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地租率与租佃期限的相对稳和、地租形态的新变化、押租的矛盾发展,以及主佃关系的松驰趋向等几方面的分析,认为清前期两湖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是与凡此种种变化密切相关的,而且这种变化又使两湖地区农村经济生活增添了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欠发达的西南民族地区,拥有相似的地理资源条件,又承担着保护长江上游生态的重要使命。但由于经济落后,农业发展止步不前,因此,合理有效地开发农业资源是拉动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重要途径。文章综述了西南民族地区的农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介绍了西南民族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资源与农业政策等优势,阐述了适合西南民族地区的农业发展模式,如:自然资源型开发模式、龙头企业加工型开发模式、产业文化型开发模式、垂直立体农业模式、水平而立体农业模式等5种模式。最后从构建农业可持续发展体系;加强农业资源综合管理力度;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大对西南民族地区农民培训力度;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民族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出了西南民族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湖广熟,天下足”的内外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广熟,天下足”这句民谚至迟出现于明弘治初年。最初它只表达了人们对两湖开发寄予的厚望,弘治以后才初步名符其实,清代完全成为现实。这一经济现象的产生,以两湖内部先进农业经济区的建设为基础,其粮食生产具有初步的商品生产性质。地理位置的优越和交通运输的便利也至关重要,使两湖与四川、江西等产粮区有所区别,成为继江浙之后全国第二个获“天下足”殊荣的省份。江浙等商品经济发育程度高的地区对两湖商品粮的依赖,是“湖广熟,天下足”的前提。  相似文献   

4.
长江三角洲地区与两湖平原地区同属长江中下游平原,光、热、水、气、土等自然条件亦大致相当,但两地的经济水平却颇有差别,其原因复杂多样,本文仅以明清时期两地农业经济的发展为比较对象,讨论了以下问题:1.农业经营重点的次第转变;2.劳动力转移的不同途径及其对当地农业经济结构转变的正负作用;3.城、镇工商业经济对当地农业的不同反馈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家炎 《中国农史》1996,15(3):62-69,91
长江三角洲地区与两湖平原地区同属长江中下游平原,光、热、水、气、土等自然条件亦大致相当,但两地的经济水平却颇有差别,其原因复杂多样,本文仅以明清时期两地农业经济的发展为比较对象,讨论了以下问题:1.农业经营重点的次第转变;2.劳动力转移的不同途径及其对当地农业经济结构转变的正负作用;3.城、镇工商业经济对当地农业的不同反馈作用。  相似文献   

6.
该文基于中部地区各省份1990~2011年的相关数据,将农村人力资本开发指标与C-D生产函数相结合,运用计量软件就中部省份农村人力资本开发诸因素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省际差异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本开发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显著,且农村劳动力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最为显著,其后依次为农村教育以及健康人力资本开发;就中部地区省际差异而言,农村教育人力资本、健康人力资本、农村劳动力等方面的变差系数影响农业经济增长变差系数的弹性分别由大到小排列。因此,对于中部地区农业经济的长远发展,在稳固农村物质资本投入的基础上,亟需促进中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本的深度开发,特别是教育人力资本开发,为现代农业发展供给高素质的新型劳动者。  相似文献   

7.
加快发展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 ,是中央总揽全局、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西部农业开发在西部大开发中占有重要位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对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加快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以下四个方面问题。一、对发展西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认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得到了全国的拥护和响应 ,特别是西部地区反映强烈 ,但是对西部地区农业发展的声音较小。(一 )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创造了基本的条件 西部地区地…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业会计》2000,(9):44-44
农业部近日发布《关于加快发展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意见》.对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布局、发展重点、发展政策进行了统—规划。《意见》认为.西部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优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潜力巨大;西部农业开发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对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机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突出发展重点。转变发展模式,加快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9.
实施西部大开发 ,是世纪之交在即将实施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时候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不失时机作出的重大决策。西部大开发 ,农业部怎么办 ?最近农业部部长陈耀邦说 ,抓住机遇 ,积极组织各级农业部门 ,在技术、资金、项目等方面向西部予以重点倾斜 ,促进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西部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自然资源优势 ,加快发展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有巨大的潜力。陈耀邦认为 ,西部农业的开发要面向市场 ,依靠科技 ,进一步加大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力度。他表示 ,在西部大开发中 ,农业部向西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常熟市农业资源的实际出发,从改造中低产田、复耕零星废弃地、开垦长江滩地、开发庭园农业、开发湖泊河沟、开发杂草资源、开发饲料资源及发展棉田套作等8个方面的途径,评价了农业开发潜力,说明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农业开发是大有可为的。文章提出了相应的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11.
18世纪两湖粮价时空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8世纪是清朝的鼎盛时期,两湖地区是该时期全国最重要的粮食产区,在此时期,两湖的粮价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不规则的年际波动和长期的上涨趋势;但湖北米价相对高于湖南,而湖北麦价则相对低于湖南,此外,府州之间的粮价也有较明显的差异,大抵产粮少的山区和非衣业人口多的府州粮价相对地高。上述时空特征的形成,与18世纪两湖地区农业生产的时空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全国沿海滩涂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划研究 滇黔桂岩溶地区农村经济开发研究 秦巴山区农村经济开发规划研究 陕西省农业区划与农业发展研究 江苏省农业资源与区域发展 福建农业资源与区划  相似文献   

13.
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WTO在即,这意味着我国农业在进入历史性转变的同时,农业发展将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生产力水平、资源条件及社会经济情况有很大差异,研究加入WTO在农业方面的应对措施,在不同地区之间也应有不贩重点和对策。本文就西部大开发中农业结构如何进行战略性调整,作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清代改土归流后土家族地区的农业经济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段超 《中国农史》1998,17(3):56-63
改土归流以后,由于土家族地区劳动力大量增加、生产工具改进、生产技术普遍提高、以及清政府推行一系列发展生产的积极措施,土家族地区的农业得以全面开发。农业的发展带来了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促进了土家族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汉族与土家族的文化交流,推动了土家族社会的全面进步。由于农业开发的盲目性,土家族地区生态环境受到了破坏,动植物资源减少,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给土家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带来了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丘陵农业地区开发秸秆资源发展牛羊生产的思考李仁友丘陵农业地区.目前常规农业转向高效农业。主要立足点在于农业的综合开发上。笔者认为开发农作物秸秆资源,发展草食家畜──牛、羊的生产,应视为丘陵农业地区发展畜牧经济的一个方向。一、丘陵农业地区开发秸秆资源,...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朝阳市渔业发展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我国内陆渔业对经济发达地区在农业经济、粮食安全、解决就业和丰富市场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而在经济实力、市场发育、科技水平、人才储备等方面,与发达地区有明显差距的欠发达地区,它的作用还未被完全发挥出来.本文通过对经济欠发达地区之一的辽宁省朝阳市渔业发展现状进行考察,发现了一些欠发达地区存在的共性问题,针对问题,从积极筹措开发资金、发挥水产科技先导作用、调整养殖方式和转变渔民的生产经营观念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章解读了生态补偿机制的内涵,结合两湖地区绿色城镇发展模式进行解析。并构建了两湖地区绿色城镇化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8.
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是关于县域经济发展道路的总结,是对不同类型县域经济成功发展的条件、优势、途径、措施、效果等方面的高度概括。由于县域经济发展受政府、市场、区位条件、自然资源条件、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政策、人文环境等多种复杂因素影响和制约,并且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发展阶段,制约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同,因此,发展模式也不同。在此,主要从工业化带动、农业带动、第三产业带动和矿产资源开发带动等四个方面总结出7种典型模式,任何一个地区的发展可能是其中几种模式的综合作用。一、工业化带动发展模式依靠工业化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具体…  相似文献   

19.
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原则和支撑保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占国土面积55%、人口不足全国22%,农业生产总值仅占全国17%的广大西部地区,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面临着西部大开发和加入WTO的新环境,原有农业结构的不合理,二元经济结构的树立,已经成为阻碍西部地区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桎梏。为适应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加入WTO的机遇和挑战,达到西部地区农业经济的协调发展的农村的繁荣富强,进一步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对西部地区的农业结构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相似文献   

20.
通过蜿蜒河涝区的综合开发治理,阐述了水利既是农业的命脉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就三江平原而言,要想发展地区经济,农业是基础,水利是关键。防洪除涝是发展农业生产、促进高产、稳产,加快地区经济建设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