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企业经济》2015,(3):5-9
旅游品牌生态评价作为旅游品牌系统管理的重要内容,可及时发现旅游品牌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升思路。文章提出了旅游景区品牌生态评价指标体系科学性、层次性、全面性以及可操作性等设计原则,建立了包含旅游景区品牌生态要素、品牌绩效及成长性两方面的旅游品牌生态评价指标体系。旅游景区品牌生态要素包括品牌资源状况、品牌生态定位、品牌产品状态、品牌设计表现及识别、品牌管理状态以及品牌传播推广六大指标。旅游景区品牌绩效及成长性包括品牌绩效与品牌成长活力两大指标。文章给出了旅游品牌生态评价指标权重、指标量化方法及实际应用案例。  相似文献   

2.
《企业经济》2015,(7):31-34
源于生态学的生态位理论引入品牌管理领域,开创了从生态角度认识品牌的新视角。本文选取位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汉中的石门栈道风景区进行个案分析后认为,当多样的旅游资源共存于同一景区时,或同样的旅游资源共存于相邻景区时,极其容易导致单个景区的品牌生态位出现偏差,出现旅游品牌定位泛化、资源利用不足和品牌之间缺乏协同的状态。在全域旅游时代,提高旅游产品质量和游客体验成为一种趋势。从品牌塑造过程看,景区建设需要重视旅游品牌生态位的调整,重新思考品牌定位、重塑品牌形象和提升品牌内涵;从品牌营销策略看,景区旅游品牌的打造需要重视旅游资源深度开发与品牌形象特化、目标市场带动与品牌传播效应。  相似文献   

3.
张春梅 《企业活力》2012,(10):27-31
目前我国许多旅游景区普遍存在休眠状况,秦皇岛旅游景区也不例外。适当的休眠对于旅游景区维护设施、培训员工等有着积极的影响,但是频繁长期的休眠会对旅游景区造成较大的不利影响,如效益下降、景区资源闲置等。导致秦皇岛旅游景区长期休眠的原因很多,包括景区自身管理、产品缺乏创新等原因,也有政府政策、气候原因以及游客自身原因。因此,需要政府、景区和游客多方面共同努力,如采取打造品牌、宣传促销、创新产品、加强管理、门票优惠等措施,缩短秦皇岛旅游景区休眠期,激活秦皇岛旅游景区休眠期旅游市场。  相似文献   

4.
《价值工程》2017,(27):240-241
当今旅游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发展与打造旅游品牌是旅游景区发展的必然趋势,旅游景区发展与打造旅游品牌有助于推动区域旅游事业的快速发展,对于我国旅游业的繁荣与进步也有重要的积极作用。旅游景区一定要抓住当前旅游景区品牌化的主要矛盾,以解决旅游景区品牌发展与打造的问题为着力点,多方联动,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发展与打造旅游品牌。对于旅游景区而言,建设品牌、认识企业环境、实施品牌战略是提高竞争力的必然出路。品牌建设不仅仅是一种营销手段,还是景区对社会贡献价值确认和社会对景区的总评价,只有获得较高的社会价值与市场价值的景区才能具有发展的基础和长足的动力。品牌作为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更好地为旅游景区的发展提供契机。旅游景区只有更好地运用品牌策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住脚跟。  相似文献   

5.
支晓晶  邵辉  刘平  宋力榆 《价值工程》2013,(21):153-155
本文在对医巫闾山观音阁景区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结合景区发展的新机遇,以生态美学、景观生态学及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开发较好的大观音阁景区为调查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将观音阁景区景观资源分为三个层次,18个因子,对观音阁景区内的58个景点进行模糊数学评价,并运用聚类分析法将景点分为四个等级。本文为景区定位、开发建设规模及顺序的确定和景观资源保护、整饰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道教文化是龙虎山发展旅游业的文化支柱。龙虎山要想抓住新的历史机遇,开创景区发展新纪元,必须挖掘道教文化资源,深度开发道教文化旅游产品。目前,景区在开发道教文化旅游产品上存在诸多问题。针对这些情况,龙虎山应采取如下措施深度开发道教文化旅游产品:有机整合景区资源、形成道教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深挖道教文化内涵、营造浓厚的道教文化氛围;加大宣传力度、再现道教祖庭风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道教文化旅游服务水准。  相似文献   

7.
徐振涛  胡俊杰  余欢 《企业导报》2012,(24):139-140
南太行覆盖中原经济区规划建设的山西晋城、河南焦作、新乡、济源等多个地市,拥有丰富自然旅游资源,为旅游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对南太行区域内资源相似型景区竞合关系研究,有利于景区良性开发旅游资源,整合区域发展模式,增强区域整体竞争力,促进中原经济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随着旅游经济的兴起,石林景区旅游在推动云南省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向云南旅游龙头景区发展,打造国际旅游胜地。面对省内其他著名景区的激烈竞争,石林景区需要不断提升旅游产品质量,充分挖掘喀斯特地貌等自然资源禀赋优势,打造品牌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9.
杨杨 《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10):223-224,230
近年来,广西工业品牌的培育工作初见成效,获得全区名牌产品和中国名牌产品的广西工业品牌数量显著增加。但是,我们也看到诸如品牌产品生产企业的规模偏小,产品市场占有率偏低,传统、资源型产品多,高新产业品牌实力薄弱等问题。文章从品牌文化的角度对广西工业品牌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建议,希望对广西企业的工业品牌建设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广西工业品牌的培育工作初见成效,获得全区名牌产品和中国名牌产品的广西工业品牌数量显著增加.但是,我们也看到诸如品牌产品生产企业的规模偏小,产品市场占有率偏低,传统、资源型产品多,高新产业品牌实力薄弱等问题.文章从品牌文化的角度时广西工业品牌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建议,希望对广西企业的工业品牌建设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万生更  万生新 《价值工程》2012,31(11):146-147
陕西红色文化资源数量多、分布广、影响大、内涵丰富,是陕西重要的文化品牌,针对陕西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存在着缺少整体开发的规划和思路、对红色文化的品牌价值缺乏足够的认识、产业化开发缓慢、管理体制障碍等问题,提出了科学整合陕西红色文化资源、打造陕西红色文化品牌、加强陕西红色文化的产业化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武汉城市圈内的物流和物流企业快速发展,同时企业对品牌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致使本土物流品牌缺失。通过对品牌建设的分析,充分说明了品牌建设和企业自身发展是相互辅助并不矛盾的过程,相反,推动品牌建设可以帮助企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小企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众所周知,而品牌塑造对提高中小企业自身价值的重要性却容易被人忽视。我国很多中小企业在创业之初就选择放弃创建自身品牌这一对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有力的支持,严重削弱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在认识品牌和相关品牌理论的基础上,论述了品牌塑造的重要性,进而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品牌塑造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问题提出一些探索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曲明慧  郭鹏 《价值工程》2011,30(35):113-114
首先论述了天津文化产业品牌建设的价值与现实意义;其次分析了天津文化产业品牌建设的区域资源优势;再次剖析了天津文化产业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天津文化产业品牌建设的发展策略:树立文化品牌意识,加强知名品牌宣传;优化文化资源配置,打造文化产业集群;关注市场需求导向,推动消费结构升级;完善产业创新机制,培育文化产业人才。  相似文献   

15.
李学兵 《价值工程》2012,31(31):164-166
产业集群发展的成熟与否表现为产业集群度的高低。产业集群度取决于产业集群品牌的建设。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困局在于集而不群。集而不群的根本原因在于产业集群品牌建设不足导致产业集群度不高,影响产业集群的发展,制约其竞争力的提升。合理选择产业集群群内的产业组织结构、建立集群内完善的中间组织和政府的公共服务体系,强化产业集群品牌推广传播,可推动产业集群品牌建设,提升产业集群度,解决产业集群集而不群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景区经营的价值偏差与政府责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指出,景区的市场经营中出现了一些价值偏差,由于政府行为与景区的经营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政府在景区经营发展中应承担资源保护,促进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生活协调发展,保护当地民俗文化,维护旅游从业人员合法权益等责任。政府应坚持正确的景区经营发展价值取向,改革景区管理体制,引导景区科学规划,将民俗文化的保护纳入景区旅游工作的重点以促进景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熊文杰 《物流技术》2011,(13):76-78
针对目前武汉城市圈一些物流企业品牌意识差,品牌建设尚未形成系统,物流企业品牌效益还没有完全显现等状况。在分析武汉城市圈物流企业品牌建设缺失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8.
品牌的本质就是关系,品牌价值蕴含于企业和消费者的关系中。当前我国企业的品牌化发展仍然面临诸如品牌力不足、品牌转化率不断降低、品牌忠诚度趋于弥散等一系列挑战,其均指向了企业与消费者品牌关系重构的必要性。据此,本文在考查三种价值创造逻辑的基础上,在战略层面提出了以消费者参与互动为主导的、凸显消费者作为"生产型消费者"角色的品牌价值共创系统模型,进而在策略层面从三个维度阐明品牌价值共创的核心路径:互动定制,以个性化的品牌产品实现消费者个性化的品牌需求;共建平台,以构建品牌共同体强化品牌凝聚力;共创管理,以绩效、接触点与危机管理提高品牌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新时代旅游审视:文化赋能、品牌塑造与高质量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向往与日俱增,实现旅游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成为急需突破的产业升级问题。基于此,本文以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观为视角,探索了新时代旅游产业利用文化资源禀赋塑造品牌形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机制。根据企业管理人员、导游、讲解员、民宿业主以及研究学者的深度访谈调研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探索。研究发现,文化赋能和供给侧模式能正向影响旅游产业的品牌塑造,并通过品牌塑造的中介作用正向影响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以需求侧为导向的文化赋能更具效能,而以供给侧为导向的品牌塑造则更易形成。因此,新时代的旅游产业需要合理应用供给侧与需求侧路径,引导文化赋能与品牌塑造过程,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