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会计监督是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强会计监督已成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一项重要内容。
  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指会计人员依据《会计法》赋予的职权,将《会计法》规定的各项内容适用于具体的人和事,对单位经济业务事项的合法性、真实性和有效性所进行的监察、督促,落实法律规定应依法办理的业务内容。会计人员对违反《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事项有权拒绝办理或者按照职权予以纠正。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对依法履行职责、抵制违反会计法规定行为的会计人员实行打击报复;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单位负责人对依法履行职责的会计人员实行打击报复,构成犯罪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2.
尹璐璐 《会计师》2011,(9):11-12
<正>会计监督权利是一个法律概念。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依照《会计法》的规定,履行会计监督的职责,必须首先从法理上弄清会计监督权利的概念。监督是监视和督促的简称。会计监督是指会计人员对会计活动和经济活动进行的监视和督促,是通过会计人员的行为去影响和左右会计主体及相关人员的经济行为,也就是说,会计监督是对会计主体经济活动进行监视和督促的。实行有效的会计监督,必须要有相应的权利作保证,没有相应的权利,会计监督就无法实施,监督职责也无法落到  相似文献   

3.
提高对会计内控监督的认识,为会计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一是要加大学习力度,认真组织学习各种相关法律法规,充分认识会计内控监督的意义,明确会计监督的主要任务、内容、职责和要求。二是基层行领导要关心会计内控监督工作,帮助会计人员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充分调动会汁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三是基层行领导要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人员违法、违规办理会计事项。  相似文献   

4.
盛东花 《会计师》2011,(12):93-94
<正>一、前言国家相关部门,针对目前一些单位出现的国有资产流失、财务收支混乱以及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实行了一种新的财务监督制度——"会计委派制度"。该制度从改善会计人员相关管理体制入手,健全会计人员进行监督与核算工作的外部环境,使有关会计人员可不再依附于本单位,而独立行使政策所赋予的职责和权利,从而对会计行为进行了规范,加大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强化了监督工作。高校针对自身的特点,结合借鉴企业中"会计委派制度"实行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5.
会计监督是《会汁法》赋予会计人员的神圣职责,然而一些单位和个人受经济利益驱动,过分追求自身利益,无视会计法律法规,违规违纪。弄虚作假,严重影响了投资人、债权人及社会公众的利益,同时也阻碍了国家宏观调控和管理的正常进行。如何强化会计监督呢?笔者认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6.
当前,会计信息失真,违法违纪现象比较普遍。就会计工作而言,表现为会计监督不断弱化,《会计法》没能认真贯彻执行。笔者认为,造成会计监督弱化大致有这样几方面的原因:第一,市场经济条件下,部门、单位利益突出是会计监督的"抗力";第二,社会条件对会计监督的冲击与软化,如执法不严、社会不正之风严重等;第三,企业尚未形成自我约束机制;第四,私营企业和工商个体户的会计人员为单纯的雇员,无会计监督可言;第五,会计自身建设的缺陷和滞后,包括会计监督理论、方法和会计人员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等方面。可见,会计监督…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国内一些单位没有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单位负责人授意、指使会计人员违法、违规办理会计事项,加上自身利益的驱使,会计人员会选择有利于自身和单位利益的方法,甚至采用欺诈手段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虚假信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财务收支管理混乱.文章就如何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加强法制建设和执法力度、加强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强化单位内部会计监督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有些企业中,在不同程度上,厂长与会计间在工作上存在着不融洽、不协调的现象,主要表现为: 有的厂长不重视会计工作,会计的正确见解得不到采纳,影响了会计人员的积极性;由于会计自身的水平有限,不能利用会计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不能为企业的管理提供决策信息和改进意见,起不到自身应有的作用,从而得不到厂长的重视;会计人员对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坚持原则,有时涉及到了厂长自身的利益,从而厂长对会计进行刁难,甚至打击报复;由于会计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使工作遭到损失。  相似文献   

9.
浅议会计监督及其运作要求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完善和强化会计监督,是贯彻执行《会计法》的基本要求。要完善和强化会计监督,必须从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制约机制、加重单位负责人在会计监督中的责任、发挥中介组织的监督作用、明确和规范有关监督部门的监督职责与要求、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监督管理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会计监督在经济监督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已逐步建立了一种以基层单位财务收支为监督对象,以单位内部监督、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为主要形式的会计监督体系。这对维护社会经济秩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近年来这一监督体系开始显现出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会计工作中的违法违纪行为屡查屡犯,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使现行的会计监督体系面临挑战。健全和完善会计监督体系,对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我国现行会计监督体系的基本构成1、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会计法》规定,各单位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本单位实行会计监督。这一规定,明确了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主体是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对象是本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手段是对本单位会计核算的全过程实行监督。由会计人员承担的单  相似文献   

11.
工作研究 会计监督作为会计的重要职责,已在《会计法》中以法律形式得到确认与肯定。千百万会计人员为履行这一职责,作出了极大努力,不少人还为之付出了沉重代价。然而,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仍普遍存在。究其原因,若完全归咎于会计人员监督失职是欠公正的。笔者认为,会计监督不力的症结所在,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实行会计电算化后,会计监督职能不仅要加强,而且要采用新的方式。应该大力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胜任力素质,加快管理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推进会计电算化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真正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  相似文献   

13.
实行会计电算化后,会计监督职能不仅要加强,而且要采用新的方式。应该大力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胜任力素质,加快管理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推进会计电算化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真正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  相似文献   

14.
会计监督包括单位内部的会计监督、社会监督、社会中介组织的监督和国家监督。他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构成了我国会计监督的完整体系。1.单位内部的会计监督。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主体是单位内部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他们是实施内部会计监督的执行者。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对象是单位内部的经济活动。任何一种监督作用的发挥都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单位内部的会计监督也是如此。①监督者与被监督者必须是两个平行的主体,它们隶属于不同的行政权利主体,他们之间没有行政上的隶属关系。然而我国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是作为监督者的会计人员的人事和工资福利待遇,由被监督者管理,这不利于会计监督职能的发挥。②监督者与被监督者在经济利益上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在经济利益上的统一性表现在会计监督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提高被监督单位的经济效益。二者的对立性表现在监督者的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工作业绩越大,在某种程度上被监督者的个人利益和小集体利益就会相应减少。从这种意义上讲,监督者与被监督者的经济利益是此消彼长的关系。2.会计的社会监督。会计的社会监督是指社会公民和组织对会计的监督。我国《会计法》对会计社会监督的主体和保护措施作了明确规定。①会计社会监督的主体是全社会  相似文献   

15.
从各地会计委派试点的情况看,确实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会计委派制严格制定了会计人员的职责及考核标准,调动了会计人员的积极性,使会计人员能站在比较公正的立场上进行会计核算和监督,彻底改变了“领导定调子,会计填数字”有虚假现象。委派制加强了预算外资金管理,有效地保证了“收支两条线”的真正落实,较好地保证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适应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的要求。同时,由于业务集中,经费集中,实行会计委派制为基层单位实行会计电算化奠定了基础。二是强化会计监督执法力度。实行会计委派前,会计人员属于单位的人,其切身利益与单位密切相关,升降去留之权都掌握在单位领导人手中,会计人员依法办事存在后顾之忧,遇有违法事项,只有是望法兴叹,敢怒而不敢言。实行会计委派制后,改变了会计人员的归属关系,会计人员超脱了服务单位,为其依法履行职权提供了条件,这对维护国家利益不受损失有着重要意义,三是增强了会计人员的服务意识。委派会计人员到岗后,一方面站在国家立场上,对所在单位的经济活动实施会计监督,维护了国家利益;另一方面站在单位立场上,及时、准确地处理会计事务,维护单位的合法权益。会计人员摆正了“双重身份”,积极协助单位增收节支,帮助单位解决呆滥帐问题、白条抵库问题,受到单位的肯定和器重。四是提高了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的地位。原来在一些单位,由于会计监督职能弱化和一些历史形成的原因,领导批条、出纳付款、会计记帐几乎是会计工作的内部内容,财会人员遵循领导意志办事,会计仅是一个簿记工具,毫无监督控制可言。实行委派制后,会计人员严格财务管理,加强会计监督,财会流程就为“会计审查-领导审批-出纳付款”,会计控制源头,预防和罅了经济犯罪及腐败行为的发生。当然,在会计委派制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逐步解决。  相似文献   

16.
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它有两层含义:一是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单位经济活动过程的监督;二是对单位会计工作的监督以及对会计监督工作的再监督。新《会计法》对会计监督规定了以下内容:(1)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2)相关人员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中的职责。(3)对违法会计行为的检举。(4)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5)会计工作的国家监督。可见,新《会计法》以法的形式明确指出,我国当前的会计监督形式明确指出,我国当前的会计监督体系,是单位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国家监督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内部监督存在严重的问题,要加强和完善内部会计监督职能,必须从加强法律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监督机制、加强单位负责人的会计监督责任、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员等几个方面着手。本文针对当前大多数单位会计监督弱化极为普遍的现象,分析了会计监督弱化的原因,并提出了加强会计监督的措施,重点解决内部监督弱化严重的问题,提高内部会计监督的执行力度,实行中小企业内部会计监督考核评比制度,提高单位领导和社会各阶层对中小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重视,早日完善内部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8.
1.高等学校的各级领导应高度重视会计委派工作的重要性,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高校的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到会计委派工作是加强会计监督和反腐倡廉工作的有效形式,要重视、关心财务部门和会计人员的工作,支持他们依法行使职权。这是高等学校顺利开展会计委派制工作的前提。同时,学校要加大对委派制的宣传力度,细化委派工作的制度和程序,争取全校教职工、职能部门和各单位的理解和支持,这是实行委派制的群众基础。2.高等学校要正确处理学校与院系之间、会计人员与工作单位之间的关系。要处理好院系的理财自主权与学校的监督权的关系。会计人员行使监督是在国家和学校既定的财经法规和制度下,在工作单位经费所有权、使用权和自主权不变的前提下,检查监督该单位财务会计事项的合法性、合理性。高校要妥善解决会计人员双重管理的问题,实行会计人员的业务要由委派的管理部门领导和指导;会计人员的劳动纪律、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表现、职  相似文献   

19.
刘中文 《财会学习》2011,(12):71-74
有人说,“各单位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本单位实行会计监督。”又有人说:“通过会计确认所实行的会计监督(对经济活动合法性和合理性的监督),不是财务会计本身固有的,而是对财务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社会主义国家赋予的。”那么:“会计机构”是否指会计机构负责人?本文姑且作为“是”理解。  相似文献   

20.
加强对会计人员品行的考核,强化会计服务监督职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卫琼 《时代金融》2012,(29):91+94
会计人员的品行就是会计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它既是会计工作要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也是衡量一个会计工作者工作好坏的标准。会计监督主要是对单位经济活动全过程的合法性,合理性,有效性进行监督,是对单位内部的监督。只有具备了良好品行的会计人员才能很好地对单位经济行为进行服务监督。品行可以去修正它,磨炼它,却不能从根本上去改变它。人最容易受激励的是品行,而最难以考核的也是品行。古人认为,人都有向善的能力,能不能成为一个"有德"的人,关键在于其能否进行道德修养,所以要对会计人员的品行进行教育,才能要切实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逐步树立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良好的风尚,使全体财会人员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强化会计服务监督职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