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最终,国美将大中收入囊中,曾经叱咤中国家电连锁业的五霸(国美、苏宁、永乐、大中、五星),如今以国美苏宁的各霸一方收场。  相似文献   

2.
苏宁抄底     
2008年,苏宁意外收获了一个“大礼包”。 年末,苏宁的头号劲敌国美掌门人黄光裕,因涉嫌经济犯罪突然被北京警方拘押。如今,黄光裕一案的真相仍扑朔迷离,但国美因此所受到的影响却逐渐显现。  相似文献   

3.
黄光裕栽了,苏宁的机会来了! 一是国美管理层疲于应付“黄光裕被拘”事件,难于集中精力应对年关之战;二是老板出事,国美品牌受损,微妙影响着消费者的品牌取舍;三是近两三年,苏宁的运营效率和偿债能力都略高国美一筹,现金流充足,必将更受供应商的优先支持;四是前期国美在行业高峰期扩张过于激进,  相似文献   

4.
目前,海尔是国美、苏宁的第一大供应商。在与国美和苏宁通过战略联盟进行合作的过程中,海尔巧借“美苏”的竞争态势,不断推进联盟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京东商城CEO刘强东坦言,要将国美、苏宁大家电的毛利从20%打压到10%。通过直击对手命脉,刘强东希望京东商城能与苏宁、国美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三分家电零售渠道。  相似文献   

6.
苏东 《中国企业家》2008,(16):44-53
是“千年老二”,还是逆转在即?当苏宁选择了与国美迥异的发展路线,它会得偿所愿吗?苏宁与国美长时间的激烈竞争与对抗已经成为中国流通业在这个时代最引人关注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家电生产厂商与国美电器有限公司(简称国美)、苏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苏宁,苏宁电器002024.SZ)等家电连锁卖场的一些利益纠葛由来已  相似文献   

8.
龚兵  CFP 《东方企业家》2006,(9):40-41
虽然苏宁的精细化管理能力胜过国美,但目前苏宁还没如百思买般呈现后来居上的必然迹象。[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因国税总局调查国美苏宁大中所属461家电器零售企业增值税存根联滞留一事在社会引起轩然大波,监管部近日已就此事向苏宁电器询问。国美电器在网上发布了官方声明,董秘办有关人士称将尽快在香港联交所发布公告,向投资者说明此事;苏宁电器昨晚也出台声  相似文献   

10.
自2003年4月三联家电开出了福州第一家大型专业家电零售卖场之后,国美、永乐、灿坤、苏宁家电等纷纷抢滩福州市场。几经拼杀,目前福州国美、苏宁电器卖场(简称“国美”“苏宁”)稳坐头两把交椅,也在福州消费者的心中树立了“值得信赖”的形象。然而近日,一位消费者的质疑及本刊随后做的深入调查却彻底颠覆了这二者的形象。  相似文献   

11.
家电连锁商业巨头苏宁电器的转型之路.以“张近东的再次创业”这一高度拉开,不仅令竞争对手国美电器“措手不及”,还让众多上游家电供应商看到了苏宁谋求模式转型的决心。  相似文献   

12.
读者信箱     
《英才》2010,(11)
敢于超越沃尔玛也许,当年意气风发的黄光裕集中了人们太多的视线,所以,当张近东用两年时间赶超了国美,让很多人始料未及。尽管外界总是把苏宁与国美这两家放在一起比较,但即使没有赶超国美,张近东也并不认为苏宁与国美相似。  相似文献   

13.
“失手”大中,有不少人为苏宁捏着一把汗。 2007年12月12日,酝酿已久、志在必得的苏宁突然宣布退出对大中电器的收购。随后“死敌”国美突然切入,出价36亿闪电拿下大中。截至2007年12月底,携永乐、大中南北之力的国美,店面数已骤然达到1100家,而苏宁才不过620家。二者在门店规模上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众所周知,中国家电连锁业早已形成了独特的盈利模式:毛利来自开店带来的进场费、通道费、销售返利,以及供应商给予的账期。门店数的优势,显然意味着更多的返利和更长的账期,甚至可以左右市场价格。 苏宁还有什么可以和国美较量? 就在人们纷纷预言“大中事件”将成为苏宁滑铁卢时,苏宁董事长张近东选择《中外管理》首度对外表态:得大中者未必得天下!并高调透露了“超越国美”成为“行业第一”的雄心:“苏宁做的到底是对还是错,一年以后就能见分晓!北京只是局部,而我们在全局上已经形成了优势!三年内,苏宁将全面‘领跑行业’,不仅是企业规模上的领先,而且是在品牌、网络、规模、效益、管理、后台、服务、工商关系等领域内的全方位领跑。”  相似文献   

14.
姜继玲 《新前程》2006,(11):36-39
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是并购永乐后的“巨无霸”国美和苏宁全面交锋的第一时刻。黄光裕领导下的国美一如既往举着价格战的大旗,而张近东领导下的苏宁,却没有继续使用“跟踪对手降价”来应战,而是用所谓的“价值战”来避对手锋芒。  相似文献   

15.
从苏宁、国美“出手”说起 2000年4月,江苏苏宁电器集团与南京熊猫集团,在南京联合成立了南京熊猫电器设备有限公司,这是苏宁集团从零售业向制造业扩张的一次重要举措,也是我国家电行业的商业资本向产业资本渗透的首次尝试。还是这家苏宁,继去年与熊猫集团合作涉足制造业领域后,前不久又注巨资与美国飞歌等携手进入空调制造业。  相似文献   

16.
声音     
"我跟国美光裕讲,苏宁做不过你,我一定送你!"——针对国美收购大中电器后将限制苏宁发展的说法,苏宁董事长张近东回应:"一加一不一定等于二,也不一定大于二。从公开的数据看,靠吃兴奋剂比赛是没有用的,只有内功才能赢。我们讲三年领跑,是全面领跑。"  相似文献   

17.
在竞争中,苏宁成就了国美,国美也成就了苏宁,正如武林高手需要对等的对手存在,才能互相提高一样,当终结者出现的时候,也许正是一个万古如长夜的漫长黑暗时代的开始。  相似文献   

18.
读者     
如果您对杂志有任何观点和看法,请登陆官方网站:www.cm100.com.cn或拨打电话:010-59534376发送传真:010-59625388黄氏家族,新事业近期,后黄光裕时代国美首份年报出炉,2009年国美实现销售收入426亿元,与此前苏宁公布的583亿元相比落后明显。在门店数量上,国美上市公司部分共726家,而苏宁则达941家。对此,国美集团董事局主席陈晓也承认在净利润、销售规模方面不敌苏宁。离开黄光裕的国美究竟会怎样发展下去?前途又  相似文献   

19.
苏宁赛点2008     
是千年老二,还是逆转在即?当苏宁选择了与国美迥异的发展路线,它会得偿所愿吗?苏宁与国美长时间的激烈竞争与对抗已经成为中国流通业在这个时代最引人关注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在大中并购戏剧性落幕后,看似得失分明的国美苏宁,其实各自都面临着后续市场策略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