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汇付、托收和信用证是三种常用的国际贸易结算方式,有着各自不同的风险。本文深入分析了2011年开始的西方各国债务大泡沫酝酿的新一轮金融危机这一全球经济背景,将苏州中小企业的国际贸易结算现状与全球经济背景相结合,提出如何选择合适的结算方式,采取有效措施防范贸易风险、确保收汇安全,促进贸易发展,提高贸易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当前,国际贸易结算的明显趋势是非L/C结算方式比例越来越大,且大部分为D/A托收(Document against Acceptance)甚或O/A(Open Account)赊销方式,这些正是卖方风险最大,资金负担最重的结算方式.为了减少和避免卖方的收汇风险,国际保理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国际贸易竞争日趋激烈,国际贸易结算方式也日渐成为一种重要的竞争手段,贸易结算方式的选择和结算风险的防范对于出口企业也十分重要,为此,本文详细阐述了信用证结算方式下的结算风险及其审核防范。  相似文献   

4.
在收汇风险控制方面,出口企业有时为了提高出口率和扩大市场,在结算方式上往往按进口商要求采用比较有利于进口商的结算方式,比如说托收,最后因为种种原因导致出口企业无法顺利结汇。本文详细分析了外贸托收风险的成因,并提出了重视进口商资信调查、熟悉贸易术语、灵活选择支付方式和支付行、熟悉进口国政策规定和银行惯例、采用国际保理业务等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5.
在收汇风险控制方面,出口企业有时为了提高出口率和扩大市场,在结算方式上往往按进口商要求采用比较有利于进口商的结算方式,比如说托收,最后因为种种原因导致出口企业无法顺利结汇。本文详细分析了外贸托收风险的成因,并提出了重视进口商资信调查、熟悉贸易术语、灵活选择支付方式和支付行、熟悉进口国政策规定和银行惯例、采用国际保理业务等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6.
受金融危机的大范围影响,收汇风险已成为我国中小型出口企业的最大外部风险之一。本文从研究收汇对中小型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出发,围绕收汇方式的选择和风险的防范,解决了怎样从收汇方面提高中小型出口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外贸企业在进出口业务中主要使用三种国际结算方式:汇付、托收、信用证。随着出口竞争的日趋激烈化,灵活多变的支付方式已成为外贸企业增加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由此也带来了进出口收付汇风险的增加。本文在分析各种结算方式特点和风险的基础上,探讨了国际结算风险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8.
浅谈信用证软条款的形式与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证的安全性与规范性使其成为当今国际贸易结算的主要形式.信用证支付方式与汇付、托收相比,降低了出口商的收汇风险.但信用证中软条款的出现使出口商陷于被动.本文主要探讨软条款的成因.出口商如何识别跟单信用证中的软条款,并提出防范软条款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9.
国际保理业务(International Factoring)又称保付代理业务,是卖方与保理商间的一种契约关系,也是对进口商的一种收汇风险担保,是为赊销方式(O/A)而设计的一种综合性金融服务。它是指出口商以挂账、承兑交单等方式销售货物时,保理商买进出口商  相似文献   

10.
信用证(Letter of Credit以下简称L/C)是开证银行应买方(开证申请人)的申请而对卖方(受益人)开立的有条件付款的一种书面凭证.由于在信用证收付方式下,只要卖方在L/C规定的时间内提交符合L/C规定的全套单据,开证行即履行L/C规定的付款责任.对出口企业来讲,采用L/C方式收款,出口收汇风险相对比较小,所以,信用证是当前我国出口业务中用得最多的一种收付方式.但在实际业务中,也有一些出口企业由于没有把好审证关而遭受巨额的损失.那么,出口企业如何从审证方面预防信用证方式下的出口收汇风险呢?本人认为,只要出口企业领导重视审证工作,单证人员严格按照出口合同的规定来认真审证,并加强与有关银行的合作,就可以做好审证工作,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出口收汇风险.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国际贸易结算方式中,信用证的发展体现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信用证业务是当今国际贸易领域比较成熟的商业做法,是举足轻重的国际贸易结算方式,但信用证作为一种银行信用也并非万无一失,对结算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风险若不加以防范,可能给进出口商造成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电汇结算日益成为比较盛行的结算方式之一。但是电汇结算的风险却时有发生。本文立足于电汇结算的特点,针对电汇的风险,提出了国际贸易中电汇结算方式的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前50%以上的国际贸易是采用信用证的结算方式.那我们中小出口企业应该对信用证有更清楚完整的认识,以便在出口制单结汇时灵活变通,争取安全收汇.  相似文献   

14.
D/P付款方式是托收方式中的一种,属商业信用。托收方式是在出口商办理了交货义务之后才通过银行收款的,所以,对于出口商的资金周转不利。除此之外,出口商还面临着一定的风险。这表现在如进口商破产或丧失支付能力,出口人则可能收不回或晚收到货款。对于进口商来讲,托收方式费用低廉,而且有利于资金融通,有利于调动国外进口商的积极性,从而可以促进成交和扩大出口。许多出口商也把托收作为非价格竞争的一种手段,有利于扩大出口,但是收汇风险大。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主要形成了银行卡和票据等无现金支付体系,结合电子支付的方式,在各行各业应用广泛。技工院校也广泛采用无现金结算方式,在无现金结算方式采用中,应该把握风险,有效的控制风险。  相似文献   

16.
信用证是国际结算中占主导地位的一种结算方式,因其操作简便、风险相对较小的特点,在全球国际贸易结算中广泛使用。然而,由于信用证结算方式中“纯粹的单据交易”方式,提单在所有单据中是最重要的单据,经常为不法者所利用,给贸易双方及银行带来了很大风险。本文在分别对进口和出口业务中,容易产生的风险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作者结合多年的外贸工作经验及单位实际案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外贸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7.
国际结算已成为商业银行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银行经营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由于国际结算具有涉及不同国家、多个当事人、环节较多、遵循国际惯例、各国适用法律不同等特点,使其风险呈现出广泛性、复杂性和难以预测性。目前,国际贸易结算主要包括汇款、托收、信用证三种方式,本文分别针对三种结算方式的风险特点和防范措施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全面了解各种国际结算方式,熟悉他们的优缺利弊,选择合适的国际结算方式对于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企业、人员以及外汇结算银行来说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国际结算方式,并通过对它们的风险对比来说明其适用情况。  相似文献   

19.
随着汽车行业日益激烈的海外市场竞争,国际贸易现处于买方市场形势,结算方式也呈多样化,由原来的TT结算方式、信用证到近几年的O/A结算方式,出口销售的应收账款,随着贸易环境及结算方式的改变风险也逐渐增加。在保证最大可能利用信用拓展市场的前提条件下,如何有效的防范海外应收账款管理的各项风险将成为海外市场销售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肖黎 《企业经济》2007,(9):117-119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信用证作为国际结算中的一种重要结算方式,在国际贸易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但由于信用证的纯单据交易及其繁杂性的特点,有时就会出现信用证遭拒付的情况。本文分析了信用证结算方式存在的风险、信用证遭拒付的原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防范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