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
存款保险制度是推进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举措,研究其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对于进一步完善存款保险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2010—2019年我国上市银行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分析存款保险制度与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关系,并就银行特征对二者关系的影响进一步展开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有加剧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倾向,提高银行杠杆会强化存款保险制度的风险效应,实行高管债权激励机制和扩张银行规模对此风险效应有抑制效果,但这种调节效应对中小银行并不明显.最后针对性地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
4.
南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忡金融危机使得系统性风险的溢出效应受到普遍天注,同时也暴露了对系统性风险监管的重要性及其缺陷。本文从风险源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多种传染渠道及其相关性、银行系统结构复杂性与演化三个方面.对银行系统性风险进行分析,以期对我国银行监管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从巴林银行倒闭到中航油、中石化衍生品交易巨亏,重新审视金融衍生工具与系统性风险的关系成为必然。金融衍生工具运用规模和比例呈急剧上升趋势,其初衷为对冲风险,契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功能,但由于其交易规则具有复杂性和不透明性,实施效果亟待检验。本文采用金融衍生工具视角,探索了分类金融衍生工具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金融衍生工具会加剧银行系统性风险,包括外汇类和利率类金融衍生工具。金融衍生工具运用总体效果并不理想,且存在情境依赖,作用发挥呈现异质性。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以及股市处于熊市时,金融衍生工具均加剧了银行系统性风险,在危机前则降低了银行系统性风险,但当处于牛市时则无显著影响。此外,在市场化进程高、机构持股比例高时,金融衍生工具加剧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作用更为明显。本文从一个新的视角检验了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因素,为探究其成因提供了新解释,也为未来系统性风险防控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前影子银行已经成为影响我国金融稳定运行的一个潜在风险。虽然我国影子银行无论是构成还是运作方式特别是风险表现形式和程度与美国影子银行都有较大差别,不像美国影子银行一样成为导致金融危机的主要成因之一。但是,当前我国影子银行的不规范和无序运作,开始对我国金融健康运行构成威胁,导致潜在的系统性风险开始出现。所以,应尽早规范我国影子银行的运行规则,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促进影子银行有序运行。  相似文献   

7.
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能忽视非系统性风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霞 《中国金融》2000,(5):20-21
80 年代中期以来 ,我国先后成立了十余家股份制商业银行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由于其创立和发展都仍在探索之中 ,其经营还存在许多潜在的风险。在股份制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中 ,除利率风险、货币风险和国际收支风险等系统性风险外 ,影响更大的是非系统性风险 ,它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资本风险、竞争风险、资财风险、结算风险等。一、股份制商业银行非系统性风险的表现及成因(一 )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指借款人到期不能或不愿履行还贷付息协议导致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之所以面临较大的信用风…  相似文献   

8.
张方雪 《时代金融》2015,(2):113-114,118
金融危机后,银行系统性风险得到监管当局和学术界的普遍重视。目前关于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文献研究众多,但缺乏统一的认识和标准。本文梳理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对系统性风险的定义、成因和度量方法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评述,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华坚 《浙江金融》2005,(11):25-26
问题银行关闭是指银行监管当局从稳定银行体系安全,提高银行系统整体效率出发,运用行政手段取消不可救助、股东无力注资及救助失败的问题银行继续经营金融业务资格,从而迫使其退出市场的行为.  相似文献   

10.
金融危机后,银行系统性风险得到监管当局和学术界的普遍重视。目前关于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文献研究众多,但缺乏统一的认识和标准。本文梳理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对系统性风险的定义、成因和度量方法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评述,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银行系统具备典型的系统特性,属于开放复杂系统的范畴。银行系统风险与银行系统及其外部环境间存在密切关联,其概念和内涵可通过银行系统特性加以解析。进一步分析发现:银行系统风险生成过程可归纳为银行系统内部演变机制、银行系统外部循环机制以及银行系统内外部间的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12.
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2010-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究颁布房产限购政策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研究表明:房产限购政策有效降低了银行系统性风险,通过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缩小借贷规模,进而降低了银行系统性风险。进一步研究表明,市场化程度越高、融资约束越大,房产限购政策对银行系统性风险作用力越强。该结论为引导企业“脱虚入实”,降低银行系统性风险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房地产企业高负债经营模式引起监管部门关注,监管日趋收紧,降负债、调整融资结构成为房地产企业必须解决的问题.利用2011-2019年的季度数据对房地产企业的融资结构与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关系进行的实证分析发现,房地产企业负债比例提高会增大银行系统性风险,短期负债占比越高则银行系统性风险越大.替换被解释变量后,结论依然...  相似文献   

14.
我国影子银行内生于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资产与负债相互交叉渗透,在会计账户之间形成风险传导,从而成为系统性风险发生和传染的重要渠道。本文创新性地构建了2010—2015年我国影子银行资产负债表,以会计账户风险传导为基础,分析了影子银行部门的风险生成机理,测度了影子银行风险程度,在此基础上厘清影子银行的系统性风险传导机制。做好影子银行的风险防范和治理,根本上要加强正规金融机构的有效监管,及时识别、管理与隔离影子银行风险,建立一套适度、完整、有效的影子银行审慎监管框架,构建包含影子银行的广义宏观审慎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5.
《金融论坛》2011,(7):44-48
金融系统的顺周期性所积聚的总体风险是系统性金融风险和金融不稳定的来源之一。银行体系的非核心债务与核心债务的比率能够反映金融周期的不同阶段和银行体系的风险承担情况。本文分析了银行体系非核心债务和短期债务的顺周期性以及二者与系统性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经济繁荣时期,银行资产负债的快速增长伴随着非核心债务和短期债务...  相似文献   

16.
影子银行资金投向复杂,防范风险跨行业交叉传染成为当前规范影子银行发展的重点。本文以资金信托行业投向作为影子银行的代理变量,采用△Co Va R模型,利用来自19个行业的资金信托投向数据测算尾部风险指标,分析以信托业为代表的影子银行部门系统性风险的生成机理和风险传导路径。研究发现,由本文模型测算的以信托业为代表的影子银行部门系统性风险主要由行业间关联性驱动,时间维度上具有顺周期性;通过构建指标识别出系统重要性行业和系统脆弱性行业,对前者的溢出效应和后者的吸收效应采取必要的风险隔离措施。因此,在经济上行周期,应通过完善监测系统来捕捉影子银行可能出现的风险,对与影子银行相关的行业采取重点监管措施,防范在下行周期风险出现跨行业扩散,减轻实体经济受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2011-2022年沪深A股的16家上市银行为研究对象,以2018年资管新规的发布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DID方法对影子银行与系统性风险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影子银行规模越大的银行在资管新规实施后其系统性风险降低越显著;异质性检验显示,国有控制、高存贷比的银行受资管新规政策影响更大,系统性风险下降更明显;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商业银行通过提高贷款质量和资本充足率的路径可降低银行系统性风险。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中国上市商业银行2013-2020年的面板数据,研究“双支柱”调控框架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并检验影子银行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越紧缩,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抑制程度越强,且同一方向的两种政策具有相互加强效应;不同政策组合的调控效应存在差异:两项政策同时紧缩的抑制效应最强,货币政策紧缩而宏观审慎政策宽松的调控效应次之,货币政策宽松而宏观审慎政策紧缩的效应稍弱,两项政策同时宽松效应最弱;作用机制检验发现,“双支柱”调控框架通过遏制影子银行的扩张抑制银行系统性风险。  相似文献   

19.
以我国15家上市银行为研究对象,就银行间的风险联动关系进行研究。研究主要包括:上市银行收益率两两间的时变相关系数测算、4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与11家股份制商业银行间的整体相关程度的测算,以及根据我国上市银行间的动态相关关系构建银行体系风险联动的预警指标。研究发现:我国上市银行间普遍存在显著的非对称的动态相关关系,4家大型国有银行间的平均动态相关系数比他们和其余11家银行间的相关系数高;我国的4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与11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整体相关程度也很高;15家上市银行两两的动态条件相关系数序列构建的银行体系系统性风险预警指标能够及时检测市场风险。  相似文献   

20.
用“影子银行体系”或“平行银行体系”的说法更显恰当。至少,一定要从“体系”角度把握“影子银行”的概念。进而也就不难理解何以其系统风险更加严重,其可能导致的系统危机及其社会成本是实实在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