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购买力平价理论经常被各国作为汇率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汇率决定理论。从1997年1月至2007年1月,我国汇率制度较为稳定,经济发展较为平稳,因此本文以这10年间的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和中美两国消费者价格指数为样本,对其进行协整检验。结果表明,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被购买力平价理论所解释,但中美两国物价指数对人民币名义汇率的影响并不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2.
购买力平价理论经常被各国作为汇率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汇率决定理论。从1997年1月至2007年1月,我国汇率制度较为稳定,经济发展较为平稳,因此本文以这10年间的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和中美两国消费者价格指数为样本,对其进行协整检验。结果表明,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被购买力平价理论所解释,但中美两国物价指数对人民币名义汇率的影响并不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3.
4.
购买力平价是衡量均衡汇率的最为重要的方法之一,依此方法对人民币低估程度的估计也曾经是最为严重的。本文就如何适当运用购买力平价来度量均衡汇率的问题做了系统性的文献回顾和评论。结合近期的相关研究,我们指出了在一些有关于人民币均衡汇率的讨论中所存在的需要商榷乃至于错误的地方。本文认为:相对于基本均衡汇率等方法,扩展型的购买力平价方法更适合于度量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世界银行2005年购买力平价数据显著降低了关于人民币低估程度的估计,根本性改变了人民币汇率问题争议的形势,而有关世界银行数据本身被低估的观点未必成立;最后,当前人民币汇率并不存在严重的低估。  相似文献   

5.
左玮 《时代金融》2011,(26):4-5,9
购买力平价理论是现代汇率决定理论的基石之一,日本与美国是世界经济发展程度最高的两个国家,也是与中国贸易关系最紧密的两个国家。本文采用相对购买力平价的理论模型,利用日美两国的汇率及各自的价格指数,对购买力平价的三变量模型进行检验,基于该检验得出购买力平价理论在国际汇率决定上的现实作用,并解释出现偏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左玮 《云南金融》2011,(9Z):4-5
购买力平价理论是现代汇率决定理论的基石之一,日本与美国是世界经济发展程度最高的两个国家,也是与中国贸易关系最紧密的两个国家。本文采用相对购买力平价的理论模型,利用日美两国的汇率及各自的价格指数,对购买力平价的三变量模型进行检验,基于该检验得出购买力平价理论在国际汇率决定上的现实作用,并解释出现偏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购买力平价理论与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葛兰杰因果分析等计量经济方法对购买力平价理论与人民币名义汇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名义汇率的波动并不遵循购买力平价理论。因而不应以该理论为依据要求人民币升值。  相似文献   

8.
9.
一、购买力平价检验的计量模型近年来国际上关于购买力平价理论的讨论主要集中于相对购买力平价,这主要是由于绝对购买力平价在现实中受到的种种限制几乎不可能成立,而相对购买力平价便于进行经验分析。随着定量研究的深入特别是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的发展,相对  相似文献   

10.
购买力平价理论及其对我国汇率决定的适用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1.
对于“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中长期人民币必将升值”的观点,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对比指出,即便购买力平价中长期对人民币汇率走势有所影响,但鉴于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购买力平价总体下跌的历史,未来伴随着中国经济成长的人民币升值空间也许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相似文献   

12.
人民币汇率变动与实际产出——基于协整的VECM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协整分析和VECM检验表明,实际产出、出口额、实际利用FDI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四个指标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动态关系。长期内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实际产出呈负相关关系,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每上升1%,实际产出将下降0.26%。短期内,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化主要对出口产生冲击,并与出口、FDI一起对实际产出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3.
采用1985-2011年时间序列,基于协整理论,建立长期协整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人民币汇率对就业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人民币汇率与就业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就业汇率长期弹性系数为0.32,而短期弹性约为0.155;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对就业有负效应,将抑制国内就业的增长.因此,目前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幅度不宜过大,以避免造成大量的就业收缩.  相似文献   

14.
为了维持币值基本稳定,明晰各经济因素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至关重要。本文选取了货币供应比、利率差、贸易条件、开放程度、国外净资产和股指等经济因素作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的解释变量,运用Eviews 8.0对2001年到2015年60组季度数据进行协整检验,构建VEC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进而探求人民币汇率变动的规律性,为稳定币值提出合理控制货币供应量、加速利率市场化进程、优化出口结构、完善外汇贮备管理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孙泓 《新金融》2008,(6):13-16
汇率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不可小觑,人民币究竟值多少美元已成为汇率的核心问题.人民币升值问题从表面上看是人民币被低估了,从实质上看,则是美元被高估了.我们以购买力平价理论为基础对人民币汇率中长期趋势加以分析,解析终结人民币持续单向升值的几种可能性,并强调中国应根据自己的贸易及国内经济发展战略来制定汇率目标.  相似文献   

16.
17.
人民币实际均衡汇率:决定因素和协整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贸易条件、政府非贸易品支出、开放程度、技术进步、外国直接投资、利差、通胀率之差是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的长期决定因素。通过对这些决定因素的协整检验,得出人民币实际均衡汇率大于实际有效汇率,因此,人民币升值具有必然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相对购买力平价估算了人民币官方汇率。实证发现,近年来人民币官方汇率的波动基本符合相对购买力平价,这给出了1997年以来人民币汇率稳定的理论基础。以1997年官方汇率与1995年可贸易商品绝对购买力平价汇率为基期汇率,目前人民币大约低估10 ̄15%。以2000年官方汇率为基期汇率,人民币大约低估4%。  相似文献   

19.
自200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直接标价汇率)一直呈下降趋势.本文将从购买力平价、利率平价两个角度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张云  杨柳 《甘肃金融》2010,(4):64-67
当前,贸易保护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再度抬头。据商务部统计,2009年1月至8月,共有17个国家(地区)对中国发起79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额约100.3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6.2%和121.2%。外贸上的压力让人民币汇率问题再一次引发各界关注。作为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美国由于受到全球经济危机重大创伤,居民购买力严重下降,因此其国内更有一种迫切的声音,即希望通过压迫人民币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