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叶永卫  陶云清  云锋 《财政研究》2022,(10):100-115
作为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国地税合并对于企业的投融资决策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方法系统考察了国地税合并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结果显示,国地税合并显著抑制了企业“短贷长投”倾向,即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得以改善。作用机制检验证实,国地税合并一方面显著提高了企业实际税负,增加了企业流动性约束,表现为企业现金持有增加、股利分配和资本支出减少,另一方面显著提升了企业的信息披露质量,从而缓解了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异质性分析发现,国地税合并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改善作用在融资约束严重、盈利能力较弱和面临较强税收征管力度的企业中更为明显。本文结论表明,国地税合并不仅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纳税遵从度,而且可以抑制企业的“短贷长投”倾向,对于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和实现有效投资具有重要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2.
融资难是制约大量实体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短贷长投”则成为民营企业应对融资约束的替代机制之一。这不仅对企业自身财务安全、经营业绩构成隐患,也不利于宏观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结合二十大“数字中国”发展战略以及当前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化转型成为不少民营企业的战略选择。本文选取2007-2020年沪深A股民营上市企业18 392个样本观测值,探讨了数字化转型对民营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数字化转型可以显著缓解民营企业的投融资期限错配情况;第二,数字化转型可通过降低民营企业违约概率、缓解信息不对称、减少企业经营成本的路径,提高银行放款意愿,进而改善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情况;第三,转型前民营企业违约风险越高、信息不对称程度越严重,或者经营成本越高,数字化转型缓解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效果越显著,从而进一步证实了上述逻辑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投融资期限错配不仅阻碍了企业健康发展,还会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以2007—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融资融券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研究发现,融资融券制度实施、融资交易和融券交易均会加剧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融资融券制度和融资交易通过提高企业融资约束水平、促进企业金融化行为加剧了投融资期限错配,融券交易通过提高企业融资约束加剧了投融资期限错配。异质性分析发现,融资融券对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在非国有企业和信息透明度较低的企业中更突出。经济后果检验表明,融资融券通过加剧投融资期限错配降低了企业绩效,提高了企业财务和经营风险。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2007年至2013年发行的3370只信用债为样本,从债券特征、市场状况和承销商声誉角度探讨了影响信用债发行利差的主要因素.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在当前信用债评级普遍偏高的情况下,信用评级仍对债券的发行利差有较强解释力.信用债的发行规模越大,发行期限越短,其发行利差越低.企业选择在市场状况比较平稳时发行债券,有利于降低发行利差.在当前情况下,承销商声誉对信用债发行利差的解释力还比较弱.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投融资期限结构视角探究国有资本参股的边际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国有资本参股有助于改善民营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不同国有参股主体作用效果存在差异。作用机制检验表明,国有资本参股通过发挥监督效应、资源效应以及拉动效应等多重路径抑制民营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资本参股对投融资期限错配的改善作用在出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资金缺口较大、资金需求较高的企业中更为显著。本研究拓展和深化了“逆向混改”的研究外延,为改善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证据。  相似文献   

6.
以2008—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基础,探究企业数字化转型对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抑制投融资期限错配,并产生抑制的同群效应。从融资端看,数字化转型会通过改善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市场正面预期,从而抑制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从投资端看,数字化转型会通过强化内部控制能力、降低非效率投资程度,从而抑制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进一步研究表明,受外部市场环境的影响,数字化转型对投融资期限错配的抑制作用具有非对称性,在产品市场竞争激烈、供应链集中度较高的企业中,上述数字化转型的红利得到了充分释放。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产学研合作对债券市场投资者的影响,本文借助手工搜集的产学研合作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对2010-2020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进行研究发现,产学研合作有利于抑制债券信用利差,提高企业创新效率、降低企业风险是产学研合作作用于债券信用利差的有效路径。进一步地,对于合作深度较高、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大的企业以及吸收能力较强的企业而言,产学研合作对于债券信用利差的抑制作用可以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本文构建了产学研合作与债券信用利差的关系,可以为企业创新决策与债券市场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实证检验了银行业竞争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发现银行业竞争程度的提高会降低投融资期限错配程度。异质性分析发现,对于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成长性高的企业以及所在地区政府干预程度高的企业而言,银行业竞争降低投融资期限错配的作用更为显著。银行业竞争能够缓解投融资期限错配带来的投资不足问题和代理问题,减少投融资期限错配对公司绩效的负面影响。本文结果表明,银行业竞争程度的提高能够产生客户争夺效应和新型代理成本效应,进而影响投融资期限错配。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绿色信贷指引》的颁布作为准自然实验,研究绿色信贷对企业微观债务结构的影响。本文基于熵平衡-双重差分法的研究结果表明,绿色信贷政策实施后,商业银行普遍加强了环境风险管理,重污染企业的债务期限显著降低。同时,重污染企业受政策影响降低了投资力度,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程度同步下降。进一步考虑了制度环境差异的三重差分检验结果表明,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有助于绿色信贷政策更好地发挥降低重污染企业债务期限和投融资期限错配的作用,表明良好的制度环境建设是绿色信贷实施的基础。基于研究结论,本文从防范企业债务风险、加强绿色信贷政策灵活性和推动金融发展环境建设等角度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郭晔  黄振  王蕴 《金融研究》2016,432(6):67-80
本文利用固息债与浮息债利差将货币政策分解成预期和未预期部分,进而探讨未预期货币政策对企业债券市场信用利差所产生的动态影响与非对称效应。实证结果表明:第一,未预期货币政策对企业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更为显著;第二,在经济周期的繁荣时期,未预期货币政策对企业债券信用利差的作用更大;第三,对比不同期限的企业债,货币政策对中长期企业债信用利差的作用更为显著,而对短期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基于信用利差的中国城投债券信用风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四万亿"投资的推动下,中国城投债券的发行规模大幅增加。与此同时,城投公司的整体债务规模也急剧攀升,其债务总量超过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水平,城投公司的整体信用水平不容乐观。因此,城投债券的信用风险需引起足够重视。本文从量化角度研究了影响中国城投债券信用风险的四个因素,结果显示,中国城投债券的信用利差与发债企业的资产规模以及发债企业所在地区的人均GDP水平负相关,与企业债券收益率以及担保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以金融改革试验区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交错双重差分法评估其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改革试验区政策能够抑制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改善短贷长投,上述影响在金融发展水平高、市场化程度好的地区更显著。丰富权益融资、压缩融资成本及补充长期信贷是其作用机制。进一步研究发现,该政策有助于企业提升经营绩效,降低财务风险。金融改革试验区阶段性政策评估可为后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4.
张婷 《浙江金融》2015,(4):48-53
信用评级不仅能为投资者提供风险信息,对企业来说也具有一定的信息含量。本文利用2011-2013年发行的企业债与公司债数据,用实证的方法研究信用评级对债券融资成本的影响,揭示出信用评级内在的信息含量。研究发现,债券信用评级对债券融资成本具有显著的解释力,债券融资成本随着信用评级的上升而下降,债券特征对债券融资成本的影响力要显著大于企业财务特征,企业财务信息并不能直接影响债券融资成本。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2007-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信贷资源获取的视角,系统研究了大数据应用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大数据应用能显著抑制期限错配,改善企业债务期限结构,且在非国有企业和风险承担能力高的企业中效果更为明显。核心机制在于资源效应和信息效应:前者表现为大数据可以增强企业实体业务的比较优势,进而提高银行在信贷决策过程中基于“规模偏好”的资金配置倾向;后者表现为大数据可以缓解信息不对称,提高银行信贷决策和资金配置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08-2019年长期信用债数据,本文实证研究发现:评级分析师任期越长,信用评级越低;较长的分析师任期能够影响评级准确性,降低"未能预测违约"的第Ⅰ类错误,增加"错误违约预警"的第Ⅱ类错误;相比于短分析师任期,长分析师任期能够增强信用评级对信用利差的降低作用.本文还发现,相比于未被投资者付费评级机构评级的债券,投...  相似文献   

17.
保障房融资中普遍存在多重信用,预算压力和监管政策扭曲使得这些信用错配并导致了系统性风险。基于金融机构资产组合决策模型的分析表明,信用错配影响会对金融机构产生较大冲击,并且与保障房融资无关的金融资产也会受到巨大影响。在金融机构存在多条业务线时,信用错配的影响会集中在新设业务线上。因此,对保障房融资中的系统性风险进行结构性监管,对存在信用错配的保障房融资项目和金融机构的非传统业务线重点监督。  相似文献   

18.
19.
海南省商业银行存贷款期限错配是业界关注的问题之一,期限错配对经济运行和金融体系中的不稳定影重大,本文通过研究海南省商业银行存贷款期限错配的原因,分析其对经济和金融发展中的影响,并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2009年以来,由于受到宏观政策导向、贷款需求结构、经营效益考核和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鄂尔多斯市辖内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日益增长,贷款长期化趋势明显。与此同时,由于企业经营活动日趋活跃及存在通胀预期引发的存款活期化.使其资金来源变得越来越不稳定,存贷款“期限错配”现象日益严重。金融机构存贷款“期限错配”是经济运行和金融体系中的不稳定因素,需要在工作实践中认真分析和研究。本文以鄂尔多斯市为例.阐述该市金融机构存贷款“期限错配”现象,分析其形成原因和对经济金融发展中的影响,并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