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首先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对甘肃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测度,得出在2004-2013年间,甘肃省14个市(州)之间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呈现出不平衡的发展状态,存在较为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之后通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以上文由主成分综合得分构成的新型城镇化综合指数作为被解释变量,以金融规模与金融效率作为核心解释变量进行了计量分析,得出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效率、财政支出、保险业发展、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升有助于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最后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目前,城镇化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城镇化发展过程需要大量资金支撑,必然离不开金融支持,二者相辅相成.同时,我国经济有着区域分布不平衡,东西部差距较大的特点.因此,本文以比较不同地区金融发展对城镇化的影响差异为切入点,选取我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2005-2012年的面板数据为对象,研究二者关系,最后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3.
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金融发展的实质是金融结构的优化以及金融市场效率的提高。在现代经济中,经济运行与金融活动是相伴而行的,经济的发展必然伴随着金融的发展。同时,金融的发展又反过来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在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金融总量的增长与金融结构的变化都作出了贡献。"十二五"时期是黑龙江省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全省"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的提速时期。作为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前提,必须  相似文献   

4.
利用2002~2008年中国能源工业发展与金融支持的面板数据,综合考察融资的规模、结构与能源工业的产值增长、能耗强度之间的关系,并基于79家上市能源企业的角度进行拓展和再证实。研究结果显示,融资规模扩大有利于能源工业的产值增长,但融资的开放程度和利用效率不断降低;不同的融资结构对产值增长的贡献率和能源消耗存在明显差异;国内贷款不仅对能源产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相对较低,还提高了单位增加值的能耗;相反,利用外资却能二者兼得;此外,增加股票和债券融资有助于促进自筹资金对能源产业产值增长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城镇化对国民经济发展和我国现代化的实现意义重大.城镇化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政策和资本.从我国目前情况看,作为顶层设计的政策方针已经推出,而政策的有效实施关键在于资金的支持和保障.为此,本文在对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的相关理论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选取相关数据对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进行了实证分析.针对金融问题日渐成为制约我国城镇化发展瓶颈之一的现实情况,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保险业增速放缓、金融同业竞争压力增大、行业发展空间被压缩,户籍制度改革、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共同推进下的新型城镇化及保险业"国十条"将成为保险业发展的新机遇与新动力。基于实证ECM模型发现,城镇化率与保险深度、保险密度长期协整正相关,城镇化率每增加1%。保险深度提高0.6114%,保险密度增加5.26465%;根据面板数据模型发现,城镇化率每增加1%,人身保险深度增加0.6138%,财产险保险深度增加0.1727%,人身保险密度增加5.0873%,财产险保险密度增加0.2313%,城镇化率对人身险的深化作用强于财险;与此同时,对比不同城镇化率面板发现,城镇化率越高,对保险密度深化的促进作用越强。  相似文献   

7.
运用广东2000—2012年面板数据,系统考察了金融规模、金融结构及其它相关控制变量对广东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发现目前广东金融规模扩张不利于经济增长,而改善金融结构、降低银行集中度以及提高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则会增加银行业竞争、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我国2001~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对现阶段我国城镇化、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在短期会抑制城乡收入差距,但是长期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总体上金融发展规模与效率的提升均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抑制作用,但是相对于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效率的抑制作用更具有持续性;金融发展的规模与效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解释比例约为城镇化的4.6倍。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降低城乡收入差距的有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滇中产业新区的概念从提出到上升为国家战略仅历时三年时间,滇中产业新区的建设对促进云南省城镇化发展和缓解云南省与我国东中部省份之间经济差距的拉大的现实情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滇中产业新区金融发展支持经济增长的情况进行面板数据分析,来发现金融发展对滇中产业新区的支持状况,以寻求建设滇中新区较优的方式和举措。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我国1993—2008年各省的GDP增长率数据进行了分层聚类分析,选取其中的12个省市构造了2003—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我国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以银行为主的金融中介发展对现阶段我国各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明显大于以股票市场为主的金融市场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基于此,本文对通过改善金融结构促进各地区的经济增长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分别以高技术产业企业年度专利申请数和新产品销售收入衡量中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2005-2009年中国大陆地区30个省份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了自主创新资本投入、人力投入、FDI技术溢出及财政科技支出后,当前我国的金融深化、股票市场和保险发展均对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水平的提高产生了明显的推动作用,且股票市场比金融中介的促进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2.
一个实体经济体的最适配金融结构,内生决定于该实体经济的禀赋特性。从经济结构内涵而论,劳动力就业结构的转换、农村要素禀赋的提升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构成农村城镇化的重要禀赋特性,小企业和新创办企业是农村城镇化中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动力。从金融交易特征观察,农村城镇化聚集了众多小企业成长所引致的异质性融资需求,与之相关的金融契约,有别于现行的二元金融系统,其资金需求规模小,企业家风险突出,这决定了适配农村城镇化的金融制度,不可能在现有二元金融系统中单独依靠对某种金融机构的改造而确立。为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有必要建构“区域性”的“政策导引的商业金融系统”,其核心价值在于对小额信贷的风险甄别功能。  相似文献   

13.
普惠金融发展迅猛,为乡村振兴开辟了新路径,其对农民收入的作用不容小觑.选用2009—2018年各省农村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测算2009-2018年普惠金融指数,构建线性面板模型及面板门槛模型,验证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普惠金融能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且具有门槛效应.普惠金融对农民收入增收效果还会受到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并且随着区域经济不断发展,金融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也不断深入,其增收及减贫的作用效果也逐渐凸显.  相似文献   

14.
基于当前的产业结构优化理论,结合江西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地市级面板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金融发展和消费水平对产业结构优化指标有显著性影响,且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在区域间呈现出三类不同效应。最后,根据实证研究,从金融发展角度给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选取2007~2016年我国31个省份的省际面板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对人口老龄化影响普惠金融发展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由于"数字鸿沟"制约着老年人获取互联网金融服务,人口老龄化加剧抑制普惠金融发展;适宜的政策制度、经济发达地区、较高的金融知识水平以及便捷的交通对发展普惠金融具有促进作用;由于普惠金融受众群体金融知识储备较低,短时间内难以接受信息化的金融服务产品,信息化水平未能有效促进普惠金融发展;从分地区的结果看,老龄化对普惠金融发展的抑制作用具有区域差异性。本文进而提出加快培育服务老年人的社会团体组织、实施差异性普惠金融政策、加强互联网金融创新、构建终身金融教育体系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对甘肃这样一个欠发达省份来说,加快城镇化进程,必须把强化产业支撑作为着力点,充分发挥区位、资源能源与原材料保障、土地与劳动力供应、市场潜力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承接中东部产业转移,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区域首位产业、富民多元产业等四大重点产业,全面提高经济发展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为城镇化发展提供支撑和动力。  相似文献   

17.
根据空间分工理论,地区专业化包括产业专业化与职能专业化.通过从资本形成、资金流动、风险分散、要素流动等方面阐述中国金融发展对地区专业化的影响机制,采用1995~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考察产业专业化和职能专业化的特征及发展趋势,建立计量模型实证分析金融发展对地区专业化的影响.全样本回归结果显示,中国产业专业化的提升主要依靠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而职能专业化的提升主要依靠金融发展效率和发展深度的提高;分地区回归结果显示,金融发展对地区专业化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构建城市面板数据的空间滞后和空间误差模型,考量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和新型城镇化在空间上存在自相关现象,并已形成东部沿海城市的高值集聚区和西部城市的低值集聚区;我国各城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存在空间依赖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居民收入对新型城镇化的正向作用显著;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效果由显著变得不显著;政府政策支持和外商直接投资对新型城镇化的正向影响日益显著。  相似文献   

19.
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政府对其宏观调控颇为必要。根据金融加速器理论,微小的外部冲击会造成大幅度的实体经济波动,且对小企业的影响比对大企业大。本文实证分析表明,货币政策金融加速器效应在我国房地产业显著,且越小型的房地产企业该效应却越明显。政府在调控房地产行业时,要考虑货币政策对不同规模房地产企业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2000-2016年江苏省47个县域的经济金融数据,通过测度新型城镇化12个相关指标,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新型城镇化指标评价体系。采用非平衡面板模型考察金融发展因素对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影响。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江苏县域城镇化水平整体提高的同时区域差异逐步扩大,但是2009年以来苏北地区城镇化率增速较快有助于区域城镇化水平的收敛。金融支持是影响新型城镇化水平的重要因素,其中,金融规模和金融结构对新型城镇化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且主要是银行贷款规模扩张的推动。在未来的发展中,应通过完善金融制度以缩小区域金融发展水平的差异,创新多元化的融资机制以更好地匹配新型城镇化的融资需求,推动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持续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