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5 毫秒
1.
辛鑫 《商》2014,(10):166-166
近年来,公众越来越多通过媒体的报道关注司法案件。不可否认,在某些案件中,媒体关注司法案件充分发挥了舆论监督的积极效能,有助于司法环节的公开、透明;但与此同时,也对司法案件的审理造成了不小的舆论压力,使得审判结果不得不屈从于“民意”,在法律规定的区间边缘寻求对“民意”的适应。但在另一些案件中,媒体的监督却发挥了消极作用,以“情理”代替“法理”,用“民意”干扰审判,是我国“媒体审判”现象的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水平与TRIPS协议之间的差距,发现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之间缺乏协作,知识产权审判机制存在诸多问题,对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打击力度不够等方面。我国应协调执法和司法,即在行政机关和刑事司法机关之间建立信息互通制度;建立科学的知识产权案件审判机制,建立"三审合一"的审判模式;应深入考虑侵权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对具体法律作出相应的调整,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制裁力度,从而及时弥补和完善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李桂武 《商场现代化》2012,(20):316-317
法官是依法行使国家审判权的审判人员,司法审判是其工作的中心,其角色来自法律规定。然而现实生活中的法官却因为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实际上扮演者政治人、社会人和文化人的角色,法官应如何坚守自己法律人的角色,成为整个法学界共同探讨的主题。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时代,新的信息技术所引发的变革就是全社会对司法审判更加关注,司法审判将面对更多的监督和制约,也必将对司法审判的公正性与独立性产生巨大的影响。网络舆论形成方式较传统媒体和其他网络媒体更为丰富多样,但是这种新媒体模式引发很多负面问题。新媒体舆论作为网络舆论的一种新兴方式对司法审判起着舆论监督的作用。新媒体时代下在肯定网络"微动力"的同时,也不能不提及一些失范甚至违法的现象。那么,如何保持网络舆论对司法审判的积极影响,同时消解消极影响,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通过对热点事件"于欢案"中网络舆论的分析,探讨研究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下,网络舆论对司法审判的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张俊英 《商业科技》2008,(31):262-263
商业贿赂已成为贿赂腐败乃至贿赂犯罪中越来越突出的部分,也是理论上争议极大而共识较少的领域。我国目前应对商业贿赂犯罪的相关法律规定主要集中于刑法,但是对商业贿赂的刑法规制却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同时单单依靠刑法规制亦显片面,需要探讨在现行刑法规定基础上,逐步构建配套的反商业贿赂行政执法、司法等制度。  相似文献   

6.
商业贿赂已成为贿赂腐败乃至贿赂犯罪中越来越突出的部分,也是理论上争议极大而共识较少的领域。我国目前应对商业贿赂犯罪的相关法律规定主要集中于刑法,但是对商业贿赂的刑法规制却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同时单单依靠刑法规制亦显片面,需要探讨在现行刑法规定基础上,逐步构建配套的反商业贿赂行政执法、司法等制度。  相似文献   

7.
何跃 《商》2014,(37):247-247
我国的案例指导制度经过了多年的实践和发展,在审判实践中对促进法律统一适用发挥了积极作用。案例指导制度的运行中仍面临一些基础性问题,如案例指导制度的发布主体和效力等问题,笔者基于最高院相关规定,结合我国的司法实践,试对这些基础性问题进行探析并提出完善方案,以期案例指导制度能充分发挥作用,实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8.
隋佳 《商》2012,(23):144-144
我国目前有关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法律规定过于概括,各级法院在审判中对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无法形成统一的适用标准。实践中存在着原告随意要求赔偿数额,法官任意裁量,判决不够合理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司法权威。  相似文献   

9.
唐玮 《商》2013,(17):251-251
宪法司法化,简单的说就是让宪法司法适用,而宪法的司法化的中心思想是宪法能够像其它的普通的法律一样能够普遍的适用,让宪法也能够与其他的普通法律一样进入到司法的程序中,在法院的审判案件中以及法院的法律法规当中有所提及,能够将宪法作为法律案件中的法律依据,可以根据宪法的相关规定来解决法律案件中的相关问题。法院适用法律中,必须能够解释法律,解释法律的前提是合宪解释,目前,解决我国宪法在司法中适用的最好方式是合宪解释,也是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0.
在司法过程中,基层法院主审法官扮演着法律问题解决者的角色,其在各个审判组织之间陈述观点和意见,谋求法律问题的解决。解决法律问题,做出司法裁判,其正当性和可接受性,不仅取决于法律本身的正当性,也取决于法律适用的程序正当性。合议、汇报、讨论、请示作为基层法官处理案件的通常程序,其不仅消解了基层法官对于法律的独断理解与解释,司法过程中正当程序的遵循,也构造了基层法官通过议论解决法律问题的整合解释模式。  相似文献   

11.
法院职权配置系指法院的权限、级别、业务机构按照宪法与法律的规定设立,并依法律规定行使、运作的统称。法院职权配置包括外部职权如何设定及内部职权如何运作两方面的内容。优化法院职权配置就是如何按照宪法与法律的规定,科学、合理、规范、有效地配置法院权限、级别,设立符合审判规律与特点的业务庭和专业化合议庭,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选用法官,以达到提高法官专业水平,促进司法公正及司法权威提高之目的。当前,司法权威不足,司法公信力低下,法院及法官的形象不佳已成为当今社会一种不争的事实。就如何改革法院职权配置问题提出一些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陈雷  李拥军 《商业时代》2012,(2):108-109
司法具有审判、控权、补法、护宪等功能。审判功能表现为法院对社会纠纷的裁决,控权功能表现为法院对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补法功能表现为法院对法律的创制与解释,护宪功能表现为法院对违宪审查权的行使。从国际的视角重新审视司法应具有的功能,对推动我国司法体制改革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法院职权配置系指法院的权限、级别、业务机构按照宪法与法律的规定设立,并依法律规定行使、运作的统称。法院职权配置包括外部职权如何设定及内部职权如何运作两方面的内容。优化法院职权配置就是如何按照宪法与法律的规定,科学、合理、规范、有效地配置法院权限、级别,设立符合审判规律与特点的业务庭和专业化合议庭,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选用法官,以达到提高法官专业水平,促进司法公正及司法权威提高之目的。当前,司法权威不足,司法公信力低下,法院及法官的形象不佳已成为当今社会一种不争的事实。就如何改革法院职权配置问题提出一些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刘洋 《商》2013,(24):256-256
随着社会的发展,行政机关裁量权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而对其进行司法审查是必要的,这有利于维护法律的权威和保障法治的进程。是对其进行控制最重要的一环。而标准问题的明确也就更有利于进行控制,但我国的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司法审查标准十分单一,落后于社会的需要,所以我们应切合实际的归纳、整理、完善这些标准。文章从三方面阐述,第一部分通过对法条的解读,认为我国对裁量权的审查范围较窄,标准单一。第二部分,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归纳了一些在我国法院审判中作为审判理由存在的但是十分凌乱的、还未形成规范的审查标准。第三部分根据这些标准和原则进行分析和思考,参考资料,从司法解释权、司法变更权以及对于司法审查标准的确立提出了自己思路和见解。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几十年的司法实践中,审判委员会对提高办案质量、避免冤假错案等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以公正和效率为主题的司法改革不断深入,现代司法理念的逐步建立,现行的审判委员会制度暴露出许多弊端,阻碍了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的进一步改革。文章针对我国审判委员会运行机制与现代司法理念的冲突,就规范审判委员会职责和管理工作、优化其组成结构、完善其讨论案件的范围和程序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相似文献   

16.
廖建炎 《商》2014,(41):219-219
当今社会,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都越来越重视对宪法基本权利的尊重与保护。西方国家经过长期的宪政实践,主要形成了两种救济模式即:美国的普通法院诉讼模式与德国的宪法法院诉讼模式。而我国的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公民的宪法诉讼权,使得公民的宪法基本权利受到侵害时,在穷尽其他救济渠道后,仍有可能得不到保护。近年来,违宪事件的不断发生也表明了我国关于公民宪法基本权利救济权的规定存在不足之处,其司法救济制度有待完善。本论文在对国内外救济方式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对完善我国宪法基本权利的司法救济制度提出一些初步的构想。  相似文献   

17.
《商》2015,(18)
伴随着我国经济迅速的发展,人们的社会生活也越来越复杂多变,当遇到纠纷诉诸法院的时候,法官可能就会遇到一些疑难案件,用现有法律不能很好地解决。在此情形下法官应该充分利用审判过程的实质推理思维来进行综合价值判断,去完成司法审判活动。鉴于此,本文通过对法律实质推理的概述、优势以及在司法活动中适用的限度来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18.
在司法实践中,舆论力量可以对司法审判进行有效监督,但是,有时在媒体和网络片面或模糊的报道下,社会舆论很容易偏激地倒向司法审判中的某一方,舆论的压力甚至它的反客为主或多或少的会影响司法独立判案,这会对司法实践的公平正义和法律的公信力产生不良影响。我国应从司法、媒体以及相互关系三个层面入手,既要保障落实舆论监督的理智,司法又要认真听取各媒体正确的意见,而不要屈从与舆论监督,实行真正的司法独立,规避“舆论审判”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阮奕茜  胡昀 《商》2014,(39):214-214
对于死亡赔偿金制度我国法律在相关规定上没有统一规定。以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对于相似案情因法院不同,而出现不同的判决和现象。本文通过讨论在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受害人的死亡赔偿在我国立法以及司法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以达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来避免出现“同命不同价”的现象,维护法律的严肃性与统一性,提高法律在公民心目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我国入世以来知识产权的司法实践,就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调整与WTO知识产权规则的融合问题作了深入的分析;并指出在回顾过去与总结成绩的同时,人民法院工作面临着更加紧迫的形势,知识产权审判任务将越来越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