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珊珊 《科技与企业》2014,(15):177-177
本文以活性炭的特性与吸附机理为基础,分析活性炭的吸附技术及活性炭吸附组合工艺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并探讨其应用情况,总结其应用中的优点与不足之处,探讨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巴旦木核壳为原料,采用化学活化法得到改性实验后的巴旦木核壳活性炭,考察了巴旦木核壳活性炭加入量,活化温度,活化时间等因素对活性炭的吸附性能的影响,通过四因素三水平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巴旦木核壳活性炭吸附作用的最佳工艺条件,得出当巴旦木核壳活性炭的用量为15mg、 作用时间为135min、 吸附温度为50℃时,核壳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去除效果较好,结果表明:在此工艺条件下,亚甲基蓝吸附值为200mg/L.动力学研究显示,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能够在120 min内迅速达平衡,吸附行为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表明该吸附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吸附等温线研究表明,与Freundlich模型相比,实验数据拟合更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  相似文献   

3.
活性炭吸附箱包括箱体和箱体内的吸附单元,作为一种干式废气处理设备,具有吸附效率高和能力强等特点。基于此,对活性炭吸附箱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优化设计后的活性炭吸附箱属于全密闭型,不但拥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和吸附率,而且结构紧密占用空间较小和运行投入较少,方便后期进行维护和管理,室内外皆可使用,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同步对不同混合有机废气进行有效处理。  相似文献   

4.
以抗生素氯霉素(CAP)为污染物对象,采用活性炭(AC)对饮用水中的CAP进行吸附,然后采用微波(MW)技术对吸附饱和的AC进行CAP的降解和AC的再生,并对再生后的AC进行循环使用。结果表明:选用片状活性炭为吸附剂时,达到吸附平衡的活性炭,微波累计处理4min完成再生,再生后AC比表面积增大,吸附能力增强;并考察了微波功率、微波时间等因素对活性炭吸附/微波再生处理CAP效果的影响,发现微波功率为539W,微波时间为4min,再生次数四次后,吸附平衡量达到最大,活性炭再生率达到133%。  相似文献   

5.
《价值工程》2016,(26):176-179
中孔活性炭由于其特殊的孔结构,在催化剂载体、超级电容器、水处理等众多领域具有明显优势,因此中孔活性炭成为活性炭研究中的一个热门方向。文章综述了国内外对中孔活性炭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化学活化法、催化活化法、模板法、聚合物共混炭化法、有机凝胶炭化法,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孔径控制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我国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频繁发生,形势严峻。本文简述了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分类和特点,并提出使用粉末活性炭进行吸附是一种有效的应对方法,最后提出了用粉末活性炭应对突发性水污染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以石油焦基为原料,采用KOH活化法制取高比表面积活性炭。通过对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吸附水中As(Ⅲ)时pH值、浓度、吸附时间和活性炭用量等因素对As(Ⅲ)吸附量的影响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在As(Ⅲ)的浓度为40mg/L,pH值为9.0,活性炭用量为1.0g/25mL的条件下对As(Ⅲ)具有较大的吸附量和去除率。  相似文献   

8.
以石油焦基为原料,采用KOH活化法制取高比表面积活性炭。通过对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吸附水中As(Ⅲ)时pH值、浓度、吸附时间和活性炭用量等因素对As(Ⅲ)吸附量的影响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在As(Ⅲ)的浓度为40mg/L,pH值为9.0,活性炭用量为1.0g/25mL的条件下对As(Ⅲ)具有较大的吸附量和去除率。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药用活性炭的制备、吸附性能检测及应用方面研究报道,指出了药用活性炭的研究方向,并为药用活性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由于应用了反渗透水处理系统,所以在运行过程中必须控制反渗透进水水质。反渗透膜因其耐氯性差,进口水质不合格及易造成反渗透膜的损坏。所以活性炭是否具有去除水中余氯的能力直接关系到反渗透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1.
文章论述了为提高活性炭对烟气中汞的吸附作用,利用对原料进行低温绝氧干馏处理,改变原料的空隙结构,增加了活性炭的微孔容积;再通过溴素对活性炭的溴化处理,使活性炭对汞单质的吸附能力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企业技术开发》2016,(6):49-50
文章以活性炭吸附工艺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为对象展开探究,首先对活性炭的吸附机理及其应用优点展开分析,随后从含有废水净化、染料废水净化、重金属废水净化三个角度对其具体应用展开叙述,并从活性炭组合工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以期能够对活性炭吸附工艺在工业废水治理研究中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3.
宁雪  王学江 《活力》2011,(10):60-62
本文主要研究污泥基活性炭的制备及应用。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ZnCl:活化污泥基活性炭的最佳制备条件为:热解温度500℃,热解时间lh,ZnCl2;容液浓度30%。污泥基活性炭制取的得率为30.14%,灰分含量4.66%。经元素分析最佳制取条件下碳元素的含量最高、孔隙结构清晰。污泥基活性炭主要由中孔构成。污泥基活性炭对铅离子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Pb^2+在污泥基活性炭上的吸附量随着溶液pH值的升高而增大,最佳pH值为5.0。C-O—C、C=C和-0H三种官能团对于污泥基活性炭吸附铅离子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电吸附技术(EST)作为一项新型的水处理技术,具有很高的性价比,且处理效果好.采用电吸附技术对邯钢污水处理厂的出水进行中试,结果表明,该技术对于降低电导率、氯根和硬度的效果明显,得水率高,基本适用于工业循环用水.  相似文献   

15.
《价值工程》2016,(30):145-146
随着城市污水水量增加,水质成分日益复杂,硅藻土作为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材料,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本文描述了硅藻土和改性硅藻土在污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及其改性前后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比较,并通过此对比总结了硅藻土及改性硅藻土在水处理中的优缺点,以及其作为一种新型吸附材料为污水处理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饮用水处理的突出问题是水污染和水质问题,污染物中以有机污染物最突出。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常规处理工艺无法有效去除受污染水源中相当一部分影响人体的污染物体。研究和实践表明,生物预处理、化学预氧化、高级氧化技术等预处理技术,强化混凝、强化过滤等常规工艺的优化,臭氧活性炭、膜处理等深度处理技术能有效去除常规处理工艺无法去除的污染物质,是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饮用水深度处理用活性炭评价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性炭吸附技术是在饮用水深度处理领域非常具有潜力的技术之一。本文论述了如何建立活性炭评价体系,搭建了活性炭评价体系的框架,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上海自来水用煤质活性炭技术通用规范的思路和特点。  相似文献   

18.
烟草行业生烟叶在储存中会使用一部分杀虫剂,杀虫剂废水为烟草行业较难治理的一种废水,文章根据该杀虫剂废水的特点采用最新水处理研究成果:电絮凝+分子筛交换柱+活性炭过滤,获得满意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9.
李瑞杰 《河北企业》2009,(10):78-79
焦化厂所产生的废水除含有氰化物、硫化物、含氮化合物和多种多环芳烃外,还含有大量的酚(主要是苯酚和甲酚),这些物质多数难被生物降解,并且有致癌、致畸、致突窭奴应。百前对这类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亿学法、生化法釉物趣法。物理吸附法工艺仍是当前处理废水的一种重要方法,活性炭(无论粒状或粉状)对有机物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是一种应用最广的吸附剂,但由于其价格昂贵.它的使用受到限制.这就促使人们去寻找新的吸附剂来降低水处理成本。  相似文献   

20.
《价值工程》2020,(3):201-202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水灾害、水污染严重影响国家的经济和环境发展。水污染治理刻不容缓,将反渗透技术处理应用在水污染处理技术中不仅能大大提升水处理效果还能使废水有效回收利用。在水处理工作上做好反渗透技术应用尤为重要。反渗透水处理技术操作简单、易于掌握、成本低廉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围绕浅析反渗透水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反渗透水处理具体应用技术和反渗透水处理技术未来应用趋势,三个维度展开深入解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