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医疗保险制度其实是由国家、医疗机构和个人之间以交易医疗资源为目的的典型的不完全关系契约。不完全关系契约的维持往往依赖于对准租占有者的补偿;政府对医疗保险的管理成本也依赖于个人和医疗机构占有准租的大小。医疗保险改革应该围绕着降低医疗保险的待遇水平、药品价格水平、服务价格水平以及提高医疗保险覆盖率展开。  相似文献   

2.
劳动契约与心理契约的综合管理模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关系的特点决定了无论是劳动契约还是心理契约都无法单独地对劳动关系进行有效的调整。在分析劳动契约和心理契约在调整劳动关系方面存在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了调整劳动关系的劳动契约和心理契约的综合管理模型,并提出了具体的管理措施:契约柔性化、沟通制度化、维护长期化。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代历史上曾出现过轰轰烈烈的农村信用合作社运动,历经了发端、发展、规范与衰微的变迁过程,体现出强制性和渐进性的特点。而其利弊得失在于促进了农村资金的融通和农业经济发展,但农民没有真正得到实利;缓解了旧式高利贷的盘剥,却催生了新式高利贷。呈现出这样的结局,根本原因在于近代农村信用合作社演进的二重制度结构背景。  相似文献   

4.
5.
诚信是资本市场的基石。诚信问题涉及资本市场各方主体,不仅影响上市公司、中介机构自身的发展,还会造成社会信用危机。契约理论之合意制度、信赖利益制度、显失公平制度等三大制度与诚信制度具有高度的契合性。我们需要通过完善资本市场诚信监管体系、健全资本市场诚信法律法规、加强上市公司诚信规范建设及提高中介机构执业诚信要求等途径,完善资本市场诚信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考虑市场化进程时间变化以及空间区域进程差异的基础上,考察了民营企业实际控制人政治身份与银行贷款契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政治关联促进债务契约签订的效应具有明显的时间区间差异。在正式制度安排较为缺失的年份区间,上述效应很明显;在正式制度逐步到位的年份区间,上述效应减弱甚至消失。上述效应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在市场化程度最高的三个省份,政治关联对于债务规模的影响在2003~2010年期间没有表现出来,但在其余省份此种效应是存在的。上述效应体现出明显的时间和空间交叉差异,在市场化程度最高的三个省份,市场化进程较低和正式制度安排欠缺年份段,政治关联对于借款规模具有促进作用;在正式制度安排逐步完善的2009、2010年,此种效应消失;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其余省份,上述效应没有明显的时间差异。  相似文献   

7.
员工与雇主之间的劳动关系具有平等与隶属的双重性,劳动争议的发生本质上是平等与隶属的争议,表现为劳动过程中对劳动剩余控制权的谈判与争夺。在不完全契约条件下,对剩余控制权分配的机制安排取决于劳资双方的谈判实力,应当设计有利于提升劳动者相对谈判实力的机制来实现社会和谐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夫妻财产制契约是约定夫妻财产制的载体和产物,是配偶或即将成为配偶的双方当事人就其婚姻生活中的财产关系所达成的合意。我国《婚姻法》所规定的夫妻财产制契约是一种种类契约、从契约和要式契约,婚姻当事人在约定其财产制契约时,了解和把握上述特征,能合法有效地处理好婚姻关系中的财产关系,维护好自己的财产权益。  相似文献   

9.
和谐的劳动关系对企业稳定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主要从规范企业劳动规章制度的制定、完善日常劳动关系管理、建立员工申诉途径及树立人本管理理念等方面入手,来浅析基于书面契约和心理契约融合的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契约在劳动法领域中的应用涵盖了劳动合同双方订立的过程、劳动合同的形式及具体内容的确立、对于有效期限的规定、合同变更及解除的条件和劳动纠纷或争议等问题的解决等众多领域。由于契约原则在劳动法中存在着使用过度或者是缺位的问题,为此,要求我们必须严格正确的处理好契约自由与国家强制之间的关系,以便能够更好的平衡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利益关系的目的。本篇文章主要就劳动法的起源和我国国家政府等机关对劳动法中的契约自由的干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经济理论表明长期雇佣是维持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重要条件.在长期雇佣条件下雇佣双方通常会理性地选择对双方都有激励和约束作用的报酬后置的支付模式,但考虑到这种支付模式是双方的隐性协议以及我国劳动力市场中雇佣双方力量悬殊的现实情况,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用人单位单方面发生道德风险的可能性,而<劳动合同法>中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出台有效地保护了劳动者尤其是资深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2.
劳动合同服务期不同于一般的劳动合同期限,两者在适用前提以及违约后果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区别。服务期规定的出台体现了《劳动合同法》平衡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的立法理念,适应了不同人群的需要,但服务期条款也存在规定不甚具体、内容不甚明确的缺陷,因而需对其作进一步探讨,厘清相关问题,以发挥服务期条款的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13.
劳动合同是建立劳动关系的基本法律形式.我国现行劳动法只明确了书面劳动合同的效力,至于口头劳动合同的效力问题则未予规定.应完善劳动合同相关制度,尽快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  相似文献   

14.
《劳动合同法(草案)》是我国第一部对劳动合同制度进行规范的法律草案,它在对《劳动法》中有关劳动合同规范进行调整、补充及完善的基础上,确立了若干新规则,这些新规则将不可避免对企业带来影响与冲击.该文以《劳动合同法(草案)》第二章关于劳动合同订立的规定为基点,从劳动合同订立的要求、试用期条款使用、竞业限制规定、违约金条款、劳务派遣用工等方面来简要分析《劳动合同法(草案)》新规则对企业之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不同发展阶段的市场经济,对劳动合同期限制度的要求是不同的,因此,大陆法系国家劳动合同期限制度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市场时期,定期劳动合同是劳动合同期限的唯一形式;二是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由于政府干预,劳动合同期限制度发生革命性变化,不定期限劳动合同成为一般形式,定期劳动合同降为例外形式;三是当前"以不定期限劳动合同为一般形式,定期劳动合同为例外形式"的劳动合同期限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行劳动合同制度采取了在流动性的基础上实现稳定性的模式.此种制度在优化配置劳动力资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对事实劳动关系的认定,无效劳动合同的确认和处理,以及劳动合同的解除等方面都存在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有必要将事实劳动关系视为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关系;对无效劳动合同的处理既要照顾到企业的利益,也要确保劳动者的利益;对解除权行使的重点是完善预告解除制度.  相似文献   

17.
《劳动合同法》坚持了《劳动法》确立的劳动合同制度的基本框架,并进行了全面规范和完善,其适用范围更加广泛,是一部符合我国国情的、协调劳动关系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为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提供了明确具体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8.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劳动合同的一种重要形式。新《劳动合同法》通过完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加大对劳动者的保护力度。文章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基本规定出发,论述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特征、订立、解除等基本问题。同时,新法颁布后,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在实践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9.
<劳动合同法>的通过有利于劳动者权益的保护,但该法在订立了书面合同但没有约定合同期限的劳动合同、采用欺诈或者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竞业限制制度、劳动合同解除后经济补偿的支付以及养老保险、劳务派遣制度、用人单位违反报酬支付义务的法律责任等方面的规定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通过司法解释或修改法律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