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欧阳志刚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4,(9):138-149
针对经济变量的长期均衡和短期调节关系可能同时存在非线性的事实,本文扩展现有阈值协整模型,提出了协整向量、调节参数都为非线性的阈值协整模型,并着重探讨了该模型的检验方法。研究表明,在协整关系的检验中,Wald统计量有较好的有限样本性质。在协整关系的非线性检验中,LMW和LMG统计量的水平扭曲和检验势都较好。在调节参数的非线性检验中,当调节参数具有显著的非线性时,LMH统计量表现出较好的有限样本性质。 相似文献
2.
3.
欧阳志刚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26(1)
Kapetanios等(2006)假定阈值协整向量已知,在误差校正模型中使用指数函数刻画非线性调节效应,并使用F懈统计量检验非线性阈值协整.本文基于Kapetanios等(2006)的模型设定,将阈值协整向量由已知扩展为未知,并借鉴Hansen和Seo(2002)的方法估计阈值协整向量和构造F*NEC统计量检验非线性阈值协整.仿真试验表明:本文方法估计的阈值协整向量具有近似无偏、对称的分布和相对较高的精度,并且其随样本容量的变化特征符合一致性.进一步,在有限样本下,F*NEC 与FNEC的水平扭曲没有显著差异,但F*NEC的检验势高于FNEC. 相似文献
4.
欧阳志刚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29(3):128-139
非线性阈值协整是线性协整的后续发展。本文使用两机制TR模型对Westerlund和Edgerton(2005)的面板数据协整向量结构突变模型进行扩展,提出截距项具有阈值效应、截距项和斜率系数都具有阈值效应的面板数据非线性阈值协整模型。在此基础上,本文进而分别构造Zc、Ztc、Zr、Ztr统计量检验阈值协整,并对上述统计量的极限分布进行了数学推导,发现它们都收敛于随机泛函。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有限样本下上述检验统计量具有较小的水平扭曲和较高的检验势。 相似文献
5.
6.
自菲利普斯曲线提出以后,西方各经济学派均对菲利普斯曲线进行修正,并提出各学派所认为的菲利普斯曲线形状,总结了八个关于菲利普斯曲线的不同论述,并作简要的概述. 相似文献
7.
研究非市场因素与金融脱媒的关系对于完善金融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投资者情绪指数这一非市场因素指标,在不同的经济周期背景下建立非线性阈值协整模型,利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和完全修正的最小二乘法对参数进行估计,定量分析了投资者情绪与金融脱媒之间的长期动态均衡关系。研究表明:在不同的经济周期中,金融脱媒程度不同,但整体呈深化趋势;投资者情绪对金融脱媒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投资者情绪与金融脱媒存在长期动态均衡关系,且该均衡关系受经济周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黄瑶瑶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21,(5):155-156
文章借用菲利普斯曲线理论,构造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线性回归模型,以我国2010年以来近10年的数据为样本分析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初步分析并尝试提出有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胀和失业这两大宏观指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十分巨大,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发展中大国,经济稳定、健康、快速发展无疑是经济决策者的理想目标。菲利普斯曲线是描述通胀与失业之间变动关系的强有力工具,那么菲利普斯曲线在我国是否存在呢?如果存在,又会以什么形式表现?本文通过收集分析相关数据,采用对失业率求对数的形式,模拟了其与通胀率之间的关系模型,得出了拟合良好的计量模型,简单描述了菲利普斯曲线在我国经济运行当中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0.
菲利普斯曲线描述了物价水平与就业状况或者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本文运用1978——2010年间的相关数据实证了反映"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关系的菲利普斯曲线,对菲利普斯曲线的实证有利于我们清晰的了解宏观经济的运行,指明宏观经济政策的政策方向。 相似文献
11.
基于锁模的地区经济周期波动同步化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我国6个经济划分区1952~2004年的年度GDP数据,通过频域方法分析了我国地区经济周期波动的同步化趋势,并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反应、方差分解以及非线性检验等实证研究了形成这种趋势的原因,结果表明,地区经济波动之间具有非线性锁模(mode-lock)发生的必要条件,这意味着锁模这一内部机制是造成我国地区经济周期同步化现象的可能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粘滞价格模型以及对中国经济的数值模拟——对基本RBC模型的改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在基本RBC模型的框架下,引入粘滞性价格和内生货币机制,建立包含货币政策的动态周期模型,并且用这个模型模拟了中国经济。我们的研究发现,在规则货币政策下,本文的模型给出的经济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而且,模型能够模拟出比基本RBC模型更接近中国实际经济的周期特征。因此,本文给出的模型提供了一个能够较好地模拟中国实际经济政策运行的模型,通过它能够对现实经济政策有较好地解释。 相似文献
13.
货币政策地区效应——基于地区总供给曲线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盛荣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24(3):49-60
本文着重检验了我国区域经济中的基于产出缺口的地区短期总供给曲线的存在性,进而分析地区短期总供给曲线对货币政策地区效应的影响。文章首先对地区短期总供给曲线存在的可能性进行了理论解释,应用卡尔曼滤波方法估算了我国各地区的产出缺口,然后运用ARMA模型说明预期通货膨胀率形成机制,最后以通货膨胀率与其预期之差、外部需求冲击等作为解释变量对产出缺口进行回归,结果发现,我国东部地区的短期总供给曲线较中西部地区的短期总供给曲线更平坦,因而东部地区货币政策效应要强于中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14.
利用经济周期同步性对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涵义,采用经济周期距离衡量经济周期同步性程度,结合多维标度技术,分析了包含中国在内9个东亚经济体和多种经济体组合的经济周期距离及其阶段性变化。在此基础上,构建包括双边贸易强度、专业化差异、金融联系等变量的影响因素集合对经济周期距离加以解释。实证结果不仅对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以及中国在区域经济中的角色演化进行了评价与展望,还讨论了中国参与未来区域合作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5.
吕朝凤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4,(1):42-58
本文在Benhabib、Farmer(1994)、Farmar、Guo(1994,1995)的不确定性均衡模型框架上,构建了一个考虑了信念偏差所代表的不确定因素和政府支出冲击的太阳黑子RBC模型来解释宏观经济的周期波动;并利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我们发现,该模型能够解释80%以上的中国经济波动特征;可以合理预测各宏观经济变量与产出之间的协动关系,合理预测各变量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相关关系;对中国经济的解释力远远高于标准RBC模型,说明这一模型比较适合解释中国经济波动。另外,还发现信念冲击与政府支出冲击均是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冲击来源,分别可以解释约30%、60%的经济波动,表明二者均是中国经济波动不可忽略的重要影响因素。我们的发现从不确定均衡和财政政策变动角度对宏观经济波动(比如,消费、就业、投资)的一些现象提供了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关于经济周期与证券市场波动关联性研究结论的分歧源自仅注重样本区间内整体关联性的检验,忽视了分析经济增长不同阶段与证券市场波动的特定关联性。基于向量SWARCH模型,本文实证检验了我国GDP增长率与证券收益率间的关联性,结论表明,虽然“整体关联性”检验不支持经济周期与市场波动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的结论,但“状态相关系数”却显示两者间的关联性具有“区制转移”特征,并体现了对前者依赖的“门限效应”和“非对称效应”。 相似文献
17.
开放条件下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经验分析——基于目标实现与工具选择角度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HP滤波、LSTVAR方法估算我国产出缺口、通胀缺口及货币政策变量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以此研究我国货币政策在目标实现和工具选择等方面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控经历了急刹车、软着陆、防通缩和控温降速等阶段,政策调控缺乏预见性和提前量,政策工具的使用和力度把握不准确,政策有效性不容乐观;开放条件下,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混合使用使得政府很难掌握调控力度和节奏,政府以利率作为主要调控手段的做法不明智,应主要借助信贷、货币量调控。随着经验的积累,政策工具选择的侧重点越来越突出,微调特征日益明显,调控效率总体上有显著提升。最后,本文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