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平分配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平分配是一个历史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具有不同的理解,从古希腊的公平观到近代资产阶级的公平观,从当代流行的公平理念到马克思主义的公平观,都带有不同的时代特色。该文论述了西方公平分配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以及我国对公平分配理论的认识与实践,对正确地认识现阶段的公平分配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不仅第一次对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两个阶段加以区分,而且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的基本观点和社会主义公平原则的科学内涵。马克思的公平观是历史维度、社会维度和发展维度的统一。从历史维度看,公平的观念是在历史中产生和发展的,在不同的生产方式之下只能实现不同程度的分配公平。从社会维度看,社会主义的公平原则是按劳分配与按需分配的有机结合,既体现了对劳动者个人能力的充分尊重,同时也彰显了对个体需要多样化的内在肯定。从发展维度看,社会主义对公平的追求是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使人们的自由个性得以彰显,从而真正实现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解和把握马克思公平观的三个维度,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平原则、实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领导思想的哲学思维定位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主要体现在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为理论起点,立足中国改革开放的现实,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公平分配观的形成及其核心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公平分配观是在对空想社会主义公平分配思想继承和批判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公平分配思想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看,不存在永恒、绝对公平的分配。公平分配是一个受现实生产力条件约束的历史性、暂时性范畴;其次,未来社会公平分配质的规定性取决于生产资料公有制;第三,未来社会公平分配实现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发展变化的。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报告既全面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新的战略部署,是新世纪新阶段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该报告中提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这说明我国未来几年的改革必向“效率与公平”兼顾努力。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公平效率观及对我国收入分配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马克思提出的按劳分配理论出发,对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的公平效率观进行了初步探讨。马克思的公平效率观主要包括权利平等的实质、权利平等的相对性、平等权利和公平状况的实现程度、社会中弱者的生存权以及按劳分配思想中所蕴涵的效率观点。马克思的公平效率观对于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认识富裕的基本问题是构建中国特色国有经济理论的逻辑起点。邓小平在科学解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时,总是与"实现什么样的富裕、怎样富裕"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并由此构建了中国特色国有经济理论体系。人民共同富裕即"实现什么样的富裕"是邓小平社会主义科学富裕观的首要问题,也是构建中国特色国有经济理论必须搞清楚的问题,要实现人民共同富裕,就必须以科学精神在我国探索和回答怎样实现人民共同富裕即"怎样富裕"的现实途径。邓小平社会主义科学富裕观蕴含在中国特色国有经济理论内。  相似文献   

8.
公平观是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基石,有什么样的公平观就有什么样的社会保障制度安排。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需要,决定了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基本内容是:竞争机会平等是社会公平的首要内容;利益分配平等是社会公平的核心内容;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公平的本质内容。  相似文献   

9.
学术界有关收入分配问题的反思应该回归本源,这个本源在于马克思主义公正观。对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认识,应该建立在人类实践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即公正是一个历史发展的概念;同时,公正应当是人的自由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分配的不公平已经使得经济发展偏离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针对其产生的原因,利用马克思主义公正观来纠正当前分配不公的现状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公平分配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公平分配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体现了中国的国情与特色。按劳分配、共同富裕、效率与公平的辩证统一构成了邓小平公平分配思想的核心内容和理论精髓。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邓小平公平分配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强烈的实践性、独特的创造性。在新形势下,继承和发展邓小平公平分配思想,对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思想,对世界文明发展态势敏锐洞察和对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关系认识飞跃基础上的社会发展理念的升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客观评价我国当前面临的生态问题,探索适合国情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培育全民生态意识,构建生态和谐屏障,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指导下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的共同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使各市场主体呼吁社会公平观,本文从公平原则的各个方面、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公平分配与平等分配的区别等方面展开讨论,认为只有构建出合理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公平观,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活力。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产生于近代市场经济阶段,来源于德国古典哲学的公平思想、英法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公平思想、空想社会主义的公平思想,具有科学性、阶级性、革命性的特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面临着新的实践与挑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仍然居于指导地位,并且需要丰富与发展;应批判借鉴人类公平正义思想的理论成果;应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公平观,努力保证起点公平、机会公平、结果公平。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了很多新变化,以前马克思恩格斯眼里资本主义马上就要灭亡的论断越来越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强势现实形成鲜明的反差。很多人开始怀疑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观的科学性,甚至从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观的否定扩大到对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否定。现在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观如何与时俱进发展的问题而不是其是否科学的问题。只有这样,才真正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观的科学实质,最终推动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观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生产于全体马克思主义工作者中,是一种与时俱进的的思想观念,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表示新闻工作要从自身发展的实际规律出发,新闻观的理解与把握要依靠上层建筑,具有一定的阶级性,并将其经济基础准确的反映出来.我国新闻媒体的发展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闻思想,根据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促进新闻媒体实现科学的发展,也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顺利推进.本文就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继承与发展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王立国 《生产力研究》2011,(4):120-121,143
公平与效率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认真研究正确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公平与效率的理论发展,并提出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7.
程亚平 《经济师》2003,2(10):250-251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为指导 ,结合邓小平理论的相关理论内容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动我国文明建设。同时 ,在建设过程中必须立足于中国国情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必须对人类文明成果的吸收、兼容和创新有一个新的思路。在接收和运用的内容、形式上都要有新的突破与发展 ,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市场社会主义是一种渊远流长、影响甚大的社会主义思潮。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在目的、手段、所有制观等问题上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了解理论的演进过程, 对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乔骋 《时代经贸》2013,(18):217-218
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多年来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解放和改革民生的历史。党在领导民生解放和建设的过程中,通过系统地回答“什么是民生,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渊源、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内容”这一民生观的基本问题,形成并发展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生观。只有深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的内涵及意义,才能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多年来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解放和改革民生的历史。党在领导民生解放和建设的过程中,通过系统地回答“什么是民生,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渊源、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内容”这一民生观的基本问题,形成并发展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生观。只有深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的内涵及意义,才能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