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哲  王德建 《财政监督》2003,(11):37-38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上会计信息失真,造假盛行,诚信失缺、信用不足等问题相当普遍,严重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频频曝光的上市公司造假案件,以及美国的安然公司轰然倒塌,引起全球范围内的"诚信危机"。因此,会计业必须打假治乱,而研究和探讨会计诚信建设的问题,已是我们所面临的紧迫责任和义务。一、会计诚信的理念分析所谓"诚信":诚,即真心实意;信,即取信于人。在自然经济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层面上,诚信是道德文化的核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既是道德资源,又是经济资源,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基础。若不讲道德,信用遭破坏,就会导致市场经济秩序混乱。1.会计诚信关系到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行各业都离不开会计,这是因为在资本市场越来越发达的情  相似文献   

2.
李鑫 《会计师》2012,(20):8-9
<正>一、引言伴随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会计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近年来会计职业道德败坏、诚信缺失的问题日趋严重,主要表现在会计工作中主动或被动地违反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有意识地做假账,从而造成会计信息的失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产权理论和外部性理论,对公司治理和会计诚信问题进行审视,试图找到会计诚信的真正含义和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治理会计诚信缺失的六项措施:建立经理人市场、完善公司治理、引进其他信息系统、道德防范、法律约束和政府管制,为治理会计诚信缺失问题提供政策思路。  相似文献   

4.
诚信,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会计诚信是指会计行为的诚实守信,在现代会计中,坚持会计诚信是企业管理中不可获取缺的一部分,它也是企业得以长足发展的重要媒介。  相似文献   

5.
王睿桥 《云南金融》2011,(7X):13-13
诚信,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会计诚信是指会计行为的诚实守信,在现代会计中,坚持会计诚信是企业管理中不可获取缺的一部分,它也是企业得以长足发展的重要媒介。  相似文献   

6.
滕飞  赵琼 《财政监督》2011,(12):20-21
会计造假严重危害市场经济秩序,助长腐败之风,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国家税利减少,究其原因,客观上是法律体系的缺陷和监督体系的不健全,主观上则是会计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不高,职业道德的丧失,巨额利润驱动则是会计诚信缺失的直接动因。因此,重构会计诚信,要不断完善法律体系和健全的会计监管体制,加大对会计诚信缺失的惩戒力度,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强化诚信观念及诚信意识教育,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道德素养。  相似文献   

7.
略论会计诚信危机及其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会计诚信是会计工作的基本要求。但许多会计人员在领导权威和利益驱使的双重压力下,往往在诚信和失信之间摇摆,陷入一种道德困境,最终昧着良心,做出了违背道德、触犯法律的行为。会计人员表现出的道德困境所引发出的道德滑坡,使会计诚信陷入到危机之中。考虑到会计诚信危机从根本上看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从经济学角度对会计诚信问题进行分析,无疑有助于探寻其经济根源进而给出相应的治理机制。一、会计诚信危机的产生机制会计诚信的供给是指会计人员对职业操守的遵守,表现为企业披露客观、公允的会计信息。会计诚信的需求是指利益各方对会计…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大公司会计造假丑闻频频曝光,全球会计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诚信危机。本文试从会计法律制度与会计职业道德的互补关系入手,探讨了我国会计职业道德体系框架结构的构建,以期推进当前会计诚信和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重塑会计行业诚信。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会计诚信缺失尤为严重,其形成的原因有很多,如利益驱动、公司治理结构缺陷、法律不完善、道德弱化等等。目前对会计诚信含义的解释注重其道德属性的一面,而对于其治理方法则侧重其经济属性,表现为重法律、制度约束轻诚信教育。其实这两种属性及其所决定的两种方法不能割裂,各有所长,缺一不可,但道德文化约束注重心灵的教化,具有“事前”约束性,可以节约社会交易成本,从长远治理会计诚信问题的角度讲,可以说会计诚信,教育为先。一、会计诚信教育的对象会计诚信,教育为先,首先要弄清的是教育的对象。近些年,很多人对会计诚信及会计诚信教育进行分析,其重点是强调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和会计专业学生的诚信教育。无论是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还是会计专业学生的诚信教育,其立足点都是会计人员,也就是说会计教育的对象限定在会计人员身上。这表面上看很顺理成章,但深究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却觉得将教育对象限定在会计身上,不但范围过于狭窄,而且也未必能起到真正的作用。本文认为要全面地认识会计诚信教育的对象,还应该透过事情的表面,识别出会计诚信缺失的真正主使者。通过对近些年会计诚信缺失案例和有关会计诚信实证研究的分析可以看出:会计诚信缺失的真正主使者是公司的管理层...  相似文献   

10.
一、建立健全金融会计诚信监督评价体系 (一)科学合理地制定金融会计诚信评价标准。加强对金融会计诚信的监督和评价,就必须有一个科学合理适合会计行业实际的评价标准。在制定评价标准时,应以会计人员是否廉洁奉公;会计人员是否忠于职守;会计人员在处理会计业务时是否公平、公正、公开;在会计事项处理上是否按原则、凭良心处理,有无人情行为;在会计业务处理上有无过失;在会计事项处理上有无迁就领导行为;  相似文献   

11.
"诚信"是我国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商界自古以来就有"以诚立业、以信取人"的传统.会计诚信不仅是一种道德观念,而且也是一条法律规则.目前在会计领域中造假现象愈演愈烈,已经撼动了会计诚信基石.如何重塑会计的诚信,成为时下会计界所有人士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市场经济体制下诚信形成的机理,从产权、法律和会计三个层面来论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诚信的建设和形成。本文认为:在市场经济中,明晰的产权是建立诚信的前提,健全的法律是建立诚信的基础,透明的信息是建立诚信的制度保障,完善的现代会计体系是建立企业信用的必不可少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来,会计诚信缺失尤为严重,其形成的原因有很多,如利益驱动、公司治理结构缺陷、法律不完善、道德弱化等等.目前对会计诚信含义的解释注重其道德属性的一面,而对于其治理方法则侧重其经济属性,表现为重法律、制度约束轻诚信教育.  相似文献   

14.
政府采购活动中,供应商的诚信问题备受关注。伴随着政府采购制度的推进、规范的程序和相应的惩诫措施较好地防范了其经营中的诚信问题,珍视政府采购市场的主观动因也使供应商的诚信理念得以不断强化;但是,政府采购中的另一当事人--采购人的诚信失缺却往往被忽视。以笔者的工作实践体会,采  相似文献   

15.
从道德角度看,诚信是财富,守信者得益,失信者将付出成本;从经济学角度看,非诚信行为的收益大于守信成本,造成了非诚信现象蔓延。本文拟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会计诚信的价值,提出改善市场经济的法律环境和社会环境,从本质上约束会计行为,回应会计职业的置信力。  相似文献   

16.
陈知湘 《中国外资》2010,(14):96-96
知识经济的发展,对会计工作中的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诚信为切入点,从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核心内容、会计法律制度正确表述会计人员和企业、单位两个责任主体出发分析企业做假账的成因,进而提出了加强会计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高松 《财政监督》2003,(9):57-57
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培育有利于会计诚信的社会环境。会计诚信的关键,在于企业负责人以及能够控制、影响企业负责人的政府官员以及会计从业人员。因为他们掌握着会计诚信的支配权,因此应将他们作为教育重点。要配合宣传教育,使全社会的人们都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强化诚信光荣的社会观念。具有良好职业判断力的会计师是社会宝贵的资源,这种资源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需要长期积累过程。2.加大处罚力度。我国现有的会计法律对会计造假的威慑力不足。在加大处罚力度上,我们要学习国外成熟的经验,结合我国情况,修改、完善相关法律和法规,使其造假的预期成本远远大于其造假的收益。让造假行为无利可图,并付出沉重代价。3.改善企业的公司治理,建立社会监  相似文献   

18.
会计工作是财政、经济工作的重要基础。而会计诚信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立一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的会计诚信体系。本文详细研究了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和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在现实的政府采购活动中,供应商的诚信问题备受关注。伴随着政府采购制度的推进,规范的程序和相应的惩诫较好地防范了其经营中的诚信问题,珍视政府采购市场的主观动因也使供应商的诚信理念得以不断强化;但政府采购中的另一当事人——采购人的诚信失缺却往往被忽视。  相似文献   

20.
侯文 《山东商业会计》2006,(2):40-42,45
在世界经济飞速发展、全球信息一体化的今天,我国会计行业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会计诚信”一词也被赋予了许多新的含义。上市公司频繁发生的财会丑闻,无疑加重了对“会计诚信”的反面影响。重塑“会计诚信”形象,增加信息使用者的信心,除了有一套切实可行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外,还要规范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提高会计人员整体素质,更重要的是建立健全会计法律体系及配套措施,推动各项会计制度准则的贯彻实施,不断提高实施效果,营造一个守法、诚信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