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辰 《中外管理》2004,(9):93-94
天堂与地狱的差别,其实往往就在于我们自身如何去看,如何去解读。挫折是我们必然要遭遇的,因而我们必须学会如何聪明地云面对,本期。就主我们与大家一起来面对这一挑战吧!  相似文献   

2.
我们最重要的不是如何去保护自己的领域,不让大公司插手,而是如何保护我们的客户,只要客户对我们的产品有充分的信任,我们就能不断地发展,就算惠普、IBM都在做一样的产品  相似文献   

3.
孔祥棣 《监督与选择》2004,(9):C008-C008
中国成为世贸组织的正式成员,就监测市场而言,我们如何面对由此带来的各种机遇和挑战,如何在市场竞争中求得发展和壮大,尤其地处西部边远地区的青海质检机构如何面对国际和内陆发达省份监测机构的介入,是我们亟待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袁洪庚 《经营者》2012,(14):166-167
工作与生活是人生两大主题,工作是如何发展的,我们今天是如何工作的?为什么我们要工作?工作给我们带来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5.
截至目前,我们中国有7000多万共产党员,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党员,成为我们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今天,本人以“如何在新形势下做最好的党员”为课题与大家深入探讨一下。  相似文献   

6.
离职     
《中国企业家》2005,(21):22-22
联想就像是乌龟,我们能在泥泞中,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最有效的竞争,超过那些兔子,我们是一家国际性企业,但是仍然需要像乌龟一样学习如何生存,如何在本国和全球都获胜。  相似文献   

7.
读《红楼梦》不仅能使我们认识历史,而且有助于我们认识现实。身处经济社会,更可在《红楼梦》那让人难以理清的人物关系中去品味该如何为人处世,如何经营自己的营销网络。  相似文献   

8.
一个人的思想虽然无形,却能决定有形的东西——命运。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提出的心智模式,就能对人的行为起决定性作用。心智模式即深植于人的内心对周边世界如何运作的看法,不仅决定着我们如何认识世界,并影响我们如何采取行动。哈佛大学的阿吉瑞斯,  相似文献   

9.
秦德君 《秘书工作》2010,(11):54-56
前面我们已从领导者公共形象艺术的视角,分别谈了如何“确立领导者形象基调”和“提炼领导者形象符号”的问题,这里我们进一步探讨如何把握领导者的形象方位。  相似文献   

10.
美容护肤品,是我们每天必然亲密接触的对象。然而对于当前市面上安全不过关或化学成分超标的有“毒”产品,消费者又当如何买得放心,用得安心?现在,让专家教我们该如何鉴别这些身边的化妆品。  相似文献   

11.
我们曾经那么热望的洋货怎么突然间靠不住了?一场场并不是很复杂的产品纠纷,如何演绎成非理性的闹剧?踏上艰难索赔路,我们的消费者该如何保持理性?面对“入世”后越来越多的跨国纠纷,我们的法律又该如何应对?这些问题无法回避。  相似文献   

12.
建立社保制度“长效机制”是社保制度的一项重要工作。20多年来,国外社保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正是为了探索其可持续性,为了寻找其长效机制的实现途径。其中,有些国家积累了许多经验,当然也有惨痛教训,那么,我们应该从那些方面应该吸取它们的经验教训,如何将国外的一些教训划为我们的前车之鉴,如何将国外的经验拿来为我所用?哪些适合我们和哪些需要进行改造?如何将之吸纳到我们“十一五”的规划之中甚至吸取到我们社保制度的长期建设之中?  相似文献   

13.
严明珊 《活力》2006,(6):170-170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竞争基本上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科教兴国”作为我们的基本国策,我们的教育必须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传统的教育已不适合现行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的教育需要改革,我们的课程需要改革。面对新一轮的数学改革的浪潮,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教师应如何面对新课程改革,如何很快地适应新的教育方式,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邀请金博士告诉我们,如何基于人性,来解读这个越来越令人疯狂和困惑的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15.
《乡镇企业导报》2009,(12):16-16
未来经济回暖企稳的情况如何,就看我们的产能消化能力如何,过程要多长  相似文献   

16.
我们习于依赖自己心中认知的现况,甚于自己的观察。我们的心智模式不仅决定我们如何认知周遭世界,并影响我们如何采取行动。虽然人们的行为未必总是与他们所拥护的理论(他们所说的)一致,但他们的行为必定与其所使用的理论(他们的心智模式)一致。  相似文献   

17.
全球经济危机的全球观:一个全球性巨大结构失衡的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齐平 《中外管理》2008,(11):16-16
当我们遥望大洋彼岸争论是隔岸观火,还是赤膊相救时,殊不知这场灾难的根源也有我们的份儿。我们更应该思考:该如何自我完善,成为一个强大而平衡的经济体。  相似文献   

18.
言论自由是我们人最重要的价值之一,所以有“不自由、毋宁死”的说法。但是任何自由都有其界限,越过界限就会损害到别人的利益。那么言论自由的界限在哪里,我们该如何行使并如何遵守法律规定,这就是本文要关注的。  相似文献   

19.
杨树岭 《活力》2013,(23):59-59
人终究是自然的一个部分,这就注定了我们不可能选择自己出生的年代,也不可能离开现实而去生活。虽然桥归桥,路归路,但它们最终还是要连接到一起。同样,作为自然产物的生命,也逃离不了自然的阴晴圆缺,而这反映到我们的岁月中,便产生了感情的上下起伏,人们称之为情感规律。而每一次上下起伏,带给我们的都是带着痛与伤的心理冲突。既然无法选择与逃离,那又当如何去把握情感规律,如何应对心理冲突,如何走过生命中的弯弯绕绕呢?  相似文献   

20.
《论语》,博大精深的思想,穿越时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如何做好审计人,如何面对被审计人,如何做好审计事,如何与领导和谐沟通,《论语》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审计人:眼睛看清楚,心中想明白,嘴巴说到点子上,行动做得恰到好处,审计工作则无往而不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