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付瑞红 《经济师》2012,(9):16-17
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是国家经济领域的战略议题,是后金融危机时代国民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也是顺应文化和旅游产业特征的发展趋势。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前提是产业界限明晰和平等的产业地位,文化旅游的发展是两大产业融合的空间和平台。文章选取秦皇岛市为案例城市,分析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路径在于政府角色的发挥、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区的创建和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2.
2014年作为“智慧旅游”元年,全国多地都实质性地开展智慧旅游建设。文章以襄阳市为例,首先明确“智慧城市”和“智慧旅游”的涵义和关系,然后梳理襄阳智慧城市的建设成果和襄阳智慧城市背景下智慧旅游建设的现状,提出襄阳智慧旅游建设应以智慧城市平台建设为基础,智慧城市标准建立为契机,借助科技技术创新,发展特色智慧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3.
孙萍 《生产力研究》2008,(23):66-68
城市旅游是我国旅游业的主体,文章对城市旅游的竞争现状及旅游产业竞争力进行了深刻阐述。同时以旅游城市扬州为例,在分析城市旅游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扬州应提升城市旅游形象,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的旅游发展模式,实行多元化的旅游产业经营战略,完善景区点的企业制度建设,积极发展休闲服务产业,以期扬州旅游业在区域竞争中得到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南昌市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核心城市,将立足打造“国际休闲旅游都市、特色休闲度假名城、区域旅游集散中心”的总体定位,突出生态优势,做足山水文章,切实推进南昌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基于鄱湖生态区的总体定位,近年来,南昌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南昌旅游产业大市建设的若干意见》、《旅游产业发展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制定了“山江湖综合开发”战略,奋力把南昌市建成鄱湖生态旅游先行区。湾里区紧紧围绕建设“南昌都市花园”的功能定位,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旅游发展模式,以完善南昌城市功能为导向,以培育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为重点,大力发展观光度假、运动休闲、文化娱乐、宗教文化、乡村旅游五大系列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5.
吴飞 《当代经济》2016,(35):68-69
蓬莱市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旅游区内特色“渔家乐”产业的兴起,凭借着味美价廉,客房干净、整洁且价格低廉的优势,“渔家乐”产业迅速攻占了旅游市场.随着“渔家乐”产业的不断发展,逐渐出现了经营管理不规范、服务质量较差、破坏城市环境等一系列的问题.本文结合实地考察结果,对蓬莱市特色“渔家乐”旅游文化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论现代旅游产业的政府主导型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兴起于18世纪中叶的旅游业,在20世纪O年代呈加快发展趋势,到本世纪下半叶被公认为“在世界范围内最有影响力的社会经济事件之一”,它已超过了老牌的钢铁、石油等工业,坐上了世界第一产业的“高椅”,而且方兴未艾,有“朝阳产业’之誉。根据国内外旅游发展情况,分析、理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旅游产业,实施政府主导型战略的主要依据、主要形式和主要特征,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探讨价值。l实施政府主导型战略发展现代旅游产业的主要依据在经济社会中,恐怕没有第二个产业可与旅游相题并论,那么,旅游产业为什么会受到如此“厚遇”…  相似文献   

7.
西北丝绸之路区旅游中心城市合作开发网络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北丝绸之路区以建设网络化旅游中心城市为依托,是加速西北丝绸之路区城市立体合作开发的重要选择。阐述了西北区旅游中心城市发展现状,提出了重点建设西北丝绸之路区五大都市旅游圈经济区及合作开发的发展目标。通过建设西北区旅游产业带和旅游产业网,完善西北区旅游中心城市合作开发的空间布局体系,打造西北丝绸之路区旅游中心城市协作开发一体化网络模式,立体开发西北丝绸之路区旅游中心城市网络,从而带动西北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对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环城市(群)游憩带地区,因城市规模市场、旅游出行便捷、核心资源吸引、城乡环境差异、旅游用地宽裕等因素,成为旅游产业集聚发展的理想空间。通过对环大珠三角城市(群)游憩带上广东各市在建、待建山海旅游产业园区的实地调研及其规划文本分析,发现在南部滨海休闲游憩带与北部山区生态游憩带上,旅游产业集聚发展成为趋势,已从单纯资源景区组团式集聚(资源景区组团)发展到度假要素配套式集聚(度假娱憩综合体),乃至旅游产业集群式集聚(旅游产业园区)阶段,反映了资源、资本、智力等因素的不同作用,并在依赖资源环境、城市城镇的基础上,通过市场和政府的双重作用,促成了观光游览型、度假娱憩型、文化创意型、装备制造型等旅游产业集聚发展模式。为发挥旅游产业的规模经济、集聚经济效应,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地方政府需要在旅游产业规划、公共平台建设、公共服务提供、旅游用地审批等方面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9.
浅谈用文化旅游产业为城市镀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旅游产业以文化为核心元素、旅游产品为载体,形成文化旅游产业链,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本文对成都宽窄巷子进行了SWOT分析和总结,并对文化旅游产业规划及制定可能的发展方向和策略进行了研究探讨,为我国城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利用ROST文本分析工具,基于31个省份的“十三五”规划和“十四五”规划62份规划文本文件,从产业地位和产业方向两方面分析了“十四五”时期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的地区差异,探索了旅游产业规划的热点及演变方向。研究发现:“生态”“保护”“数字”及“国际”成为“十四五”时期旅游产业发展的共性目标;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冰雪体育旅游、文化遗产旅游和生态康养旅游成为产业发展重要方向;旅游产业在产业结构、产品供给、产业方向以及规划重点四个方面实现战略转变;进一步从创新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扩大旅游产业发展路径、提升旅游产业发展质量三方面探索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1.
付瑞红 《经济师》2011,(11):11-11,14
网络作为一种信息和传播媒介的迅速兴起,使其成为旅游市场竞争的重要场所,也是旅游城市软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旅游城市网络营销的首要措施是设计网页,网站信息的质量在旅游城市网络营销中发挥关键作用。文章选取大连和秦皇岛作为案例城市分析网络信息在旅游城市软实力建设中的角色,提出秦皇岛旅游软实力构建的方向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东北地区拥有独特而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各地普遍存在旅游产业发展滞后、旅游产品雷同性较强等问题,影响东北地区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应通过开发和共享旅游市场、地区旅游产业错位发展、发挥旅游业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作用、构建旅游产业协同机制等措施,促进东北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加速构建区域旅游协作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龙头”产业的旅游,能够拉动地方经济增长,但是作为综合产业的旅游更需要区域经济的推动,换言之,就是“大旅游”离不开大环境、大氛围,特别是需要城市经济的实力支撑,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决定着区域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文章提出旅游业的发展能够为凯恩斯就业理论提供可靠的现实基础,认为每一产业内部的资本投入都呈现资本边际效率递减,但是,三产业之间确有产业发展的顺序性。进而,从就业角度,在明确旅游产业就业、旅游经济就业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经济就业力”概念;论证了扩大旅游需求,启动旅游就业乘数效应,可以使旅游经济就业力既能增加城市就业机会,又能推动扩大农村中的就业机会,解决城乡二元经济困境。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海西经济区20个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城市间旅游经济联系网络,运用修正的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测量2006、2009、2012和2015年的旅游经济联系度与旅游经济联系量,分析了海西经济区旅游经济空间结构演进特征。研究发现:(1)城市间的旅游经济联系逐渐密切,各市的旅游经济联系量整体上呈现递增的趋势;(2)旅游经济空间结构在发展中不断成熟,旅游经济联系一体化进程加速;(3)区域内各城市旅游经济联系网络中心性存在差异。整体而言,海西经济区内福建省各城市的网络中心性相对较强,而广东省各城市的网络中心性相对较弱。研究认为,海西经济区内各城市旅游合作空间应布局为:西北生态与文化旅游产业集群、东北滨海与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南部"海丝"与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和西南生态和红色旅游产业集群,且认为需发展壮大各城市旅游业、加强海西城市间旅游业互动、完善和提升旅游合作机制、加大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力度。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城市旅游竞争力提升及发展战略选择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陈兆坤 《经济师》2001,(11):52-53
同世界旅游产业相比 ,从加入WTO后要求来看 ,我国城市旅游竞争力还存在较大差距。必须从“硬”、“软”环境入手提升竞争力 ,而“软”环境又是重中之重。提升竞争力又必须正确选择城市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7.
基于旅游经济网络视角的长江三角洲都市圈旅游地角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冬芳  陆林  虞虎 《经济地理》2012,32(4):149-154,135
运用重力模型结合社会网络方法,从旅游经济网络视角对长江三角洲都市圈旅游经济的整体网络、国内游网络、入境游网络进行分析,初步定位了各城市在旅游经济网络中的角色与功能,最后探讨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三角都市圈旅游经济的整体网络和国内游网络呈现南北较为均衡的空间格局,入境游旅游经济网络呈现北部紧密、南部疏松的格局。综合各城市在整体网络中的中心性得分及结构对等性分析,划分出5种类型的旅游地:上海是核心旅游地,具有旅游中枢、门户旅游地、中间旅游地的综合功能;苏州、杭州、无锡、南京、常州是次核心旅游地,是区域内部重要的集聚和扩散中心;湖州、镇江、扬州和宁波是重要旅游目的地,对低等级与高等级旅游地之间连接起到重要的承转作用;其他城市中心性指标得分较低,主要接收高等级城市旅游经济辐射,相互之间联系强度较低,为一般旅游目的地和边缘旅游目的地。旅游发展能力、经济发展水平、交通条件和城市发展等因子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各城市在旅游经济网络中的角色与功能。  相似文献   

18.
李竹  吴卫  王兆峰 《经济地理》2022,(5):223-232
文章基于2002—2017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利用回归模型分析总体和分区旅游产业依赖度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并判断其拐点,运用B-K中介效应探讨总体、分区和分等级旅游产业依赖度对经济增长率影响的传导机制。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长江经济带总体旅游产业依赖度与经济增长率呈稳健“N”型曲线关系,拐点分别为RD值6.24%和13.44%。(2)中、西部呈显著倒“U”型曲线关系,东部呈不显著倒“U”型曲线关系。(3)总体旅游产业依赖度通过物质资本投入、对外开放和政府干预对经济增长率产生促进作用,通过制造业发展、人力资本投入和技术创新产生抑制作用;东中西部传导因素影响强度具有差异。(4)较低和低旅游产业依赖度区通过“红利效应”传导机制促进经济增长;中等旅游产业依赖度区表现为传导机制转变特征;较高旅游产业依赖度区通过“挤出效应”传导机制抑制经济增长;高旅游产业依赖度区存在向“复兴作用”转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中国·哈尔滨松花江湿地旅游文化节”已成功举办了三届,成为继“冰雪节”之后哈尔滨又一张城市旅游名片。在扩大哈尔滨夏季影响力的同时,通过松花江旅游产品的开发,不仅壮大了哈尔滨的旅游产业,更为哈尔滨市经济转型和调整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结合微山县地域特色,分析了微山县发展湖滨旅游城市的现状及旅游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现代湖滨旅游城市的深度开发模式、实践对策及目标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