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3.
4.
5.
作为一个读者,我感到汉语世界人文社会科学的许多地方,近年来有一种玩高深的泛哲学化倾向,“终极关怀”、“话语权力”、“真伪问题”等等“后现代”词汇,是最时髦的陈述。这股玩高深的泛哲学化的新潮,让许多读者欲随不能,更不必说许多读者已经却之不恭了。 相似文献
6.
近两年来,有很多文章比较中国与印度的经济发展模式,讨论谁比谁厉害。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大多数人的看法是,中国的经济比印度更为成功。从经验上观察,这一点似乎是显而易见的,统计数字可以证明这一点。 相似文献
7.
环境·制度·政府·经济绩效——以闽江航运为个案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修宪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7,(2):94-100
本文首先描述了种种自然和社会环境对近代闽江航运业发展的制约作用,进而探讨了政府面对这种状况所进行的制度变革,并指出自然条件及潜在的商业习惯对制度的冲击和制约作用使制度改革的经济绩效无法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8.
9.
10.
近日,阅读有关案例,发现曾是高层领导的腐败分子在自己的忏悔录里,“学习”两字出现的频率最高。贵州省原省委书记、省人大主任刘方仁:“我这次犯错误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自己没有很好地学习……”云南省原省长要嘉廷:“自己之所以犯了这么严重的错误,主要是长期以来放松了政治理论的学习……”公安部原副部长李纪周:“我走了上犯罪道路的原因和教训是长期放松政治学习……”。掩卷深思,这些人为何在锒铛入狱、身陷囹圄时才感叹学习之重要,若是在位时就能把学习真正当成是谋事、做人的第一需 相似文献
11.
全党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即将胜利结束。从哲学的层面上思考这次教育活动取得的成功经验,使其升华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成果,有助于发现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内在的具有本质性、必然性的联系,从而为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除夕这一日,友朋间的通讯几乎全为短信取代。家人业已共聚一堂,也已无需电话。所以来电铃声响起的时候,我几乎是漫不经心地拿起电话来的。 相似文献
13.
法治是宪政的必要基础,并捍卫着宪政体制的生存和稳定,没有法治就没有宪政。如果法律仅仅是统治者(立法者或执法者)意志的体现,那就没有法治,也就无宪政可言。宪政的目标决不是简单地限制政府权力。宪政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有效的、负责的、公正的、保护个人基本权利的政治和法律体系;这就要求宪法赋予政府足够的、有效的权力来管理公共事务和保持社会安全及稳定。 相似文献
14.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让不少人又想起了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那是迄今为止资本主义世界最深重的经济灾难。不过,在许多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眼里,大萧条的阴云早已散去。主流观点一般认为,我们现在完全有能力避免类似灾难再次发生,因为我们已经从大萧条中学到了足够多的东西。 相似文献
15.
16.
17.
一群其实并不靓丽的“超女”把整个中国搅得天翻地覆之后,紧跟其后的却是一批“深藏书斋无人识”的学术“超男”,阎崇年、孔庆东、刘心武、纪连海等学者一夜之间走红,其中易中天大红大紫的程度已经远远越过了当年的“超女”。“易中天”,这个名字不仅在学术圈内外如日中天,而且已经成为颇具新潮意味的学术明星的代名词。这不禁要让人们思考一下这种奇特的现象及现象的奇特。 相似文献
18.
19.
20.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全面总结了六条主要执政经验,并将之写入《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作为《决定》立论的理论基础,进而确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这是十六届四中全会和《决定》的一个亮点和特色。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实践中“长期坚持并继续丰富和完善”我们党的主要执政经验,需要全面认识党的执政经验及执政经验与执政理论、执政规律的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