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银行如何开展灾难恢复应急演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灾备工程建设,以确保企业的业务连续性运作。对信息系统高度依赖的银行业更是如此,国内的许多银行相继已完成了灾备工程建设。为了保证银行能够在灾难发生时有条不紊地实施灾难恢复,保证业务的连续性运行,就必须加强灾难备份与恢复的培训,其中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进行灾难恢复应急演练。[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灾难备份是指利用技术、管理手段以及相关资源确保既定的关键数据、关键信息系统和关键业务在灾难发生后,在确定的时间内可以恢复和继续运营的过程。灾难备份系统的实施比较复杂且投入较大。因此作为中小城市商业银行在实施灾难备份时,应从实际需求出发,明确目标、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首先确保核心关键业务的灾难恢复。本文通过对灾难等级的描述、相应的备份手段、关键备份技术,以及城市商业银行的灾难备份需求、灾难备份中心建设方式和实施步骤等几个方面来对建设适合城市商业银行的灾难备份系统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灾难备份是指利用技术、管理手段以及相关资源确保既定的机构关键数据、关键数据处理系统和关键业务在灾难发生后可以恢复的过程。灾难备份系统的建设,将对业务的连续、数据的完整、系统的不问断运行提供强有力的保证。为防止因自然灾害、恐怖袭击或重大技术故障等不可抗力的影响而导致重要应用系统长时间中断或瘫痪的情况发生,许多机构纷纷建设灾难备份系统,  相似文献   

4.
建设灾难恢复中心是保证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业务连续的关键环节。内蒙古自治区农信社采用多方共建灾难恢复中心的模式,提高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业务信息系统的抗毁性与灾难恢复能力,保障业务连续性,且用途多、投资少。  相似文献   

5.
《中国金融电脑》2007,(3):94-95
日前,IBM公司在中国推出“业务连续与灾难恢复”服务产品线。为客户提供端到端的业务连续与灾难恢复服务,以帮助客户提高灾难恢复和数据安全保障的能力,规避业务风险,确保核心业务的持续运营。该产品线隶属于IBM基础设施管理服务产品群,包括业务连续管理服务、法规遵从服务、高可用服务、数据连续性服务、灾难恢复服务、危机管理服务六类服务,每类服务都包含多种标准的服务产品,致力于通过分析评估、设计实施和维护管理组成的一个循环往复的闭合系统。  相似文献   

6.
时下灾难备份是一个热门话题,所谓灾难备份是指利用技术、管理手段以及相关资源确保既定的机构关键数据、关键数据处理系统和关键业务在灾难发生后可以恢复的过程。通过灾难备份系统的建设,将对业务的连续、数据的完整、系统的不间断运行提供强有力的保证。许多单位为防止重要应用系统因自然灾害、恐怖袭击或重大技术故障等不可抗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银行数据大集中成为银行信息化建设的热点。但是,银行数据大集中同时也意味着风险的集中。数据大集中后,一旦数据中心遭到灾难打击停止服务,将引起银行业务停顿、营业额损失、客户流失,甚至会引起社会的动荡和法律纠纷。据专家解释,灾难备份是指利用技术和管理的手段,确保在灾难发生后,银行的关键数据、数据处理系统和业务可以恢复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保证在灾难发生后的指定时间内恢复既定范围的银行业务。  相似文献   

8.
《中国金融电脑》2004,(6):55-56
中国工商银行自从承担《银行计算机灾难恢复系统研究》项目后,以其雄厚的技术实力和有效的组织规划,在国内率先启动了数据集中工程和灾难恢复的建设,数据中心(北京)的灾难备份与恢复系统在国内采用国际最先进灾难备份与恢复技术,例如GDPS(跨区域并行系统耦合体)/XRC(异步远程数据复制)、通道延伸技术和并行耦合体技术,不仅实现数据中心(北京)所辖21个分行的业务数据、主机、网络、应用的备份和业务级的灾难恢复功能,还实现了两个数据中心互为备份。根据国际上SHARE78标准定义的异地恢复任务分类,达到五级的灾难备份恢复水平。一、项目…  相似文献   

9.
按照2005午4月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制定并颁布的《重要信息系统灾难恢复指南》,信息系统灾难恢复分为六个等级。对于大型商业银行而言,对灾难恢复工作实施等级管理有利于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保持关键业务功能的连续运行,也有利于明晰口常生产运行和灾难恢复工作的边界,保持生产运行体系和灾难恢复体系的有序衔接。  相似文献   

10.
银行业务系统的数据处理正逐步由分布式处理模式向集中式处理模式转变,这种集中式数据处理模式为银行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当银行越来越依赖于数据处理来办理业务,并由此来保证其同业竞争力的时候,数据处理的高可靠性和高可用性就尤为关键。一旦发生灾难,造成银行计算机系统长期停止,将直接导致巨大的资产损失,更为重要的是,银行将失去客户的信任以及银行赖以生存发展的市场。灾难恢复中心就是针对银行数据处理的完整性和业务连续性需求而建立的一个综合解决方案。一、灾难及其对银行的危害1.灾难灾难发生的原因很多,包括自然和人…  相似文献   

11.
中国建设银行是一家以中长期信贷业务为特色的国有商业银行,其业务往来遍及五大洲的近80个国家。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中国建设银行资金清算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成为保障该行核心业务顺利开展的关键所在。为了进一步增强总行资金清算系统抵御灾难的能力,使银行清算业务在发生计算机系统灾难后能够快速恢复,保证清算业务的连续性,建行总行决定建设资金清算系统的灾难备份系统。 经过对市场上各企业存储系统硬件产品的全  相似文献   

12.
唐黎 《中国金融电脑》2005,(8):76-77,87
BCP(Business Continuity Planning,业务持续性计划)是一套整体的科学管理计划和管理流程,目的是保证企业在风险发生时能够持续运作。BCP是在对企业进行业务冲击分析及风险分析并量化的基础上,制定出相应的应急及恢复计划、方法和流程,以减轻灾难对于企业的影响。它不仅仅恢复IT基础架构,而且包括关键业务运作、人员及其他重要资源等的恢复和持续。  相似文献   

13.
建立灾难恢复中心,对于银行系统的业务、数据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灾难恢复中心的系统配置并阐释了系统配置方案的几种数据备份方式。  相似文献   

14.
一、建立灾难恢复计划(DPR)的重要意义1.会计师事务所开展灾难恢复计划(DRP)业务的意义。灾难恢复或持续经营咨询业务就是采用事先设计好的意外事故应急计划,使电子数据处理过程中或其他的大灾难(如千年虫、大火、建筑物倒塌、洪水等)所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目前,在美国,许多公司都提供灾难恢复计划(Disasterrecoveryplanning)或持续经营计划方面的咨询服务。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继续生存下去,会计师事务所应增加咨询服务来扩大其业务,否则其市场就可能被其他会计师事务所或非会计师事务所…  相似文献   

15.
大部分大型金融公司都会转向他们的企业连续性计划(ECP,Enterprise Continuity Plan).ECP特指如何处理中断正常业务运营的突发事件,并描述灾难恢复的步骤.但是ECP的灾难恢复计划不能仅仅局限于如何恢复业务,它还必须有一套确保信息安全维护的步骤.  相似文献   

16.
2010年反复无常的市场环境和激增的经营压力,使得企业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当前企业的业务运营日益依赖于网络和IT技术,使得源于IT系统运行中断而导致关键业务中断的风险也随之而来。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注意力从灾难发生之后的业务恢复,转移到如何保持企业关键业务连续性上。  相似文献   

17.
2010年反复无常的市场环境和激增的经营压力,使得企业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当前企业的业务运营日益依赖于网络和IT技术,使得源于IT系统运行中断而导致关键业务中断的风险也随之而来.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注意力从灾难发生之后的业务恢复,转移到如何保持企业关键业务连续性上.  相似文献   

18.
对于金融行业来说,业务就如同不容熄灭的火种,需要一个保险箱来保障业务火种的熊熊燃烧,而容灾系统就如保险箱一般,保障业务的连续进行。灾难发生后恢复时间少一秒,就可以减少一定的经济损失。所以,容灾系统建设一直是金融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9.
银行总是被誉为灾难备份行业的“领头羊”。这不仅是由于20世纪90年代末,部分银行在实施数据大集中的同时,就已着手进行灾难备份中心的建设;更是因为2006年以来,银行业对灾难备份与业务连续性管理的认识进一步深入,灾难备份工作成为重中之重。 本栏目节选以下几篇文章,从灾难备份工作上升到业务连续性管理的高度;将灾难恢复中的等级划分.场地选择、业务策略,系统支持等环节作为出发点;谈及了具体技术在银行灾难备份建设中的应用并讲述了个别银行灾难备份系统的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20.
《中国金融电脑》2005,(7):93-93
日前,IBM全球服务部出席了在广东省地税局南海数据处理中心召开的“首届灾难恢复高层论坛”。此次论坛上,IBM深入阐述了其灾难备份的理念,展示了最新的灾难备份解决方案。IBM全球服务部指出,业务连续性计划的精髓必须是指导性的、明确的、易懂的、具有适应性的、经过测试与维护的。据IBM中国有限公司灾难备份解决方案经理赵庆介绍,IBM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灾难恢复服务商,拥有遍布全球76个国家的120个灾难备份中心。目前IBM在全球拥有超过1.5万份灾难备份合约,平均每年要进行超过4.5万次灾难恢复演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