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少先 《新理财》2006,(9):38-41
亏损弥补公司以前年度的亏损,其弥补的资金渠道有法定盈余公积和当年实现的净利润。但并不是所有的公积金都可以用来弥补亏损。新《公司法》第169条规定:“公司的公积金用于弥补公司的亏损、扩大公司生产经营或者转为增加公司资本。但是,资本公积金不得用于弥补公司的亏损。”与原公司法相比,增加了资本公积金不得用于弥补公司亏损的禁止性规定,杜绝了公司操纵盈余管理的漏洞。  相似文献   

2.
《公司法》第一百六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公司的公积金用于弥补公司的亏损、扩大公司生产经营或者转为增加公司资本。《公司法》所称公积金包括资本公积和盈余公积两部分,盈余公积又分为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  相似文献   

3.
1998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对规范企业债务重组的会计核算起到了积极作用。准则中规定,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按重组债务的帐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之间差额,作为债务重组收益,计入当期损益。准则中提出的公允价值概念,由于我国尚不存在活跃规范的市场,难以取得真正的公允价值。于是一些上市公司与其大股东间,上市公司与其母公司、关联公司间进行债务重组,在公允价值上大做文章,上市公司以少量的资产通过债务重组,获得了了大量重组收益,以达到上市公司大量盈利,蒙骗股民的目的。为了规范证券市场经济秩序,纠正上市公司泡沫利润,财政部在2000年12月29日公布了《企业会计制度》在第三章,第一节的第七条对债务重组了重新规定:“以现金清偿债务的,支付的现金小于应付债务帐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资体公积”。“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应按应付债务的帐面价值结转。应付债务的帐面价值与用于抵偿债务的非现资产的帐面价值差额,做为资本公积,或作为损失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并在2001年1月9日,财会计[2001]11号文件中规定《企业会计制度》自2001年元月1日起,暂在股份有限公司范围内实施。这样就彻底打破了那些想通过债熏重组来粉饰盈利的上市公司的破了那些想通过债务重组来粉饰盈利的上市公司的美梦,此路不通另辟新径,今年初ST郑百文懂事长决定,拟动用三联豁免的14.5亿债权形成的资本公积弥补以前年度亏损,PT渝钛白公司也打算用债务重组收益的资本公积弥补以前年度累计亏损。是不是资本公积和盈余公积一样可以用来弥补企业的经营亏损呢?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为了遏制上市公司继续利用债务重组或关联交易操纵经营成果、粉饰财务会计报告,财政部在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一债务重组准则》(财会[2001]7)及颁布的《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等有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财会[2001]64号)中分别将上市公司的债务重组收益及关联交易中显失公允的交易价格部分确认为资本公积,这样上市公司想依靠债务重组及关联交易快速“扭亏为盈”产生巨额的报表利润,似乎不再可行。从而使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的质量大大提高。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一改革却使资本公积高度膨胀,改变了本来的性质。  相似文献   

5.
近两年来,为了遏制上市公司继续利用债务重组或关 联交易操纵经营成果、粉饰财务会计报告,财政部在修订 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准则》(财会[2001]7号)及 颁布的《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等有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财会[2001]64号)中分别将上市公司的债务重组收益及关 联交易中显失公允的交易价格部分确认为资本公积,这样 上市公司想依靠债务重组及关联交易快速“扭亏为盈”产 生巨额的报表利润,似乎不再可行。从而使上市公司的会 计信息的质量大大提高。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一改 革却使资本公积高度膨胀,改变了本来的性质。 一、…  相似文献   

6.
孔令荣  李正安 《理财》2003,(11):40-40
根据财会[2001]64号文《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等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上市公司与关联方之间的交易,对显失公允的交易价格部分,计入“资本公积——关联方差价”科目;出售资产、关联方承担债务和费用、委托及受托经营、收取资金占用费等业务中不符合标准的部分也要计入“资本公积——关联方差价”科目。当上市公司和合并范围内的公司出现这类交易时,上  相似文献   

7.
公司减资是指公司依法对公司资本通过一定的程序进行削减的法律行为.文章通过对公司减资及弥补亏损的比较公司法考察,并分析我国公司法对公司减资规定以及上市公司减资及其弥补亏损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从上市公司减资弥补亏损以及监管层力推现金分红的现实需要出发,建议进一步修订完善我国公司法对公司减资及其弥补亏损的制度性安排,在相关法律修订前,建议证券监管层放松对特定情形下上市公司减资弥补亏损的限制.  相似文献   

8.
纳税问与答     
股权投资按照权益法核算增加的资本公积是否缴纳印花税?编辑部:我公司是某上市子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对上市公司股权投资按照权益法核算。2001年子公司上市时,由于上市子公司净资产增加,按照发行股票后的持股比例,我公司调整了长期股权投资,增加了“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7000万元。2004年上市公司实施配股,我公司参与配股,由于配股价高于净资产价格,我公司调减了“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1000万元。上市公司在上市及配股时已经按照规定缴纳了印花税。当地地税局在进行纳税检查时,要求我公司就子公司上市时增加的7000万元“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缴纳印花税。我公司认为,上市公司在上市及配股时已经缴纳了印花税。“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属于准备类科目,如果今后上市公司再发生高于净资产价格的配股,我公司还将冲减“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冲减的资本公积却不能减少印花税缴纳数。同时,我公司资本公积科目增加是因为会计核算方法不同导致的,如果采用成本法核算,则不会产生资本公积的增减调整。请问,地税局的处理意见对吗?湖北宜昌市某公司《印花税暂行条例》及《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资金账簿印花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4]25号...  相似文献   

9.
依照《公司法》及其他相关规定,资本公积金的构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股份有限公司以超过股票票面金额的发行价格发行股份所得的溢价魏二是国务院财政部门规定列入资本公积金的其他收入。资本公积金的不同来源反映在会计科目上表现为“资本(或股本)溢价”、“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准备”、“接受现金捐赠”、“股权投资准备”、“拨款转入”、“外币资本折算差额”、“关联交易差价”、“其他资本公积”等明细科目。  相似文献   

10.
关联方交易的定价1.会计规范《关联方交易会计准则》没有提到关联方交易的定价。也许为了弥补这个缺陷,2001年12月21日财政部发布了《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等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以下简称“《关联方交易会计处理规定》”)。《关联方交易会计处理规定》明确指出:“上市公司与关联方之间的交易,如果没有确凿证据表明交易价格是公允的,应按本规定进行处理,对显失公允的交易价格部分,一律不得确认为当期利润,应当作为资本公积处理,在‘资本公积’科目下单独设置‘关联交易差价’明细科目进行核算,这部分差价不得用于转增资本或弥补亏损”…  相似文献   

11.
以债务转换为资本来清偿债务,是债务重组的一种方式。《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以下简称《准则》)规定。在债务转换为资本的过程中,债务人应当将债权人因放弃债权而享有股份面值的总额作为股本或实收资本;按应付债务的面值与股份面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的差额,作为资本公积;而债权人应当按照债权的账面价值加上相关税费,作为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相似文献   

12.
《公司法》明确规定,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提取利润的10%列入公司法定公积金,并提取利润的5%至10%列入公司法定公益金,公司在从税后利润中提取法定公积金后,经股东会决议,可以提取任意公积金,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公积金、法定公益金后所余利润,有限责任公司资比例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较分配,可以说,《公司法》对利润分配问题作了比较详细的规定,也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但笔者认为即使公司的利润分配完全按《公司法》进行,也还是有几个细节问题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3.
问题之一:计提法定盈余公积的基数是什么?根据财政部颁布的《企业财务通则》第三十二条第二款规定,缴纳所得税后的利润,除国家另有规定者外,按照下列顺序分配:1.被没收的财物损失,违反税法规定支付的滞纳金和罚款;2.弥补企业以前年度亏损;3.提取法定公积金;4.提取公益金;5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显然,税后利润分配的第2项内容──弥补企业以前年度亏损──指的是超过用所得税前利润抵补亏损期限,仍未补足的亏损。如何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工业企业财务制度》的规定是,法定盈余公积按税后利润扣除前两项(被没收的财物损失,违…  相似文献   

14.
新修订的《债务重组》准则规定:以非现金资产清偿某项债务的,债务人应按应付债务的账面价值结转,债务的账面价值与用以抵偿债务的现金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资本公积”或作为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债权人均按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指减去相关备抵项目的净额)作为受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入账价值,在债务重组时不确认损益。  相似文献   

15.
从新修订的会计准则看全面收益表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出现比较严重的利润操纵现象,一些亏损的上市公司往往藉债务重组、资产置换、关联交易等手段来扭亏为盈,引起市场价格大幅波动,以致发生大量不正常的交易。这种被称为“市场参与之间的数字游戏”与支撑资本市场成功的基本原则——真实、公允、充分披露和透明度等背道而驰。2000年1月,财政部修订了现行5项具体企业会计准则,其中对(《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均作了重大修改,  相似文献   

16.
与原会计准则相比,新会计准则下资本公积会计核算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新准则下,不仅资本公积核算内容与其对资本公积的解释相矛盾,而且也没有同时规定资本公积的用途,其他相关法规也没有同时修改资本公积用途,致使新准则下资本公积核算内容与其他法规规定内容不一致。为此,应修订新准则关于资本公积的含义,明确《公司法》关于可用于投资财产所有权的规定,修改《公司法》有关资本公积转增资本的规定,以夯实企业注册资本,减少企业的会计操纵行为。  相似文献   

17.
每到年米重组时,上市公司有关资产重组的公告就陡然增多。但是引人注意的是,原来颇为盛行的债务重组近来不再唱主角,取而代之的是资产置换、出售、收购等重组行为。其原因是财政部颁布的债务重组准则做了重大调整,遏制了企业通过债务重组调控利润的途径。与以往报表式重组相比,新会计准则将债务重组收益确认为资本公积金,  相似文献   

18.
债务重组收益的会计处理及对纳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新颁布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以下简称新准则)原准则在账务处理方面作了实质性修改,即债务人不再将偿付债务所付代价低于重组债务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损益,而直接确诊为资本公积。新准则对债务重组收益的这种会计处理,可以防止企业利用债务重组来粉饰业绩,避免关联方之间利用债务重组交易操纵利润,充分体现了会计核算的稳健性原则。但是,对债务人来说,无论采用哪种债务处理方式,只要偿付债务付出的代价低于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债务人就会因债务重组面最得一定的收益,而且这种收益是客观存在的。债务重组收益是由于债务人清偿债务付出的代价小于所清偿债务的账面价值而产生的,从本质上说,属于交换资产而产生的收益,按现行税法规定应计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计算并交纳企业所得税。但新准则将债务重组收直接全额确认为资本公积,不符合现行税法的有关规定,将导致国家税收的流失。  相似文献   

19.
沈潞嵘 《理财》2003,(1):26-27
根据《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等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的要求,上市公司与关联方之间显失公允的交易价格部分,一律不得确认为当期利润,而应计入“资本公积—关联交易差价”科目进行核算,并且这部分“资本公积”不得用于转增资本或弥补亏损,在企业清算之前应保留在账面上,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应当特殊处理。本文拟就此类关联方交易涉及的有关内部销售的合并会计报表编制问题做一探讨。一、当期内部购进商品形成存货的抵销处理在内部正常购销活动中,销售企业将集团内部销售作为收入确认并计算销售利润。而购…  相似文献   

20.
为规范债务重组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财政部1998年6月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从1999年1月1日起在全国所有企业施行。该准则要求将债务人清偿金额低于原债务价值的部分确认为当期损益。2001年修订后的准则规定,实际清偿金额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部分计人资本公积。2006年财政部对该准则再次进行了修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