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劳动合同又称劳动契约或劳动协议,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为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依法经协商而达成的书面协议。所谓劳动合同终止指劳动合同约定的期限届满或者双方当事人约定的终止条件成就,或者劳动合同一方的主体资格消灭,无法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依法订立劳动合同及其产生的劳动法律关系归于消灭。《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23条规定:“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劳动合同即行终止。”  相似文献   

2.
2000年11月30日,汕头市召开理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劳动关系工作会议,对全省理顺劳动关系政策和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实施意见,进行全面部署。该实施意见共11条,明确规定下岗职工是指离开工作岗位但仍与原企业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从去年起.国有企业的职工下岗不再安排进中心,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原已进中心且协议期满的。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期满(含期满后没有及时终止)的,依法终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尚未到期的,依法解除劳动合同;没有订立劳动合同的,按解除劳动合同理顺。依法终止和解除劳动合同,应  相似文献   

3.
现今许多农民外出打工,他们常常被用人单位莫名其妙地单方“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要保护自己的合法劳动权益,首先应了解劳动合同终止与解除的法律规定。回.劳动合同的终止。劳动合同的终止,是指劳动合同法律效力的消灭。劳动合同一经订立,双方当事人就不能随意终止合同,除非出现以下两种情况:①劳动合同期满。这表明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已经履行完毕,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不再存续。②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例如企业转产、合并等,只要这些假定变成事实,劳动合同即自动终止。2.劳动合…  相似文献   

4.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维护各自权利的法律依据。然而,现实生活中,由于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的法律意识不强,特别是一些用人单位为了规避法律,逃避义务,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满后不办理终止或续签手续,从而形成事实劳动关系,损害了劳动者的  相似文献   

5.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在《劳动合同法》出台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问题成为争论最为激烈的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有人认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合同期满终止,而且很难解除,因此,是铁饭碗:也有人认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不仅可以稳定劳动关系,而且也可以解除,  相似文献   

6.
Q 我公司(上海)即将有一部分员工第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期满,公司只打算与其中一部分员工到期续签.请问,其余员工可以终止合同吗? A 依据《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如果用人单位需要与这类员工续订劳动合同,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都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但是,对于期满时是否能够终止,依据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劳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要求,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是否续订第三次合同时要形成合意.  相似文献   

7.
<正>劳资纠纷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风险之一,多见于劳动合同解除时,特别是用人单位(以下以企业为代表)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其中以适用劳动规章制度解除最多。劳动规章制度与劳动合同的解除劳动合同存续期间双方协商或单方依法均可提前终止劳动合同,一般而言,劳动关系是“强资本,弱劳动”的结合,为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  相似文献   

8.
洪桂彬 《人力资源》2011,(11):68-69
劳动合同到期终止,是员工常见的离职形式之一,但由于《劳动合同法》新增了不少劳动合同到期终止的有关条款,这就为实践中因合同终止与续签而引发的争议埋下了伏笔。根据《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劳动合同因期满而终止、用人单位无须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形只有一种,即在用人单位维持或提高原合同约定条件下劳动者仍拒绝续签的情形。此外,如用人单位直接决定不续签,或用人单位降低待遇标准劳动者拒绝续签的情  相似文献   

9.
《上海劳动保障》2000,(6):45-46
各区、县劳动局,各企业主管局,控股(集团)公司:为贯彻实施《上海市劳动合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现将实施中的若干问题通知如下:一、用人单位与劳动建立劳动关系应依法订立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加强劳动合同的日常管理工作,对职工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解除和终止的情况应做好原始记录,建立基本台帐。  相似文献   

10.
他援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的一争规定,认为其劳动合同期满“终止”形成事实上的劳动关系,应视为双方按照原劳动合同约定的条件继续履行,用人单位应按原劳动合同约定的期限补签新的劳动合同。否则,用人单位应支付其相应的经济补偿与损失。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并没有按其意愿裁决。[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合同期满终止无需支付经济补偿的规定 劳动者不同意续签合同。《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五款规定: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据此,当劳动合同期满,用人单位同意续订劳动合同,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况下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不用支付经济补偿。此规定或许是考虑到在劳动者不愿续签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另行招聘员工会有一定的经营损失。而劳动者可能已经有更好的规划或找到了更好的机会,即便有损失也是劳动者自愿选择的结果,不存在支付经济补偿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随着劳动合同制度日益深入人心,用人单位通过与劳动者解除(终止)劳动合同来终止劳动关系日益成为一种自觉行为。但由于种种原因,这种自觉行为还不够规范,并引发了许多本可避免的劳动争议。从解除(终止)劳动合同所涉及到的诸多因素分析,用人单位要正确、彻底地做好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工作应该分三步走:第一步,清障。即认真清理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障碍。在现实中,不少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经济利益关系。例如,有的用人单位长期拖欠劳动  相似文献   

13.
《劳动合同法》延续了《劳动法》的有关规定,赋予了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依法支付经济补偿的权利,并对应当给予经济补偿的情形和补偿标准进一步作了具体规定。鉴于《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有了多方面的变化,作者认为有必要系统地梳理劳动合同期满终止劳动合同补偿金的支付规定,以利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4.
卢红丹  陈军 《人力资源》2005,(15):64-65
人员与岗位的变动已经是非常普遍的事情,而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依法建立了劳动关系之后,如何履行劳动合同是许多人力资源经理最感棘手的问题.企业的管理者如何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识别与运用劳动合同的变更,避免劳动争议,这里给你支一招.  相似文献   

15.
人员与岗位的变动已经是非常普遍的事情.而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依法建立了劳动关系之后,如何履行劳动合同是许多人力资源经理最感棘手的问题。企业的管理者如何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识别与运用劳动合同的变更.避免劳动争议,这里给你支一招。  相似文献   

16.
来言去语     
到了退休年龄或劳动合同期满解除劳动合同不能享受经济补偿编辑同志:我自1989年3月至2004年12月在一工厂居委会从事生产区及生活区卫生清扫工作,已连续工作15年零9个月。最近用人单位因我年龄过大(53岁),不再与我续签劳动合同,请问像我这种情况能否得到工厂的经济补偿?孙时兰孙时兰同志:国家规定,用人单位终止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应给予经济补偿,但前提是劳动者必须在劳动年龄(男16岁至60岁,女16岁至50岁,女干部55岁)和劳动合同期内。同时还规定;劳动合同的当事人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根  相似文献   

17.
劳动合同是调整劳动关系的基本法律形式,也是确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劳动关系的基本前提,在劳动法中占据核心地位。近年来,一些企业只注重经济效益,不注重职工的合法权益,把依法签定书面劳动合同视为可有可无的事情,引发了大量劳动纠纷,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工资是劳动关系建立、维持、延续、终止的重要因素。因此工资条款是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通常也是劳动合同中最重要的条款,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首先必须就工资支付达成一致。  相似文献   

19.
一、稳妥处理好下岗职工出中心时的劳动关系为顺利实现下岗职工生活保障与失业保障的并轨,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下岗职工,协议期满未实现再就业的,应及时出中心,办理解除、终止劳动合同手续,由企业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或生活补助费,职工可向就  相似文献   

20.
一、事实劳动关系与"双倍工资"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链接: 第五条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但是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其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