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机构持股、审计师选择与审计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上市公司的审计师选择及审计意见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公司越可能聘请大型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也更容易获得清洁的审计意见。机构投资者对审计师选择、审计意见的上述影响在法律保护较差的环境中更加明显。在控制了自选择问题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我国的机构投资者能够改善独立审计的治理环境,进而提升公司的治理水平,它是法制等外部治理环境的重要替代性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机构投资者对企业避税的因果关系影响。有鉴于机构投资者和企业避税之间的内生性问题,本文选择机构投资者与被投资上市公司之间的空间距离作为机构持股的工具变量,我们发现在控制内生性之后,机构投资者对企业避税行为仍然存在明显的制约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与税收征管在避税上存在互为补充的关系,同时机构投资者能通过抑制企业避税提升公司价值,而这一效应在税收征管强的地区更为明显。本文提供了机构投资者对企业避税影响的因果关系证据,从而拓展了机构投资者公司治理作用的文献,对于抑制管理层的机会主义倾向和治理企业避税也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2009~2016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中国机构投资者总体及异质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上市公司税务激进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税务激进程度显著正相关,即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上市公司税务行为越激进。对机构投资者进行划分比较后发现,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税务激进行为的影响力较弱,不能有效发挥治理作用,而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持股会对被投资企业的税收活动带来有利影响,增加上市公司税收激进程度,发挥了重要的治理作用。将样本按照最终控制人进行划分后发现,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对被投资公司税务激进程度的促进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更明显。  相似文献   

4.
公司治理、机构投资者与盈余管理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本文选取沪深两市2003至2005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和二阶段回归方法,对公司治理、机构投资者与盈余管理三者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上市公司的治理,其持股比例与公司治理水平呈正相关关系,说明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越高越有助于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公司治理水平与盈余管理程度呈负相关关系;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呈负相关关系,说明机构投资者能有效地抑制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5.
在“碳达峰”与“碳中和”指引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下,企业的ESG表现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观察数据,实证检验了ESG表现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提高ESG表现会提升企业价值,吸引更多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是其中介机制。进一步分析发现,提高ESG表现对提升所处地区市场化水平较低和价值水平较低的企业价值的作用更为显著。以上结论为当今时代背景下深入厘清企业提高ESG表现所蕴含的经济实质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6.
机构投资者、信息披露与盈余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反映公司治理效率的信息披露与盈余管理作为关注要点,深入研究了机构投资者持股的治理效果问题.本文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显著低于无机构投资者持股公司,并且盈余管理程度随着机构投资者持股的增加而显著降低.本文还检验了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否有效提高公司信息披露的质量,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显著高于无机构投资者持股公司,而且信息披露质量随着机构投资者持股的增加而提高.本文还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公司信息披露对于盈余管理的监控作用更为显著,并且随着机构投资者持股的增加促进作用更为明显.以上发现意味着目前我国机构投资者已经参与到公司治理中,并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积极的治理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2012—2015年深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信息成本、行为金融、委托代理等理论,运用Mishkin检验、线性多元回归方法,检验了应计异象的存在性,验证了机构持股、会计信息质量对应计异象的影响。研究表明,深市总体存在应计异象,并且机构持股的高低对应计异象产生不同影响,机构持股比例高的公司比机构持股比例低的公司的应计异象程度低。进一步研究显示,会计信息质量对机构持股与应计异象的关系的影响存在差异,对低机构持股公司的影响更加显著。研究有助于减少应计项目的错误定价,提高资本市场定价的准确率,有利于投资者充分理解盈余信息,加强投资者利益保护。  相似文献   

8.
<正>美国、欧盟、英国和中国的金融监管机构框架在各有差异的基础上具有三个共性特征:搭建了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突出了中央银行在宏观审慎监管中的核心地位,强化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职能。各经济体的金融监管框架始终与时俱进,伴随金融体系发展演进中的机构形态、产品供求、金融风险等的变化而调整。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主要经济体跟进全球金融监管新要求,结合本地实际,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世界贸易组织法律体系的框架,是在1948年临时适用的关贸总协定基础上,经过历次多边贸易谈判,修改、增加、补充了一系列协定、议定书,特别是乌拉圭回合所达成的“一揽子协定”基础上而最终形成的,因此,WTO的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及其内容集中体现在《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的最后本》。应当指出,WTO的法律件几乎涉及到了国际贸易法的所有领域,甚至在某些领域已经超出了传统的国际贸易法的范围。根据《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WTO法律体系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正>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创新是一个不变的命题。创新发展就是为了通过研究水平的提高以及科技应用的进步来创造一个更智能更美好的世界,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就肩负着不可替代的职责。而且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具备更快更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培育起自己的核心技术优势。如今正深刻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的互联网、高科技等公司正是用不变的创新理念和创新热情来不断推动技术和科学的创新发展的。而且企业高水平的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