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资源型城市形成与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为背景,构建一个资源开发利用多重价值生命周期理论的分析框架,作为资源型城市产业竞争优势培育的理论基础。对资源禀赋状况、资源开发特点、产业发展特点及约束进行论述,分析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与竞争优势培育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2.
市场竞争的本质在于比竞争对手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基于资源和能力的竞争力理论指出了持续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拥有的独特资源和能力。但是,独特的资源和能力是否一定能产生竞争优势?显然是另一个问题。顾客价值理论从顾客视角揭示了企业问竞争以及竞争优势的本质,为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以及谋求竞争优势指明了方向和战略路径。顾客价值的动态性也指明了持续竞争优势的基本来源。  相似文献   

3.
文章构建了一个资源开发利用多重价值生命周期分析框架,为破解资源枯竭、产业凋敝、城市衰退的困境,提供了一种理论模型。资源的每一方面价值的开发利用都有其生命周期,但对某一方面价值的开发利用的结束,并不表明资源各方面开发利用价值的终结,可以从多种资源和多种开发利用价值生命周期的差异性、非同步性中寻求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因而,"资源枯竭"也具有相对性。依托某种资源而兴起的资源产业和资源城市不是注定要走向"凋敝"和"衰退"的。我国资源型城市必须充分利用自然开发利用的多重价值及资源价值生命周期差异,促进资源型城市产业竞争新优势的培育。  相似文献   

4.
基于顾客价值的动态竞争优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战略管理的缺陷是过于关注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行业选择的正确性或稀缺资源的积聚性上,而忽视了竞争优势的真正本源一顾客价值.顾客价值是顾客基于所得与所失的感知,是对产品效用所做的总体评价.它不仅具有一般资源或核心资源所具有的资源性特征,而且能将外部环境与企业的资源、能力有效地统合起来,形成基于可持续发展和竞争的动态竞争优势.本文在全面回顾与评介顾客价值研究的基础上,重点深入地分析顾客价值形成动态竞争优势的转换机理,并在最后提出构建基于顾客价值的动态竞争优势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5.
张威 《现代财经》2006,26(8):52-55
现今,企业的战略焦点逐渐从传统的外部定位转移到内部审视的资源基础观点上。许多学者认为企业资源的特性与持续竞争优势的创造有着密切的关系。若整合各家观点,并以资源内在特性、外在市场特性、竞争导向特性和竞争结果特性四个层面构建分析企业资源特性的概念性模型,即可解释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从对企业竞争优势的资源观中可以看到,作为企业竞争优势来源的资源必须具有价值性、特质性和持久性三个特点。关系现象及关系资源作为中国文化下的一种特殊现象,普遍存在于社会的各个角落,企业也不例外。研究与分析关系活动的管理特质,有助于企业构建持续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7.
企业的冗余资源及其潜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内部冗余资源并不仅仅是企业的成本,它可能还是企业培育独特竞争优势的潜在来源。只有不断扩展对企业冗余资源的来源、性质和特征的认识,人们才能有效地管理组织内部的冗余资源并充分发挥其难以替代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分析企业发展战略时很多研究文献提出了资源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文章分析了企业对资源的培育和开发在建立持续性竞争优势上的战略意义,并且在考察江苏沙钢集团成长过程案例的基础上,探讨有效的开发、培育资源的方法,使资源不断升级,资源价值不断增值,从而确保企业处于竞争的有利地位。  相似文献   

9.
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新战略--体验营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亦梅 《经济前沿》2004,(2):113-115
20世纪90年代以来,顾客价值被视为继行业竞争力、资源能力、核心竞争力之后企业竞争优势的新来源如今,体验经济方兴未艾,企业面临的营销环境发生了大的变化.实施体验营销成为新形势下企业的必然选择体验营销可为顾客带来新的价值——体验价值,从而能为企业赢得顾客忠诚,成为企业构筑竞争优势的新的战略工具。  相似文献   

10.
资源作为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资本,需要管理者有效地获取、整合和利用资源,通过“巧”配资源,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基于资源编排理论,探讨由资源组配形成的创业机会识别模式,采用fsQCA3.0对组合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资源结构化与能力化相匹配产生杠杆化作用发挥资源优势,创造资源价值;对资源要素采取组合且突出核心的构型模式,可以从多个层面综合解释创业机会识别的模式特征,其中,冗余、网络与合法性资源为核心资源要素,资源拼凑作为能力利用作用于这些资源要素从而创造资源价值;存在3种识别创业机会的资源巧配机制,分别为制度响应型、意义建构型以及积淀开发型。  相似文献   

11.
李志红 《经济问题》2023,(11):25-32
企业数字化转型作为企业发展的新动力,能否提升企业价值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利用2015—2021年中国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运用资源基础观理论,研究了企业数字化转型与企业价值提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对提升企业价值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基于企业资源异质性视角的机制检验显示,企业绩效、行业竞争和企业性质对企业数字化转型与企业价值的调节作用显著不同。进一步分析得到,内部控制和运营效率是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价值影响的传导路径。  相似文献   

12.
组织资源的协同机制及其效应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产生竞争优势的资源特点的分析,本文认为,资源的“有价值、稀缺、不可完全模仿、不存在替代物”等特点并不能保证产生持续的竞争优势,进而提出组织协同能力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之一,建立了组织资源的协同机制,并且分析了基于资源的组织协同的类型、特点和效用。  相似文献   

13.
数字平台生态系统在价值生成过程中呈现出独特的价值逻辑。随着企业核心竞争优势向平台生态竞争优势转变,从数字化创新时代价值来源转向出发,明确价值生成的新逻辑范式,系统梳理价值界面延拓,并据此论证价值配置空间演变,分析数字平台生态系统连接经济带来的价值发现。基于数字平台生态系统价值取向,阐释启动阶段用户价值共创、扩张阶段天棚战略扩容、维护阶段价值隔离机制,进而揭示平台生态系统价值生成规律。研究结论为审视数字创新背景下的价值创造规律及数字平台生态系统行动与治理提供了新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项目知识资源是项目建设的基础,是维持组织竞争优势的源泉。本文讨论了项目知识资源的主要特性,包括价值创造性、资源战略性、整合可能性、发展动态性等;为揭示项目知识资源的产生及储备的形成,深入分析项目知识资源的流程,从总体上剖析了项目知识的活动机制。在此基础上发现:项目知识资源是由团队成员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获得的;正因为其源于项目的这种特殊性,使得其有可能用于相似的项目,帮助组织获得潜在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5.
基于资源的企业竞争优势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帅 《生产力研究》2006,13(11):276-278
文章基于资源学派对企业竞争优势的理论研究工作,评述了基于资源的企业竞争优势理论观点。首先,以资源观的发展为线索,综合归纳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资源学派对企业竞争优势研究的主要观点;其次,以Barney和Peteraf的相关研究为代表,阐述了基于资源的企业竞争优势理论分析框架;最后,在指出资源观相关理论拓展的基础上,评述了能力观、知识观及动态能力观对基于资源的企业竞争优势理论研究的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企业家能力与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静鹏 《经济管理》2002,(12):25-29
本文从资源基础理论的角度出发,讨论了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原因,针对当前复杂快变的竞争环境,提出企业要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必须不断获得异质性资源,探讨了资源生成的过程,企业家能力在企业资源生成中的作用,从而提出企业家能力是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最终来源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李奕 《经济研究导刊》2013,(27):206-209
战略管理领域中竞争战略与资源和能力理论是两种典型的理论代表。而价值创新理论则是上个世纪末提出广为探讨又备受争议的一种新的战略理论。三者之间不是非此即彼,完全对立的关系,而是有着企业实践领域的高度结合点。通过对三种战略管理流派的逻辑思想的对比分析,探寻三者关系矛盾的对立统一,指出今天的市场环境当中,顾客需求是主导,因此价值创新战略逻辑应该是主导之战略逻辑,同时在价值创新战略之实现过程,应该结合竞争战略和资源与能力理论之逻辑观点,重视战略与执行的结合,构建一种基于价值创新战略逻辑的动态竞争能力,打开战略实现的黑箱,从过程入手进行动态的管理和控制。  相似文献   

18.
基于动态能力观的企业战略转换模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环境变化的加剧,静态的资源价值判断标准已不能适应企业动态竞争的需要。资源的独占性和不可替代性已不再总能保证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基于能力观点的基本出发点是企业战略应通过能力优势来适应环境变化。虽然这种战略有助于企业重视挖掘自身潜能,并通过创新提高自身能力,但往往忽视资源配置的效率,缺少将这些能力与外部环境相连接的桥梁。所以,单纯从基于资源的思路或基于能力的思路来考虑战略转换问题是行不通的,而动态能力观正是一种将基于资源和能力整合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港口区位价值理论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港口作为现代交通综合运输链的重要节点,正在成为开放带动型区域经济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之一。港口的发展客观上受到发展与运营环境、需求环境、生产要素环境、支持环境、机会与政府六大要素的影响。充分考虑到港口区位、资源与能力及要素环境的改善,初步探讨了港口区位价值的内涵、影响因子体系、港口能力与竞争优势、港口区位价值金字塔模型等基本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20.
文章首先明确了企业资源的含义和类别,并对企业竞争优势产生作用和影响的企业资源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然后从经济学的角度阐述了竞争优势的来源,以及企业资源、企业创新与竞争优势的关系,最后提出,企业只有在自身资源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才能赢得持续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