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要言论     
国有企业三年摆脱困境的具体要求 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在全国经贸工作会上指出:用三年左右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具体要求有三个方面:一是从总体上讲,国有企业盈亏相抵后的经济效益明显好转,企业利润大幅度上升,涌现出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大大增强;二是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的亏损面下降到正常水平,基本淘汰长期性亏损企业;三是企业经营状况明显好  相似文献   

2.
重要言论     
切实加强金融法制建设 江泽民在中央第七次法制讲座上说,亚洲金融危机以及世界上一些国家曾经发生过的金融风波,给我们以许多深刻的启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规范和维护金融秩序,同样需要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从发展趋势看,各国政府越来越注重运用法律手段防范金融风险,保障金融安全。  相似文献   

3.
重要言论     
江泽民在安徽考察工作时指出: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进入了一个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改革率先从农村突破,进而推动城市和整个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这是中国改革成功的路子。改革从农村开始不是偶然的,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和当时农村的困境决定的。十年浩劫使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农村的问题尤为突出,当时有二亿五千万人吃不饱肚子,吃饭问题成为最紧迫的大事,不改革已经没有出路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为农村改革提供了思想前提,创造了政治环境。因此,农村改革的发生发展就是必然的了。  相似文献   

4.
重要言论     
江泽民在会见部分院士时说,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就是知识不断创新,高新技术迅速产业化。而要加快知识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关键在人才,必须有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年轻人才脱颖而出。希望两院院士和广大科学技术工作者,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创新精神,加快建立当代中国的科技创新体系,全面增强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 综观世界科学技术服史,许多科学家的重要发明创造,都是产生于风华正茂、思维敏捷的青年时期。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在重庆视察时,对国有企业改革中下岗职工分流安置和再就业的问题作了重要指示。他指出,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国有企业改革的成败,而且关系社会政治稳定。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就业问题是必须长期关注和着力解决好的大问题。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着眼,采取有效措施,把这件事情办好。为此,他提出三点要求:  相似文献   

6.
实行综合治理 提高防御洪涝灾害能力 温家宝在关于当前全国抗洪抢险情况的报告中说,加强水利建设,实行综合治理,从根本上防治洪涝灾害,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第一,增强水患意识,加大水利建设。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增强水患意识,调整基本建设投资结构,增加水利建设投资,实行综合治理,从根本上提高抗御洪涝灾害的能力。这是我国的一项长期任务,也是安民兴邦的一件大事。最近,国务院已就水利建设工作作出部署,大幅度增加投入,以保证水利和环境建设需要。按照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搞好水利建设规划,提高大江大河大湖防洪标准,增强全流域的整体防洪能力。水利建设要贯彻开源与节流并重的方针,既要考虑防洪排涝的需要,又要考虑蓄水抗旱的需要,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变水害为水利。第二,植树造林,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按照《全  相似文献   

7.
徐匡迪在环太洋论坛98年会上指出,上海跨世纪发展的目标是:到2010年,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为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奠定基础,初步确立上海国际中心城市的地位。上海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加快与世界经济的融合。 今后几年内上海将全力推进三方面工作:第一,重点发展信息、金融、高科技三大战略产业。在金融业方面,上海将在中央政府支持下,继续大力引进外资金融机构,努力扩大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数量,业务范围和经营区域,尽快推出离岸金融。同时努力拓展资本市场,规范发展货币市场,保持金融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势头。在高科技产业领域,上海将集中力量发展信息、现代生物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总书记在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海代表团的会上提出:搞好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既是关系国民经济健康运行和长远发展的重大经济问题,也是关系社会主义制度前途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把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国有企业带入二十一世纪,是全党重要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责任。要统一思想,增强信心,迎难而上,积极进取,开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江泽民强调了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中要把握好的指导思想。第一,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相似文献   

9.
中国对推动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的主张 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亚太经合组织会上提出:经济全球化趋势要求各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但各国在扩大开放时应根据本国的具体条件,循序渐进,注重提高防范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经济全球化趋势使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日益加深。一旦某些国家和地区发生经济危机,不仅发展中国家会深受其害,发达国家也难以置身其外。全球化的经济需要全球性的合作。国际社会的所有成员应本着责任与风险共担的精神,共同维护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0.
言论     
正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要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牧业产业化、品牌化,并同发展文化旅游、乡村旅游结合起来,增加农牧民收入。——3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相似文献   

11.
精彩言论     
目前,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民是低收入群体,农村金融服务十分薄弱,真正为“三农”服务的金融机构主要是农信社,其他金融机构大多是只在农村吸收存款而很少提供贷款服务。由于农信社支农任务重、成本高、收益低、风险大,国家在税收政策上扶持的力度又不大,难以形成强有力的正向激励机制。按照国家对“三农”采取的“多予  相似文献   

12.
精彩言论     
现在金融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作为实力相对较弱的“农字号”地方性金融机构,要想生存就必须走差异化竞争之路,而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和农户是大银行很难“看上眼的”,这就为农商行提供了巨大的生存空间。当其它银行纷纷“抓大放小”时,我们反其道而行之,扭住“小”字不放,“小对小、小对优”。——江苏省常熟农村商业银行行长宋建明  相似文献   

13.
精彩言论     
在面对困难的时候,要敢于亮剑,敢于出招。狭路相逢,勇者胜。要在金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发扬这种亮剑精神,弘扬不畏艰难的战斗精神,敢于与大银行、大公司比高低、争客户、争市场。”  相似文献   

14.
精彩言论     
中国农村现在最缺的,就是能够有效地在村一级、在最基层提供金融服务的多元化金融机构。解决农村金融,我们不缺大血管,缺的是毛细血管,缺的是能够一直深入农户的多元化金融机构。农村金融改革最重要的就是要制造一个很好的毛细血管系统。——亚洲开发银行驻华代表处副代表兼首席经济学家汤敏  相似文献   

15.
精彩言论     
金融不仅是一种活动,一种行为,也需要有效的组织载体,以便降低信息成本和交易风险。而合作组织就可以是这样的重要载体。农民专业合作法对此似乎缺乏关注。有关部门给出的理由据说是为了“防止金融风险”。可是,合作金融的风险再大,也很难比国有金融的风险更大了,我们的国有金融体系已经创造了数万亿的不良资产。过去一些合作金融尝试的失败,恰恰是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不当干预的结果,或者说并没有真正贯彻合作制的原则。——浙江省瑞安市副市长经济学博士陈林  相似文献   

16.
精彩言论     
自治区联社的具体职能定位,我考虑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不做婆婆,做基层联社的组织者、服务者.帮扶者;二是要代行政府履行行业管理职能,要把服务寓于管理之中,用服务来体现行业管理职能。要准确把握自治区联社和旗县联社两个法人之间的关系,充分释放新体制、新机制带来的能量。自治区联社履行职能的核心是要实施有效的管理,提  相似文献   

17.
权威言论     
一些研究农村经济问题的专家最近指出,实现农村的小康,首先要调整决策思路,跳出“就农论农”的狭隘圈子。要树立以工业论农业,以商业论农业的新思路,从一、二、三产业发展的全局来审视农业的前景。要  相似文献   

18.
精彩言论     
将财政投资中支农支出和农业科技支出这两项财政支农资金集中通过农村信用社运作,通过这种“杠杆效应”,引导成倍财政资本投资农村经济。以财政投资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来吸引金融投资,两者投资总量总和又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从而进一步吸引资本流入,如此循环,可以产生乘数效应。——银监会陕西省渭南监管分局孙海燕  相似文献   

19.
精彩言论     
有效的农村金融体系的确立,应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得以发展的关键。但是,有效的农村金融体系的确立,并不能够只是限定在一个“农”字上。一方面要用新制度来确定农村新的金融机构与组织,另一方面就得加快农村城市化的进程,通过农村现代化来化解农村金融不足的缺陷。——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易宪容  相似文献   

20.
温家宝在全国城镇住房制度工作会议上指出,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和加快住房建设,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是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也是进一步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住房建设既有很高的产业关联度,又有广阔的市场,可以提供大量就业机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增长点。当前,推进这项工作对于扩大国内需求,确保实现今年经济发展的目标,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改革开放以来,特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