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家庭农场"的概念是首次在一号文件中出现.作为农业家庭经营的最高形式,家庭农场的提出既顺应了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新趋势,也破解了我国未来农业经营主体的稳定性和持续性难题.何谓家庭农场 在美国和西欧一些国家,农民通常在自有土地上经营,也有的以租入部分或全部土地经营.农场主本人及其家庭成员直接参加生产劳动.早期家庭农场是独立的个体生产,在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几千年延续至今,土地问题始终是农业乃至中国发展的根本问题.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深入,荒漠化地区存在的制约因素显得尤为突出.自然环境的恶劣和人文环境的落后使得土地政策与工业化援助政策、财政政策、投融资政策一样,在关乎西部大开发和荒漠化治理顺利推进和取得预期效果方面遇到种种阻碍.因此,如何运用政策更好地合理配置荒漠化地区有限的土地资源,并使其能够充分发挥其潜在的生产力,以应付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加入WTO给我国农业,尤其是在荒漠化地区发展农业带来的风险,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我国如何适时有效地改革现行的农村土地政策,真正明确"三权"--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和农产品支配权的关系,摆正"三权"各自的位置.  相似文献   

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土地是农业的根本,维护土地安全,保证农业生产正常运行,是关系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的大事,解决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服务"三农"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关系,用法律的形式稳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关系是广大农民群众的心愿.本文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常见的法律问题入手,对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律制度的完善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适度规模经营: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主要的经营形式,可以在家庭承包的前提下,通过适当的土地流转形式,使土地经营相对集中,取代千家万户分散的小农经营方式,从而实现"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的目标.正如20多年前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和集体经济".从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来看,完善和创新土地经营制度,积极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已势成必然,必将展现我国农业发展的第二个飞跃.  相似文献   

5.
"三权分置"的确立使土地流转成为可能,土地流转给农民带来巨大影响,它不仅增加农业的经济效益,更使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日益繁荣.土地流转促进我国原有的农业经营体制的完善和发展,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分析土地流转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促进土地流转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土地制度的主要矛盾是,一方面,部分人还固守着"乡土中国"的土地本位理念,认为"乡村就是乡土;农民就是种庄稼;农业就是搞粮食,管农业的就是负责粮食增产和查耕地""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农民无地就造反";另一方面,部分人以"城市中国"思维配置土地,认为"土地配置保城市""发  相似文献   

7.
正土地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农村土地流转是有效集中零碎土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率急剧增加。然而,流转方式、流转方向的多样化以及土地流转率的快速提高,也导致了一些问题的产生。比如,土地租金上涨,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收益降低甚至亏损、农产品出口竞争力低下;另外,一些大企业肆机大面积租赁农用地用来"种楼房",导致农用地商用,阻碍农业经营规模化进程;再者,农用土地零碎化、人均土地占用率低等现状,导致流转土地面积较小,  相似文献   

8.
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制约因素与完善建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尽管现行政策和立法旨在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际上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仍处于初级阶段.制约其流转的因素主要是现行"均田制"的农地承包方式和社会保障机制及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缺失以及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过低.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必须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价值取向,减少对,健全其流转形式,同时加强社会保障等配套制度建设,适当发挥村集体的职能,稳步推进土地的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9.
浙皖两省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比较研究表明,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土地流转得以推行的前提条件.而要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资本和人才是两个必备的基本要素.我国土地产权结构存在制度缺陷,但并非是限制土地流动的主要因素.中西部地区资本与人才相对匮乏,限制了农业产业化经营,而这正是土地流转难以推行、农田大量抛荒的根本原因.农业产业化与土地流转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组织创新与制度创新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因素,基层政府的作用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进程中如何解决农地抛荒问题——以四川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和城市占用土地快速增加,导致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同时,农村劳动力不断流向城市,各地农村出现了土地抛荒日益严重的现象,不仅造成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增加了我国的粮食安全隐患。本文以四川省为例,总结了当前农地抛荒的特点及原因,认为农业的比较效益低、"劣等地"的地租更低、土地流转交易成本高是城市化进程中农地抛荒的根本原因,建议通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推广农业科学技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力,推进土地流转和集中、促进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实行农地抛荒责任追究制度等措施,有效遏制农地抛荒现象。  相似文献   

11.
以农业现代化的维度来审视,我国农业制度改革创新滞后是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一个主要制约环节。具体表现在:正式制度存在"路径依赖"性,其效率具有阶段性,非正式制度如传统思维、市场观念等有隐性制约作用。其中,土地产权制度和农业生产经营制度缺陷是两个主要方面。因此,须从农地创新产权制度、推行土地股份合作制度、建立健全多层次的农村保障制度、建立土地流转宏观调控制度、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业合作经营、健全完善农业配套制度等方面加快我国的农业制度创新,同时加快配套制度的构建与完善,以此推动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2.
一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近年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大城市郊区或某些行业,已率先涌现出一批土地规模经营的典型,成为目前理论界研讨的一个热点.如何认识这些典型,尤其是如何实事求是地评价目前的农村经济状况,冷静分析实现规模经营的条件,对于澄清认识,克服盲目冲动,科学地引导生产,确实很有必要.土地规模经营典型的出现,对推进商品经济,加速农村"两个转化"无疑有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预示了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但它毕竟是特定条件下的产物,也并不意味着我国全面推行土地规模经营的时期已经到来.1.实现土地规模经营需要发达的生产力作保证.党的十  相似文献   

13.
"三农"问题是中国现代化最严重的瓶颈,而核心是土地问题.国土资源部于2013年9月6日下发通知,要求各地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快农村地籍调查,全面掌握农村范围内每一宗土地的利用类型、数量、分布及权属、界址等产权状况,为当前开展的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提供基础支撑,同时为下一步不动产统一登记奠定坚实基础.有关专家表示,完成农村集体土地的确权后将加快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将对我国农业生产产生重大影响.那么,何为土地流转?土地流转将对我国农业生产产生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一、发展现状评析 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不仅是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而且始终是新中国建立60多年来农业生产经营制度探索的核心内容之一.改革开放前30年,农村从土地改革后短暂土地私有到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随后迅速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实行了土地等生产资料归由集体经济所有、集中统一经营的"队为基础、三级所有"人民公社体制,"私有化"→"合作化"→"集体化",成为这个时期我国农业生产经营制度变革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我国耕地细碎分散的基本国情造成了几亿农民在小块土地上投入高强度劳动,导致土地边际收益不断下降,而农业规模化经营是应对这一问题的有效策略。但是,如果规模过大会带来农业效率的损失和农地资源的浪费,只有把握了农业规模经营"度"的问题才能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并推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作为推进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又把"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目标选项。农业土地产出率计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按农业总产值计算,另一种是以农业增加值计算。国际上农业土地产出率比较通用的方法是以农业增加值计算,即地区农业增加值÷土地面积=单位面积土地产类。本文研究农业土地产出率的研究是以农业增加值计算。  相似文献   

17.
[目的]经济学中经常出现这一现象,在生产要素替代关系相对微弱的情况下,经济总量水平与资源配置效果并非由最优的要素资源所决定,而是取决于最劣的要素资源。为揭示我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中是否存在"木桶效应",[方法]利用1990—2014年国有农场相关数据,通过对CES生产函数的拓展与改良,分析了我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中的要素资源配置问题。[结果]"木桶效应"存在于我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中,土地和劳动力成为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短板"要素;[结论]虽然新型农业生产要素对粮食增量产生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然而土地资源的不可替代性以及其他要素对劳动力的替代存在边界,使得农业适度规模中的资源配置效果最终由土地和劳动力决定;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并非是追求单一生产要素的扩张,而是实现土地、劳动力、农业资本、农业机械、农资、农业科技等全要素的高效组合。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但问题同样存在,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受土地极度细碎化的小农经营模式的制约,农民收入因土地经营利润低而被迫选择"兼业"经营;从事农业劳作的农民存在"不能不种,不敢多种"的心态而不愿向土地等  相似文献   

19.
农民转移、土地流转和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为中国农业现代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路径创造了可能,同时也成为农业现代化资金来源多元化的必要前提.但当前我国农业资金供给不足,市场资金比重小、动力弱,财政资金总量有限、支持引导效益低,制约着农业现代化发展.本文基于上述"两转一合"视角,对中国农业现代化资金来源进行多元化研究.  相似文献   

20.
农业现代化是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逐步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然而,我国农业发展缓慢,现状仍令人堪忧.这一现状背后的深层根源是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弊端--产权不明晰不断突显,致使农民土地原有权益和发展权益双重缺失,基于此,本文认为,现阶段稳定与完善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可以为:实现农业规模经济、推进农业现代化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