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陕西省的经济发展不断加快,为我省的经济、文化、人们的生活水平等方面都带来了很多的益处,但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主要就是由于环境污染带来的负作用,因此需要分析陕西经济增长与环境的相关性,在这之前需要确立这两者的相关性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
关娜 《中外企业家》2013,(10):253-253
随着陕西省的经济发展不断加快,为我省的经济、文化、人们的生活水平等方面都带来了很多的益处,但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主要就是由于环境污染带来的负作用,因此需要分析陕西经济增长与环境的相关性,在这之前需要确立这两者的相关性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3.
经济增长和环境变动的数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浙江省经济的持续增长,生态环境也不断恶化,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如何保持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这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一、浙江省经济增长和环境变动的关系 20世纪80年代以来,浙江省经济增长十分迅速,到2000年底,浙江省GDP已达5795亿元,人均GDP达12171元,按当年汇率折算约合1467美元,按世界银行的分类,已达到下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徐龙华 《价值工程》2011,30(8):122-123
一个简单的环境污染模型发展后,环境污染具有外部性,在这个内生增长模型中,考虑了通过税收提供的资本来保护环境的两条途径。在政府不参与环境控制时,经济增长率最高,但污染也最严重,社会福利要比政府采取补贴情形时底。当环境外部性较少时,环境保护采取政府补贴社会福利要比完全由政府控制时的福利要大,而当外部性较大时,则环境保护应当采取完全由政府控制为妙。  相似文献   

5.
周茜  葛扬 《现代管理科学》2011,(11):16-17,29
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是开发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而高等教育的角色作用,日益成为争论的中心议题.文章通过建立生产函数回归模型对江苏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实证分析.论文处理数据、研究内容和得出的结果主要包括:高等教育对江苏省经济增长率的贡献,以及教育对江苏省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并比较分析.结论为江苏省应在现有投入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6.
中国在改革期间持续保持10%左右的经济增长率,被称为“中国奇迹”。创造这个奇迹主要归功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但是,一些特殊的因素,例如,良好的国际经济环境、低估的要素价格和“人口红利”等。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现在,这些因素已经或者即将开始消失,这将推动中国经济的下一个重要转型:从“经济奇迹”到常规增长。  相似文献   

7.
马伟馨 《价值工程》2010,29(1):11-11,239
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和经济发展(economic development)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虽有联系,却有区别。经济增长是指社会财富的增长、生产的增长或产出(output)的增长。用统计术语说,经济增长是指工农业生产总值的增长,或社会总产值的增长,或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或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或国民收入的增长。  相似文献   

8.
宏观经济政策的三大目标是:高GDP增长、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其中,促进经济增长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基本前提,就业弹性系数是衡量这种关系最常用的指标(就业弹性系数是指就业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的比值,即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相应地就业增长的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林毅夫 《经营者》2004,(3):46-46
尽管“非典”疫情给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2003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仍然达到了9.1%。一些海外媒体对此表示怀疑,认为中国早在1998年就出现了通货紧缩的势头,而这之后的5年间,中国经济却保持了年均7.8%的增速。  相似文献   

10.
进入2013年以后,经济增长显现下行态势。GDP增长率一季度为7.7%,较上年四季度降低O.2个百分点;二季度为7.5%,  相似文献   

11.
何惠敏 《价值工程》2015,(4):174-176
本文利用1979-2008年福建省的地区生产总值及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时间序列数据,测算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各产业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福建省经济的增长主要是由第二产业拉动的,其次是第三产业,最后是第一产业,其中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惊人的52.54%。在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中,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建筑业的30倍。本文据此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江苏经济发展阶段与科技进步贡献率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钱纳里等关于经济发展阶段的“标准结构”理论,运用增长速度方程,对江苏省及其13个地市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了实际测算。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及其各个地市的经济增长主要受资本投入和科技进步的驱动;相比较而言,科技进步对苏南地区经济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而资本投入对苏北地区经济的拉动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伍近波  彭莉莎 《价值工程》2013,(30):143-144
本文对我国2006-2011年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是否同步,东、中、西部二者的同步性进行了分析,得出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均低于经济增长的结论,并剖析原因,提出对策,使各级政府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居民收入的提高,顺利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  相似文献   

14.
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琼  刘建军 《价值工程》2005,24(2):121-124
本文借鉴King&Levine的研究方法建立回归方程,在证明了中国资本市场相互分割之后,采用1999年和2000年国家层面上的跨省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考察了我国各地区银行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实证结果显示:由于资金的跨地区流动受到限制,银行市场结构发展的不平衡是影响地区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同时得出政策结论:(1)国有企业的改革必须与中国银行体制改革同步进行;(2)非国有银行的发展应该成为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各地区应该鼓励民营银行和外资银行的设立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丁苑春 《价值工程》2012,31(19):190-191
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国内外研究进行了梳理。国外学者在理论和实证研究上都处于领先地位,并且他们的研究视野比较开阔,使用跨国数据比较多。中国学者在结合我国国情,对中国省域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研究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中国学者的理论研究比较薄弱,研究成果大部分停留在金融发展是否促进了经济增长层次,实证分析所用到的金融发展数据也基本局限于银行贷款,对证券市场稍有涉足,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应该结合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提出有中国特色的金融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16.
深圳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燕 《价值工程》2005,24(6):12-15
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在计量经济模型的基础上,以深圳1979年至2003年的数据为样本,通过对深圳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的变动分析、深圳产业结构变动的灰色关联分析以及深圳经济增长的部门因素分析,总结出:深圳产业结构变动过程中第一产业的比重越来越小;第二产业与经济增长相关度最高,但第二产业增长率对GDP增长率的贡献却低于第三产业,而其发展过程是随着深圳产业结构的变动,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第三产业与经济增长相关度较高,且其增长率对GDP增长率的贡献最大,但近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呈现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人力资本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的作用。而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人力资本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利用生产函数分析比较广东省和四川省经济增长过程中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以及贡献率,实证了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决定因素,并对教育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做出较为全面的解释,对四川省的经济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2010—2012年中国大陆省级行政区的宏观经济数据和企业家能力的微观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理论模型与实证检验分析企业家能力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不同市场化进程下企业家能力对经济增长的差异化贡献。研究发现,企业家人力资本水平越高,社会责任能力越强,越不利于经济增长;相反,企业家关系网络能力和战略领导能力越强,越有利于经济增长。在不同市场化水平下,企业家能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市场化水平越高,人力资本水平和社会责任能力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越弱,关系网络能力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也将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In this editorial, we summarise and comment on the five articles published in issue 9.2. The five articles are a selection of papers presented at the ‘Workshop on Inequality and Regional Growth and Cohesion’ organised by the Regional Quantitative Analysis research group (AQR-IREA) of the University of Barcelona in November 2011. The first two articles, by De Dominicis and by Monastiriotis, focus on the analysis of regional growth and examine the influence of agglomeration and national development, respectively. The article by Ezcurra and Rodríguez-Pose looks instead at how trade openness impacts on within-country regional disparities, while the article by Kyriacou and Roca-Sagalés examines in turn how regional disparities impact on the quality of government at the national level. The final article by Sacchi and Salotti examines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forms of decentralisation on income inequalities at the household level. From our perspective, these articles contribute to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plex link between inequality and economic growth, while they also leave open several questions that could clearly stimulate future research on the topi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