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销商说     
《糖烟酒周刊》2006,(3):4-4
作为企业信任的经销商,一定不要降低对主营品牌厂家的忠诚度,比如有的竞品找上门来后.有的商家就置厂家的警告而不顾,随意地接受大量竞品辽有的经销商喜欢自作聪明.通过经营的竞品向厂家施压——动不动就是你看人家给我什么政策,你要不给我就没法卖了,  相似文献   

2.
刘总是一个中小化妆品厂家的营销总经理,去年产品销售还不错,准备今年大干一场。为了实现今年的销售目标,提高经销商的销售积极性,刘总出台了新的奖励政策,在去年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给经销商的销量返利奖励。刘总为每个经销商制定了三个不同的年销量指标,即必保任务、争取任务和冲刺任务,完成的年销量指标越高,  相似文献   

3.
“套打”是厂家在给经销商配货时经常采用的方式,比如经销商进五粮液就要带尖庄,在脉动旺销时,经销商进脉动就要带乐百氏瓶装水等。经销商在经营中也可以采用“套打”的方式。来启动新进产品或者带动滞销产品走货。“套打”方式运用得当,可以起到快速铺货、拓展渠道、提升销量的作用。本文归纳汇总了市场上经常出现的几种“套打”方式,以飨经销商读者。  相似文献   

4.
卓尔 《糖烟酒周刊》2007,(26):74-75
随着市场竞争的白热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厂家对于渠道和网络的要求就越来越高。随着渠道精耕、重心下移的发展趋势,经销商的地盘被越划越小,厂家对经销商的要求却越来越多,资金、运力、诚意、管理、人脉一样都不能少;销量、陈列、促销、推广、分销,每件工作都要做。由此,厂商关系出现了新的危机和矛盾,众多酒类企业也陷入了渠道迷阵。  相似文献   

5.
死地促销法     
龙啸 《商界》2006,(9):80-84
2006年6月,北京,A公司。本来A公司卖得红红火火的酸奶,销量却出现了直线下降。以往热闹场面如一阵风,风过之后,只有冷冷清清。此时.很多渠道商不仅不来提货,甚至有不少交纳过订金的经销商,还要求退还订金。  相似文献   

6.
产品差价是传统经销商最初的赢利模式,也是经销商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的基本模式。新的经销商赢利模式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一是赚厂家的钱,二是赚同行的钱。如何赚厂家的钱一般来说,厂家基本上不会与经销商发生逆向贸易往来,也就是说,只有厂家卖产品给经销商,收经销商的钱,不会有经销商  相似文献   

7.
《糖烟酒周刊》2004,(22):B006-B007
安徽合肥大发商贸王安经理:为了做商超,我真是下了不少功夫。进店费用,我交;促销活动,我搞;客情维护,我弄。就这样,产品上架了,位置也挺好.销量也可以。但是出现了一个问题让我特别头疼——销量不稳定!通过市场观察,我发现,最根本的问题出在产品的周转环节。好不容易争取来的“黄金”货架位置。却常常出现断货和少货。仔细盘查,我才发现,原来产品被堵在商超的仓库里。就是这样一个小问题,却让我的销售链发生了重大的断裂。最为严重的是,这些产品由于错过了最佳的销售时机,成为临期商品,而商超居然要求退货或者换货,真是不知该怎么办?我想请专家就此问题讲解指导。  相似文献   

8.
2003年苦瓜啤成了市场的宠儿,各个厂家纷纷上马生产苦瓜啤酒,同时也造成了产品的良莠不齐.在2004年苦瓜啤酒的销量下滑。今年经销商选择产品时有些茫然,不知道该卖哪种啤酒,只是随着感觉走,无论是商家还是消费者都在呼唤啤酒新品的出现。  相似文献   

9.
对于经销商来说,节前备货绝对是个技术活,货备得多了,厂家业务人员笑死,而经销商老板自己撑死。若是货备得少了,不但损失赚钱的机会,还招致下游客户的抱怨。那么,为什么难以做到精确备货呢?因为很多经销商老板还在使用拍脑袋销量预测法,凭借自己的经验乃至感觉来判断备货数量,加之被身边的其他人士忽悠,导致备货数量过多或是过少。  相似文献   

10.
对于经销商来说,年前制定好的各项计划、规划由于经常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年度销量任务没完成的事情再常见不过了。在遇到这种状况时,有些厂家的业务人员就开始和经销商扯皮,互相推卸责任。其实,这么做不但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对今年的合作和销量完成也没有什么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糖烟酒周刊》2005,(45):42-42
货卖不出去,经销商头疼,但货卖得多,有的经销商更头疼。现在就有一位为多卖货而苦恼的经销商……  相似文献   

12.
<正> 如何恰当处理好厂商与经销商的关系,已成为考验厂家的营销新课题:为保证厂家的利益,对经销商干涉过多,经销商也许会拂袖而去;如果对经销商彻底放权,又很容易被其牵制,丧失对销售终端的控制。聪明的厂商应学会以下玩转经销商的策略,使两者达成互惠互利的共荣关系。别惯坏了经销商一个做得还不错的经销商时不时地向厂家提出这样或那样的要求,时常让营销员叫苦不迭。答应  相似文献   

13.
2006年的喜糖市场为春节过后的糖果市场掀起了新一轮狂潮,从3月份到6月份平均每个月的喜糖销量均能达到去年同期销量的两倍,尤其“五一”前后更是火爆,各地喜糖市场确实让经销商过了一把“喜瘾”。透过火热的表象,我们冷静地思考一番就会发现喜糖市场的可塑性强成为其发展的根本原因。面对这一越来越大的市场,经销商们开始摩拳擦掌,勇做弄潮高手,而各厂家却表现得非常平静,大有坐观潮起潮落之态。  相似文献   

14.
我发现     
做了这么多年经销商,到现在感觉我们经销商就像一个打工仔。一方面,企业在转嫁风险,而承担者只有经销商,我们要为厂家对抗各种压力;另一方面,商超的费用多如牛毛,明知得不偿失却不得不主动送上门,就像一个知道在被剥削却还要按时上班的打工仔一样.此外,如果是做流通就更赚不到钱了,量小利薄,付出的费用也不见得少。经销商在整个商业链的中间地带越做越艰难,上次我听一个朋友说,经销商必须转型才能生存,开始我还想,厂商关系在这摆着,经销商还怎么转型,后来看到很多朋友的变化,也看了一些报道,就发现,转型也不是没有方向。很多经销商要么在往生产者靠,要么往终端靠。  相似文献   

15.
郑俊峰 《糖烟酒周刊》2004,(37):B015-B015
在快速消费品行业里,基本上都会有“返利”的现象,特别是在食品、饮料、酒类等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作为生产厂家本意而言,返利是从自己的利润里面,拿出一部分来回馈帮自己占市场,打江山的经销商们,最大限度地刺激经销商销售自己产品的积极性,通过经销商的资金、网络,加速产品的销量,以期在品牌、渠道、利润等诸多方面,取得更高的回报。对于经销商来说,返利则是厂家对自  相似文献   

16.
疾风 《中国市场》2004,(6):53-53
<正> 经销商每天都在想些什么?当然是赚钱。要赚钱,走量是关键。而降价是最好用也是最难用的走量招数。 产品一降价,货自然走得就快。但需要注意的是:单纯的降价,的确可以迅速带来销量,但副作用也不小。厂家会以扰乱市场价格之名,对我们经销商举起大棒,扣返利甚至取消代理权。现在的经销商靠什么赚钱?销售利润和返利。”我牺牲自己的利润,还拿不到返利,  相似文献   

17.
<正> 很多经销商这样感慨:企业的老产品越卖越没利润(自己成了厂家的搬运工),新产品推广成功率又很低,常常滞销压库,利润更是无从谈起。在新品铺市方面,企业对市场运作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往往要求渠道的宽度和深度,包括铺市的点数、维持周期、重复进货店数、陈列生动化等等。基于这些企业高端要求,一种新的赚钱方式诞生了:专业的铺市代理公司。  相似文献   

18.
<正> 说明:并不是厂家和经销商相互之间谁离了谁就活不下去,但在一定的合作期内,厂家尤其是业代确实对经销商存在一定的依赖,因为临时更换经销商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对厂家来说,如果一个合作较好的经销商突然暗中"移情",出现非正常时间的不进贷、回款时推诿、促销活动不配合等异常行为,无疑是在制造恐怖活动。如何有效"反恐",让经销商回心转意,返回合作的幸福大道上呢?  相似文献   

19.
王荣耀 《糖烟酒周刊》2004,(41):i008-i009
今天,我们的经销商在非常辛苦地做市场。但是大家满意不满意呢?经销商不满意,经销商感到自己辛辛苦苦干了一年没赚钱;厂家不满意,厂家觉得经销商跟不上厂家发展的步伐,经销商不能圆满执行厂家的营销策略,没有让厂家的产品在市场上做得更好。基于这种情况,经销商应该怎样做才能让自己满意、让厂家满意呢?  相似文献   

20.
潘文富 《糖烟酒周刊》2005,(33):B0004-B0004
新产品接手后怎么开始操作?许多经销商老板习惯性认为,自然是铺开了做啊,一鼓作气将新产品铺进渠道与终端,以整齐的推进气势引起流通领域和消费者的注意,而且这也是争取厂家投入的必要前提。因为,大动作、大区域的开局场面意味着经销商在本地市场的实力,进一步说明这个市场或者说这个经销商是值得投入的。其实,这也体现出许多经销商存在一些急功近利的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