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广告大观》2008,(12):22-23
虽然一些业内人士对中国广告业不明朗的发展前景感到担忧,但中国广告业仍不乏中流抵柱,区域性的强势广告公司就是其中的代表。  相似文献   

2.
台湾广告人林川森曾这样评价台湾本土的广告公司:现在的一些广告公司是“药局”而不是“诊所”,他们不能为客户诊断病症。而是客户需要什么药就卖给他们。所以得不到客户的信任。大陆四分之一的广告公司正面临被广告主替换的局面。相信也是这个原因。广告主在长期盲目地购买了各种“药物”后,也开始变得小心翼翼。  相似文献   

3.
吴晓波 《广告大观》2007,(7S):35-37
2000年我曾经向一个法国人讲盲人摸象的寓言。因为盲人摸象是负面认知的方式,所以我认为要从大象来观照,然后对大象进行把握。既然人的认知有限,我们不妨自嘲自己是一个盲人。面向未来的中国广告业甚至全球的广告业,我们又何尝不是盲人摸象?广告主有广告主的想法和诉求,广告公司、代理商有广告公司的想法和诉求,  相似文献   

4.
中国广告业的发展历程与国际广告业发展历史相似,已经快速跨越了媒体广告时代、专业广告代理时代、整体策划服务时代三个阶段,正在大步进入第四个阶段;整体品牌服务时代。  相似文献   

5.
陈一枬 《广告大观》2007,(3S):36-37
收到这次的稿件邀请函,让我颇为吃惊,文中所描述的目前中国广告行业那种被外资广告公司牢牢掌控,本土广告力量无力抵抗的情况,与我每天看到、体验到的实际差异很大。但非常高兴的是,我的这种看法,在与各行业朋友交流的过程中,也得到了他们的认同,所以希望此文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个全面,真实的角度,去看待中国广告业的现在和未来。  相似文献   

6.
最近,亚洲咨询公司R3与欧洲咨询公司Erupo Consultores联合调查的结果显示,聘请国际广告公司的中国企业中有四分之一正计划更换广告代理公司。诸如此类的事件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深思:广告公司和广告主的关系究竟发生什么变化,双方如何建立正确及长远的关系,广告公司的定位和地位如何体现,广告公司如何在实现广告主广告价值最大化的链条中体现自身的价值等等,这是广告公司提升经营效益和专业服务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广告公司转变价值管理意识,规避广告公司边缘化风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广告不是营销的惟一手段,但营销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广告。在广告主制定自己的营销策略与媒介投放策略过程中,必定要选择合适自己的智业服务机构。一个企业怎么样把握内外、兼而有之、平衡利弊、有所选择地开展工作,如何选择到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智业服务机构。是企业随时都要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广告大观》2008,(8):22-23
中国是世界工厂,制造业大国。以制造为竞争,只能获取低端的微薄利润,而品牌营销环节的高额利润则被国际发包方轻易取得。中国广告业也逐渐呈现些许制造业的味道:以量取胜,低价竞争。在这种模式下,利润大量向少数大型广告公司和媒体集中,而广告公司主体则并未受益。  相似文献   

9.
广告主在选择哪一个广告公司作为合作伙伴时,除了要清楚自己的需要,也可参考下面这些建议作为评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广告主最了解他们因为什么投放广告,销售直线下滑、竞争对手攻城掠地威胁到自己、品牌形象模糊、传播概念不够准确等等,这些都是广告主在营销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通过与广告主的交流,了解到很多人往往对广告抱有很高的期望值,既要销售又要品牌,既要知名度还要打倒对手,追求一次广告全盘解决问题,投放效果最大化。众所周知,每一次广告运动都是对品牌的长期投资,这些最基本的原则却在广告操作中被很多人忽略。  相似文献   

11.
杨宇时 《国际广告》2009,(11):116-118
广告公司不再仅仅提供传统的专业服务,而将扩张到制造业等等。客户不再位居广告公司的视线中心,提供“以需求为导向的传播暇务”是广告公司未来的主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广告》2007,(6):17-28
中国品牌广告公司的崛起已经引起业内外的充分关注。经历二十多年的发展,一批代表中国本土特色和实力的广告公司已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他们成为推动中国广告业前行的中坚力量,同时也承担了这个行业相当份额的经济贡献。然而,这不是关注他们的所有理由.更重要的是,这些公司以及他们中的领袖人物的成长,代表着这个新兴的行业甚至整个改革时代的本质的、健康的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讨论这个话题之前,我们必须把“广告代理公司”的定义先界定清楚。它是作为广告主的代理,替广告主进行广告传播相关的专业服务,例如市场调研、创意制作、媒介策划、媒介购买等等相关作业,它的收入,从惯例上有所谓的“代理费”(为广告主进行媒介购买,能够从媒体方面获得15%的代理佣金)或“服务费”(也有叫“咨询费”的,有广告主支付的月费或年费)。  相似文献   

14.
冯宁 《商业时代》2011,(9):24-25
本文从以顾客价值为核心的战略观出发,分析了顾客价值的结构、层次和变化及其为企业带来的市场机会,围绕顾客价值建立了企业创新路径分析框架,探讨了企业市场创新的路径,为企业开辟新的市场空间提供了一些途径。  相似文献   

15.
从今年9月份以后,由于世界金融风暴的冲击,世界经济变得非常动荡。不管在欧美还是在中国,汽车行业、房地产行业等都受到了冲击。广告主的动荡势必会影响到广告的投放。  相似文献   

16.
杨海军 《广告大观》2007,(4S):27-29
在中国广告业迅猛发展和声誉日隆的今天,由于中国广告人才长期的粗犷型增长方式,广告人才市场上供需矛盾集中爆发,一片哀怨沸腾。一方面广告公司哀叹“人才不古”,广告教育感慨“力不从心”;另一方面广告人抱怨“壮志难酬”,大量的青年人满怀激情地步入广告的殿堂,而众多的三十五岁的“广告老人”身心俱疲地从广告业逃离。  相似文献   

17.
18.
通过对国内酒店的相关研究进行汇总、梳理和分析,指出国内酒店研究在创新研究以及价值提升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姚林  方敏 《广告大观》2009,(1):38-40
2009年对中国广告业来说将“马太”效应明显倍增的年份,对此,许多业内人士已经有所感受媒体、广告主、广告公司都将在这一年经受残酷考验,平稳过度的市场因子会成为最后的赢家,并在未来两年获得先定优势。“马太”效应将以怎样的方式呈现,各大行业竞争态势将会如何演化,广告业内谁将在这场淘汰赛中逆势上行,本刊选取市场调研机构、学者、广告公司、新媒体的部分精彩观点,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夏德森  姚杰 《中国广告》2004,(12):40-41
截至2003年底,中国广告业已迎来营业额逾"千亿元"的总产值,同时国内广告行业的吞并大战也愈演愈烈。本土广告公司在谋求抑或是不断做大做强,抑或是被外资收并求得一席生存之地的同时,都不能不再理性审视与思考自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