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国外、境外的立法例1.法国。《法国民法典》第1599条规定:“出卖他人之物,无效”。因此,出卖他人之物的买卖合同(在性质上属于我国民法理论上的无权处分)无效。那么,此时的善意买受人能否取得该物的所有权呢?至少就动产而言,是可以的。但并非基于善意取得理论,而是基于《法国民法典》第2279条的规定,即“即时取得时效”制度。许多学者认为“即时取得时效”制度就是法国民法的善意取得制度。严格说来,这样理解不够准确,两者的目的虽相似,但法理不同:对于“即时取得时效”制度,必须从时效的角度来理解,而时效强调的是状态本身,即善意取得…  相似文献   

2.
1.法国。《法国民法典》第1599条规定:“出卖他人之物,无效”。因此,出卖他人之物的买卖合同(在性质上属于我国民法理论上的无权处分)无效。那么.此时的善意买受人能否取得该物的所有权呢?至少就动产而言,是可以的。但并非基于善意取得理论,而是基于《法国民法典》第2279条的规定,即”即时取得时效”制度。许多学者认为”即时取得时效”制度就是法国民法的善意取得制度。严格说来,这样理解不够准确,两者的目的虽相似,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行法律对于对债权之准占有善意给付效力问题缺乏明确的规定,给交易安全带来不确定因素.因此,有必要性在我国民法中确立对债权准占有善意给付制度,以保护交易安全.  相似文献   

4.
善意取得又称即时取得,是指无权处分人将其占有的他人的动产或登记在其名下的他人的不动产转让给第三人,若第三人在交易时出于善意即可取得该财产的所有权,原所有人不得追夺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5.
善意取得制度为物权变动的特殊法律事实,它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无权处分情形下的利益衡量。按我国合同法与物权法得规定,在认定无权处分的合同无效的前提下,例外地保护善意交易相对人的物权取得效力。为体现善意取得维护交易安全的初衷,无权处分合同除处分人无处分权外,其本身当无可撤销或无效的事由。  相似文献   

6.
担保物权善意取得的构造机理包括体系机理、理论机理、价值机理、要件机理和效力机理,善意取得制度是适应商品经济发展需要而产生的一项交易规则,它涉及民法所有权保护与交易安全的衡量。善意取得适用于动产所有权领域,但是否适用于担保物权领域,各国立法规定不一,学界亦存在不同见解。  相似文献   

7.
《品牌》2015,(5)
善意取得制度是现代民法中关于财产权流转和归属的一项重要制度,对于维护交易的稳定性和市场秩序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交易的频繁,动产和不动产的流通日益频繁,受让人在不知情的状况下经常会取得一些"来源"不明的财产,这就需要善意取得制度来规范此类行为。本文在此主要探讨善意取得制度的法理基础和适用范围问题。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行法律对于对债权之准占有善意给付效力问题缺乏明确的规定,给交易安全带来不确定因素。因此,有必要性在我国民法中确立对债权准占有善意给付制度,以保护交易安全。  相似文献   

9.
黄俊 《中国商办工业》2011,(16):242-243
善意取得制度是物权法的一项非常重要制度,关于赃物是否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学界的看法不尽相同。认为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物权法》应该规定赃物适用善意取得制度,这样才能合理保护善意受让人的利益,同时也能保护市场的交易安全,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黄俊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6):242-243
善意取得制度是物权法的一项非常重要制度,关于赃物是否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学界的看法不尽相同。认为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物权法》应该规定赃物适用善意取得制度,这样才能合理保护善意受让人的利益,同时也能保护市场的交易安全,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遗失物能否适用善意取得制度一直以来颇受争议。不同国家的立法例也都有所不同。正如学者王泽鉴所说:动产所有权善意取得制度最可表现法律上的利益衡量和价值判断,其涉及到两个民法上的基本利益或价值:一是所有权的保护,一是交易安全。那么在遗失物的取得这个问题上,应该更侧重保护谁的基本利益?针对我国现实而言,遗失物是否应该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呢?  相似文献   

12.
雷虹 《商场现代化》2010,(23):110-111
善意取得制度是近现代民法的一项重要制度,它对于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维护交易的安全和快捷、维护和稳定社会经济秩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007年《物权法》首次在我国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善意取得制度,对司法和社会公众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善意取得的含义、立法状况、价值取向、法律效力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对于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这一制度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雷虹 《商业科技》2010,(23):110-111
善意取得制度是近现代民法的一项重要制度,它对于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维护交易的安全和快捷、维护和稳定社会经济秩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007年《物权法》首次在我国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善意取得制度,对司法和社会公众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善意取得的含义、立法状况、价值取向、法律效力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对于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这一制度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商》2015,(11)
取得时效制度也称为占有取得制度,指的是持有人公然占有他人之物,合法取得了物的所有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应了解到取得时效制度在我国建立的迫切性。本文从四个部分试论取得时效制度及其构建,第一部分是概述取得时效制度,第二部分是取得实效制度的国内外立法现状,第三部分是其价值分析,第四部分是取得时效制度构建。  相似文献   

15.
《绿色民法典草案》及其对节约型社会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祥武 《商业时代》2007,(32):60-61
节约型社会不是自然生成的,而是主要依靠法律的调节实现。作为民法对我国环境资源问题的回应,厦门大学徐国栋教授主编了旨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民商合一的《绿色民法典草案》,全书着眼于更有效益地分配、利用和节约人类宝贵资源,并通过规定"取得时效"、"浪费人及其保佐"、"相邻关系"和"财产分割"等总则性的资源节约型法律制度来实现人类在生活、生产、智力上的资源节约,是一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民法典草案。  相似文献   

16.
取得时效制度是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民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我国立法上虽然一直没有规定,但在理论上对要不要规定取得时效制度一直有争议。从多个方面对在我国建立取得时效制度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全面依法治国,加强法治建设,保护人民的财产权等。物权法中确认善意取得制度可以维护当事人之间的交易安全,稳定社会经济秩序。善意取得作为物权所有权的特别取得方法,是现代民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1])在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善意取得制度在我国理论与实践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文章将围绕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范围及构成要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进一步阐述善意取得制度,促进此项制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善意取得制度源于日耳曼法“以手护手”原则。是否承认不动产物权善意取得,与其物权变动立法模式的选择有关。采用意思主义立法模式的国家不承认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采用形式主义立法模式的国家承认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我国《物权法》第9条规定了不动产的法定登记,第109条规定不动产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可见我国立法选择了形式主义立法模式,确立不动产的善意取得制度。本文在善意取得制度的视角下对不动产相关交易人予以界定:不动产登记权利人一不动产出让人一不动产买受人,前两者可能为同一人,所指之第三人是不动产买受人。  相似文献   

19.
时效制度的实质是对民事权利的限制,民法属于私法,对民事权利的限制不能违背公平、诚实信用、禁止权利滥用等民法基本原则。关于消灭时效制度的效力、期间、适用范围和援用,从保护权利人、受害人角度出发,我国消灭时效的效力宜采用"抗辩权发生主义",并受到公平原则的限制;普通时效期间和某些特别时效期间应当适当延长;消灭时效的适用于请求权,但某些请求权不适用于消灭时效;消灭时效制度的援用应由当事人主张,法院不得依职权主动援用。对显著违反公平的案件,法院应依据民法诚实信用原则否定时效援用。因此,我国消灭时效制度的民法典立法及司法适用应依据民法基本原则,更好地保护权利人、受害人的民事权利,避免义务人、加害人利用时效规避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20.
《商》2015,(46):240-241
善意取得在法律上的定义是无权处分人把财产给予另外的第三人,并且在取得相应的财产时是无恶意的,并对这部分财产的取得进行了对价、登记或者交付行为,这样这部分财产所有权以及其他物权将归第三人所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动态交易安全的制度被称为善意取得制度,善意取得制度在平衡静态与动态安全的利益上是通过保护物的安全交易进行的,并且该制度更加注重保护动态安全,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牺牲静态安全的。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有特殊主体的存在,而夫妻就是特殊的主体之一,在夫妻双方的财产上有两种: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在这样情况下就存在夫妻双方对外关系中的第三人,在夫妻双方财产的分配上,如果一方直接与第三人进行交易,没经过或者取得夫妻另一方同意,那么第三人在交易中是否还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呢,这个问题在商品交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