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本文考察了1990年~2004年农村高中、初中和小学教育的发展情况,指出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形势严峻。然后分析了教育对农民收入及收入结构的影响。指出人是最重要的资源,农村教育的萎缩,会使农村陷入贫困的恶性循环,不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教育是当前农村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最后提出如何发展农村教育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正> 随着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从第一产业中脱离出来,这批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仅为非农产业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同时也对增加农民收入,推动经济增长,扩大内需,缩小城乡差距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此,本文对安阳市农村劳动力基本情况、增加农民收入、推动经济增长的影响、基本特征、制约因素和建议五个方面进行了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3.
农民收入与消费对农村经济发展起着重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收入对消费的决定作用,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实行了新的农业制度,大大促进了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收入结构的优化,从而农村消费支出的规模也随之扩大,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扩大社会保障覆盖的范围,使收入再分配向低收入阶层倾斜,保障农村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这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保持农村地区稳定,拉动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我国的农业人口众多,占据着中国人口的五分之一,我国的经济的发展状况会受农村经济发展的直接影响。但农民收入多少还存在着一定的现实问题,只有解决问题才能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从而实现提高农民收入,真正做到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5.
《中国商贸:销售与市场营销培训》2017,(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在人口红利下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然而劳动力的供给并不是无限的,进而出现了农民工回流现象。有关学者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劳动力流入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但这一作用并不显著,而劳动力流出对流出地经济增长有一个显著的负向影响。短期劳动力的流出对广东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渐增大,由负转向正且有进一步增长的趋势,可见农民工回流对流出地经济有一个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7.
我国农业非对称市场结构及其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产业经济学和现代产业组织理论,对我国农业行业及其产前产后关联行业的市场结构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农业非对称市场结构是导致我国农民收入减少的一个重要因素,并提出了改善目前我国农业发展中非对称市场结构的四点对策。 相似文献
8.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围绕努力增加农民收入这个基本目标,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拟从剖析潜江市农业生产结构现状入手,探讨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思路与主要措施。一、潜江市农业结构的现状与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潜江市农村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2001年全市农业总产值178072万元(1990年不变价,下同),比1990年增长96.3%,年均递增6.3%。在总量扩张的同时,农村经济结构也得到明显改善。具体来说是实现了“三个调头”和“三个优化”。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足,是制约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原因。文章选取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对农民收入的相关数据,从实证的角度对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状况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水平与农民收入存在高度相关性,二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我国农村生产性公共物品对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尚未充分挖掘出来。 相似文献
10.
11.
浙江农民工幸福感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对浙江农民工进行的问卷调查测量其幸福感,并与其他群体进行比较,真实把握浙江农民工在生活诸方面对幸福的感受,以期为党和政府进行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与农民工收入确实存在一定差异。依据相关经济理论,从成本和收益、非工资性收益、社会经济结构和工龄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对读书无用论提出质疑。只有理性对待大学生和农民工的收入问题,促进高学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才能够正确地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的投资。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区域间农村居民收入差异及极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GE指教的区域分解发现,东、中、西部地带间不平等解释了农村居民收入总体不平等的70%以上,沿海.内陆地带间不平等解释了总体不平等的50%以上.利用KZ极化指数发现,农村居民收入在极化方向上主要体现在沿海和内陆之间以及高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和低经济发展水平地区之间,而高财政分权和低财政分权在区域之间的极化程度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经营性收入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新阶段促进农民增收的难点在于如何确保经营性收入有较快和稳定的增长,而信息化是关键的破解手段。随着农村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农民经营性收入增长迎来新机遇。基于2005-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表明,互联网普及显著促进农民经营性收入增长,同时扩大了农民经营性收入的区域差距和群体差距;降低市场分割是互联网普及促进农民经营性收入增长的重要作用机制;东部地区在互联网普及促进降低市场分割上率先取得显著成效,而中西部地区仍需为互联网普及红利的释放积极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5.
农民向农民工转化的收入临界值分析——基于陕西省中部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向农民工的转化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收入是最关键的因素。本文就针对如何确定农民向农民工转化的收入临界值问题,通过调查分析,得出两个主要结论:一是农民向“离家进城”打工的农民工转化的收入临界值为农民在农村人均月收入的4.80倍;二是农民就地转化为农民工的收入临界值为农民在农村人均月收入的2.52倍。本研究的目的是,期望以此标准为政府更准确地制定劳动法中针对农民工最低工资的相关条款提供参考,同时也可指导企业制定针对其农民工的合理薪酬,为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17.
浙江农民收入差距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统计方法对浙江省农民收入差距的变化特征及其来源结构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浙江省农民收入差距总体上处于比较合理的范围之内并呈现阶段性上升趋势,农民内部收入差距大于城市居民内部收入差距,且这种差距呈不断扩大趋势,城乡居民收入的相对差距小于全国平均水平,不同地区农民收入的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均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家庭经营性收入和劳动者报酬收入是形成浙江省农民收入差距的主要来源。文章提出,考虑到农民收入差距扩大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在构建和谐社会与建设新农村的进程中,政府职能部门必须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前提下,高度重视不同地区农民收入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问题,而采取措施提高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和劳动者报酬收入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带来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引起了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大变化,居民收入总量增长的同时,收入分配的差距也越来越大,其中既有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也有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作用,还有垄断行业职工收入超常增长的因素,目前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已经由过去的支持转变为制约。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认真对待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在增长与分配协调发展的原则下走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9.
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近年来我国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影响劳动关系和谐发展乃至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当前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模式主要有两大类,即行政机关采取行政手段的讨薪模式和劳动仲裁委员会及司法机关采取劳动仲裁和法律诉讼手段的讨薪模式,这些模式都存在一定的缺陷。考虑到工会在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方面的优势,应完成工会从行政化向市场化的转型,创新工会工作方式,赋予工会运用有利于开展工作的法律手段的权力,通过工会加强和提高农民工自身力量,从而形成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0.
通过构建一个衡量各要素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贡献的模型并采取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分析,得出了各要素的弹性系数,在此基础上计算了1988—2005年间各要素的贡献,据此提出了加快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