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两个务必"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精神动力。在新的实践中牢记和做到"两个务必",不断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始终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保持党的政治本色,我们党就会增添巨大活力和强大战斗力,就有了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就一定能够在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上迈出新步伐,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取得新成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上开创新局面。  相似文献   

2.
我党始终坚持、继承、发扬的"两个务必"思想对于加强执政党建设、巩固执政党地位意义重大,各级党政官员通过定期的党史教育、国情教育、创建有利于人民监督的机制等以实现积极践行"两个务必"的目的,从而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完善和巩固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3.
4.
如何加强公安队伍的革命化和正规化建设,重温55年前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关于“两个务必”的教导,不禁产生一种穿越历史时空的强烈共鸣。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仍然需要坚持“两个务必”。只有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公安机关才能真正担负起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维护  相似文献   

5.
龙门县隶属广东省惠州市,离广州不过200公里左右,但经济相对落后。怎样发展山区的经济,使山区人民尽快过上全面富裕的小康生活?本文从牢记和实践“两个务必”出发,谈了龙门县山区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7.
8.
“两个务必”思想是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掌握全国政权的执政党时,在借鉴历史教训和吸取革命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两个务必”思想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持党长期执政有重要作用.当今党在面临着许多新的困难和挑战的环境下,更需要继续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坚持“两个务必”对加强党的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 "两个务必".他指出:"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  相似文献   

10.
在新世纪新阶段,需要大力倡扬“两个务必”的施政理念。“两个务必”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财富,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要求。坚持“两个务必”要与时俱进,辩证地处理好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与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的关系:辩证地处理好艰苦奋斗与消灭贫穷,敢于致富的关系;辩证地处理好艰苦奋斗与前瞻未来,高起点发展的关系;辩证地处理好艰苦奋斗与不改初衷、执政为民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 ,毛泽东及时提出了“两个务必”的伟大号召 ,这既是对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经验总结 ,也是革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为实现自己的最高纲领必须坚持的原则。进入新世纪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新一代领导集体 ,再次号召全党牢记“两个务必” ,对推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的宏伟目标 ,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三个务必”规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四重特殊性身份。一是信仰身份,中国共产党人在“三个务必”中坚定、践行和维护信仰,将马克思主义信仰转化为改变世界的真理力量;二是政治身份,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强化政治身份意识、增强政治身份认同,在“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中保持政治清醒、彰显政治本色、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在“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中强化政治担当,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三是革命身份,“三个务必”要求中国共产党人永葆革命底色,具备革命者的精神意志和气魄本领;四是制度身份,“三个务必”从认识论维度上升到制度实践论维度,通过建立健全制度体系以制度身份制约个体身份。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两个务必"的重要论断,在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也要坚持这一优良传统,弘扬治党治国之道.  相似文献   

14.
坚持“两个务必”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接受重大考验的需要,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是实践党的根本宗旨的需要,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需要。要切实做到“两个务必”,就必须不断进行学习和实践,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从广大党员干部做起,力戒浮躁之风,永葆党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5.
"两个务必"是毛泽东关于执政党建设思想的重要内容.胡锦涛同志重温了"两个务必",又一次给全党敲响了警钟,它对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对待已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困难;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防骄戒奢,保证党的先进性,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新时期我们应采取果断措施,使党员干部始终坚持"两个务必",保证党的事业兴旺发达.  相似文献   

16.
17.
基于长时段与大历史观视角,“三个务必”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的经验总结,是纲要课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关注点,与纲要课有着高度的契合性,融入的必要性极强。“三个务必”是党的二十大精神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素材,“三个务必”融入纲要课的价值高,有助于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有助于深化纲要课程体系建设。“三个务必”融入纲要课的可行性,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联动操作上,教师在课堂上要运用多元教学手段,适时融入以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教师在课堂外要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及时融入以入脑入心入行。  相似文献   

18.
“三个务必”是对我们党百年来历史经验、优良传统、精神品格等的高度凝练,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是党牢牢把握时代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的历史自觉,体现了我们党强烈的使命担当、忧患意识和斗争精神,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精神状态、奋斗姿态,构成了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统一整体,有着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三个务必”是实践基础上重要的理论创新,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认识论的实践观、辩证法的矛盾论是其深厚的哲学基础。“三个务必”不仅是对党员干部的政治动员和伟大号召,更是走好新时代“赶考”路的行动指南,对于把中国式现代化推向前进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规划是一个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龙头,具有重要的调控职能和导向作用。新世纪新时期,南京正处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速建设“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特色区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阶段,把握头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两个率先”,做到科学发展、统筹发展.必须切实强化并真正发挥规划的职能和作用,以科学规划引领南京的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怎样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一个关键性问题,“两个结合”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方法论。准确厘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之间的关系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理论基础。“第二个结合”是一次思想解放,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立足“中国特色”的道路根基,“中国实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性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根基,“两个结合”使二者成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独特根基。只有立足“两个结合”,依托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才能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