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章针对非物质激励的特点,对员工的非物质激励机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2.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知识的创造、利用与增值,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都要靠知识的栽体--知识型员工来实现.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的建立成为各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分析模拟公司中德合资BOS汽车部件公司的知识型员工激励体制及其员工职业生涯设计,对知识型员工和过程型激励理论进行了论述,并在此基础上简要分析该激励机制差异化.  相似文献   

3.
陈云娟 《北方经济》2006,(16):21-22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员工成了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力量.本文首先对民营企业知识员工特征进行研究,然后对目前民营企业激励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激励民营企业知识员工的几点建议为知识经济条件下民营企业能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有效激励知识员工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林于  蒋登  池丽敏   《华东经济管理》2006,20(12):117-120
由于目前很多企业现行的激励机制存在一定的缺陷,不能有效地激励知识员工,文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从知识员工的特征出发,明确他们的激励因素,再结合激励理论的研究成果以及实证研究的成果,建立适应企业特色和员工需求的激励体系,实现企业与知识员工的双赢与多赢.  相似文献   

5.
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对员工的培训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尤其重要.市场上的现有的人才不一定符合企业的标准,要塑造真正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的人,企业必须要对自己的人才进行合理的培训.现今知识更新速度迅速,通过构建员工培训体系不仅可以提升员工技能,提高工作绩效,更重要的是,给予员工成长机制以巨大的激励.  相似文献   

6.
如何有效激励知识员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诺贝尔奖获得者西蒙曾指出:"组织问题不在组织本身,而在有关的人."而人的问题说到底就是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的问题,也就是激励问题.所谓激励就是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实现组织的目标.当前,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践界都对激励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但是随着知识员工由个别走向一般,对激励问题的研究也就走向了一个重要的误区,即将知识员工的激励等同于一般员工的激励,而没有考虑他们之间的差别.因此,笔者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就如何有效激励知识员工进行探讨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相似文献   

7.
餐饮业员工是对顾客服务最直接的人,提升员工满意度是提高餐饮服务质量的保证.因此,餐饮管理者要全面把握和满足员工需求,把关心员工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还要运用好激励方法.实践证明,除了给予员工基本的物资激励外,运用恰当的精神激励方法,对提升员工满意度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知识的创造、利用、增值及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都要靠知识的载体——知识型员工来实现。本文在系统分析知识型员工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相应的激励模型,以期对企业知识型员工的人本管理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激励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企业要发展,一定要重视对员工的激励,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机制,把激励的手段和目的结合起来,真正建立起适应员工需求的、开放的激励体系,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企业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岳虎 《发展》2007,(12):41-42
知识型员工是指具有知识储备的员工.美国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最早提出知识员工这个术语时,意指"那些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他们生产的不是物质产品,而是知识和思想","他们是一种全新意义的资源".知识型员工作为知识的载体,其工作效率影响着企业的竞争能力,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所以,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李默妮  吴秋明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5):115-119
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课题.心理契约为知识型员工提供了崭新的视角.文章将从心理契约的理论入手,力图将心理契约引入知识型员工管理,并探讨基于心理契约的知识型员工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2.
苏铁 《华东经济管理》2005,19(6):135-136
在现代经济活动中,企业为了赢利,增强竞争力和企业发展的后劲,不断加大研究开发上的投资力度,使无形资产无论在总量上,还是在占企业资产比例上都呈快速增长态势。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有关自创无形资产会计处理中存在诸多缺陷,文章就此问题进行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13.
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郭韬 《科技和产业》2005,5(5):22-25
员工激励是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新技术企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知识型员工激励的问题也比以往更加复杂和重要。本文通过分析知识型员工的心理特点和工作特点,结合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特点,提出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型员工进行有效激励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蒋蓉华 《改革与战略》2008,24(1):125-127
文章从分析知识管理入手,对知识共享进行博弈分析,并设计相应的知识贡献激励函数,以促进员工的知识共享行为。  相似文献   

15.
柳军  谭根梅 《特区经济》2007,221(6):301-302
本文通过对知识员工的定义和内涵进行界定,分析知识员工的人格特点和工作特点,从六个方面归纳了知识员工的绩效特征,并提出应该对知识员工进行更细化的分类,以加强对这一重要员工群体进行绩效评价和管理。  相似文献   

16.
林剑 《科技和产业》2011,11(9):42-45
在一个崇尚知识的信息时代,企业之间的极限竞争已经不仅取决于优质的产品和个性的服务,最重要的是依赖企业的人力资本。知识型员工作为人力资本的主要承载者,自然成为企业人力资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如何针对知识型员工特征进行有别于普通员工的管理,是我们探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基于灰关联分析的知识员工胜任特征模型指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理的胜任特征可以有效的预测员工的未来绩效,本文应用灰关联分析理论对目前建筑工程行业中所采用的知识员工胜任特征及其指标进行了分析研究,找出该行业知识员工,即工程技术人员的胜任特征关键指标及其权重,并在实际案例中予以验证,结果显示这些关键指标能够准确预测员工的未来绩效。  相似文献   

18.
知识员工管理者角色与胜任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万思  姚圣娟   《华东经济管理》2006,20(10):135-140
文章基于知识工作、知识员工与知识员工管理者研究,以及管理胜任力研究,结合知识员工管理者角色分析,探讨三个管理层次知识员工管理者的胜任力.  相似文献   

19.
黄莉 《特区经济》2009,(8):153-155
未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储备高素质的劳动后备军,农民工子女将成为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和生存现状以及造就我国高素质劳动后备军角度入手,论证加强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朱颖俊  黄剑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5):120-123
文章首先介绍了知识员工及其工作内容,根据其工作内容的不同将知识员工的工作内容进行了总结分类,然后通过对知识员工工作内容绩效特征的研究,进一步阐述了对于不同的工作内容应该实行不同的考核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