个方向,如"西联政策"、"东进政策",同时印度还突破意识形态的约定俗成般的外交政治束缚,不断巩固中国、美国、俄罗斯等国家的伙伴关系,试图把自己在中美俄之间的战略三角关系转化为中美俄印的战略四角关系,不断尝试将国际事务的重要参与者转变为国际议程的制定者和国际事务的领导者。种种迹象表明,印度外交政策在莫迪领导下确实发生着动态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论国家利益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中驱动国家互动的最基本的要素。作为国家基本需求的体现 ,国家利益决定国家居支配地位的价值与政策取向 ,并且决定国家的具体目标。由于国家在对外政策行为中会将国家利益转化为国家目标 ,而国家目标最终会变为国家的具体行动 ,因此有关国家利益的理论 ,实际上是有关国家行为的理论。从这个意义上讲 ,国家要正确地处理与别国的关系 ,就必须正确地了解其国家利益。有了对相关国家的利益的判断 ,国家才能更好地预测和分析其对外政策行为 ,并正确地制定自己的对外战略。  相似文献   

11.
建构主义与外交政策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虽然肯尼思·沃尔兹一再阐述国际政治理论不是外交政策理论 ,但就宽泛的意义而言 ,新现实主义还是有自己的外交政策理论。自由主义则从国内行为体在利益上的讨价还价来理解国家的对外政策。不过 ,主流理论的理性主义视角遭到了建构主义理论的挑战。建构主义从国际体系的观念分配入手 ,把国家和国际体系的互动结合起来 ,用国际和国内体系的规范和认同概念来考察国家的对外政策。外交政策分析的范式转换为我们认识国家的对外政策提供了新的路径 ,也对理解我国的外交政策具有一定的学理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1956年河北省工资改革实施方案的制定是国家、地方及国民经济各部门间利益博弈的结果,其争议的焦点主要为工资标准的地区分类、国家工作人员升级、工资标准及增长指标分配等问题。但国家、地方及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并不存在本质上的利益冲突,所有争议的本质是寻求各方利益的最佳结合点。这一过程中,国家与地方彼此包容兼顾,国家会在自身承受范围内尽可能平衡各方利益,而地方间的利益争取亦会以国家根本利益为底线,以实现一种良性博弈。  相似文献   

13.
吴云龙 《魅力中国》2009,(15):18-18
新的国际形势下,对国家利益也要有新的认识。我们应该怎样界定国家利益?中国需要追求怎样的国家利益?本文将主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以寻找符合中国利益的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14.
自"门罗主义"诞生以来,一直是美国对拉美政策的行动指南。但是该主义不是一个静止的理论,在不同的时代,美国领导层会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及国家利益的演变对"门罗主义"做出新的阐释,使"门罗主义"兼具时代活力。笔者将梳理从19世纪"门罗主义"诞生到二战爆发前"睦邻政策"提出这一时间段内美国对拉美外交政策的演变,分析其外交政策的本质。  相似文献   

15.
在自由贸易迅猛发展的时代,国家利益的传统地位、基本内涵以及作用方式均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在维护国家利益与强调自由市场的国际贸易之间,国家需要寻找一种恰到好处的平衡;无条件的自由贸易会对一国的产业、能源、环境和金融等领域的安全构成威胁、埋下隐患。只有对国家利益的概念作出重新审视,积极探索自由贸易条件下维护国家利益的有效途径,才能更好地适应自由贸易飞速发展的当今世界。  相似文献   

16.
土地二次开发过程是利益重新分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地方政府既是工作的直接实施者又以“经济人“的身份参与到利益重构中。由于信息和地位的不对称使得土地二次开发不同主体利益格局发生变化,地方政府为维护自身利益最大化,可能对二次开发产生阻碍,规避地方政府的某些利益成为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在考察美国外交政策演变周期时,一些美国学者从公众内敛与外向情绪的变化、干涉主义-非干涉主义范式转换、情绪与利益张力等视角进行了相关解释。这些理论解释虽然提供了探究美国外交政策周期演变的不同视角,但存在情绪决定论、代际宿命论、片面强调国家利益与公众情绪间的内在张力、偏重"高级政治"、对府会关系解释简单等诸多不足,缺乏从美国国内更广泛的政治与社会联系的角度来解释美国外交周期变化的深层次动力。作者通过引入以美国国内经济、政治、文化生态为基底的地域主义变量,用地域主义视角解释美国外交政策"收缩与扩张"的周期性演变规律,有利于克服既有理论解释力不足的缺陷,丰富和深化对美国外交政策演变周期的研究。通过考察美国地域间在外交政策竞争上的组合模式,作者发现,美国东北部、南部和西部地域间的分化与合作推动了美外交政策史上五次收缩与五次扩张,在某种程度上,地域间组合的变化是驱动美国外交呈现收缩与扩张周期性演变的深层次动因。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国家利益观主要包括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三个方面。安全方面重视国防建设、主权独立、领土完整;政治方面主要从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出发,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经济方面不仅重视国内经济的发展,探索适合中国的工业化发展道路,而且注重与其他国家发展平等互利的对外贸易。正是毛泽东对国家利益的捍卫,使新中国顶住了不同时期美国的敌视、苏联的干涉,重塑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  相似文献   

19.
龙骁 《特区经济》2010,(11):101-103
本国货币规则是指法院对诉讼请求为支付外国货币的案件做出判决时,必须将外国货币转换为本国货币予以判决的规则。本国货币规则主要存在于英美法系,大陆法系少有。美国本国货币规则的渊源未形成定论;其转换基准日有多种规则,常根据汇率发生变化。美国本国货币规则中蕴涵了国家货币主权、有利于美元的国际地位等国家利益;但其又存在着歧视外国货币、违背合同的意思自治原则、阻碍国际经济交往的内在缺陷。本国货币规则体现的国家主权理念和对国家利益的捍卫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20.
问博 《魅力中国》2014,(8):269-269
在我们人类日常生活中,“利益”这一个词出现的频率是非常高的。利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言行举止。正像马克思所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总的说来,利益的追求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深层动因。人们在追求利益的同时,必然会产生各式各样的利益矛盾。正是由于这些不同的利益矛盾及其不断解决.才构成了真正的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利益及其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