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回顾的客观基础,在于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在经济制度的根本性变革、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社会意识的适应性演化,以及变革本身对改革回顾的历史要求;改革回顾的一般理论目标,在于通过对改革开放30年历程的总结,分析改革发展的历史、现状和问题,判断其未来发展的趋向,论证现行改革及战略决择的合理性,以形成有助于社会整合与团结的、对现存社会矛盾、问题和冲突具有理性的现实感的理论"反思—阐释—建构"框架;改革回顾的一般分析原则在于积极的建设性的反思—批判精神、积极深刻的忧患意识和积极的创新性的建构精神,以及三者间的有机统一。只有在上述理论前提下,才有可能通过回顾建立起一个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演变与发展的,积极的、总体性的和建设性的理论阐释体系,以利于最大限度地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2.
以1978年10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开端,中国的改革开放拉开了序幕,至今已历时30年。30年的历史“弹指一挥间”,但中国社会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期间“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中国奇迹论”众说纷纭。中国在30年间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回顾改革开放30年走过的伟大历程,深入而全面地总结改革开放30年的宝贵经验,客观分析未来发展还存在的矛盾问题,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与时俱进地推进改革开放,这是我们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的一个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3.
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将财政收入的85%无偿拨给私人矿主以支持其开发,主事者对错误的严重性毫无认识,还有人著文为之辩护,暴露出改革过程中对一些违规行为存在着混乱思想。这些混乱思想又是与经济学界某些不正确理论和观点的负面影响分不开的。在回顾改革开放30年和建国60年经济学理论进展时不能不认真反思。  相似文献   

4.
第二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于2008年10月11日-12日在西北大学隆重召开。来自国内80余所高校及经济报刊的15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的主题是改革30年的中国经济学,目的是促进国内政治经济学研究和教学的发展,加强政治经济学界的学术交流。会议围绕改革开放30周年的回顾与反思;政治经济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农、住宅和区域经济研究;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2008年,在今年我们有一整年的时间使我们来回顾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一起来评价这30年,同时展望未来的30年。今天我就从一个角度,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分析一下中国的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6.
《生产力研究》2008,(19):178-178
为全面回顾和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汇率制度改革的历程与成就,探讨未来进一步推动中国汇率制度改革的思路和对策,从理论和实践上为推进中国的汇率制度的改革做出贡献,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和现代金融研究中心联合中国《国际金融研究》杂志定于2008年11月28日~30日在上海共同举办“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中国汇率制度改革回顾与展望”理论研讨会。届时,将邀请国内金融学科领域的前辈大家和知名学者出席会议并发表主旨演讲。  相似文献   

7.
30年来中国外交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为国内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最有利的外部条件。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认真总结中国外交30年来的新理念,回顾中日对外战略的演变历程,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和把握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以及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时期我国国际战略和外交路线。  相似文献   

8.
从本世纪30年代初,首先在苏区展开的土地制度改革运动,到90年代初首先在经济发达农村展开的土地股份合作制的改革试点算来已经60年了。在60年的土地制度变革中,贯串一条马克思主义路线与机会主义路线的斗争,其中有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干扰,有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干扰,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笔者认为,中国农村60年的土地制度变革,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都很丰富,是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因此,我们对60年土地制度变革的实践,有必要进行历史的回顾与反思。回顾与反思的积极目的是以史为鉴,更加自觉地领导我国农民,把农村土地制…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举世瞩目的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诞辰100周年。在“左”祸深重的年代,孙冶方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曾不惜身陷囵图达7年之久。改革开放大幕拉开,孙冶方又以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无畏探索,得到国人的高度崇敬。回顾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既是对改革开放的最好纪念,也是对孙冶方的最好怀念。为此,笔者采访了孙冶方的外孙,云南省政协常委、著名企业家武克钢先生。  相似文献   

10.
杨春贵 《江南论坛》2008,(12):10-1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0年,是改革开放的30年,是持续快速发展的30年,也是解放思想的30年。正是思想的大解放,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大变革、大发展。在这一历史进程中,邓小平作为解放思想的旗手,对当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作出了历史性的伟大贡献。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回顾邓小平领导我们解放思想的艰辛历程,重温邓小平关于解放思想的重要论述,对于我们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一个不可或缺的主题和重要领域。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无论在理论宏观层面,还是在实践操作层面都取得了重大进步,也积累了宝贵经验。在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反思总结我们党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经验,为今后的进一步探索提供借鉴,这样的纪念或许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改革开放走过了30年波澜壮阔的历程.3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也只是短短的一瞬,但它却影响或改变了许许多多中国人一生的前途和命运;影响或改变了我们这个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当我们回首改革开放30年的艰难曲折和伟大成就时,感慨万分.岁月易逝,改革开放的情结难消.回顾和总结过去,是为了展望和更好地走向未来.  相似文献   

13.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和北京大学中国都市经济研究中心于2008年12月30日联合举办了"回顾反思.展望一一纪念改革开放30年学术研讨会"。在开幕式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陈之昌主任、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部长程郁缀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伟教授分别发表了致辞。研讨会分别由经济学院副院长黄桂田教授、孙祁祥教授主持,清华大学魏杰教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曹凤歧教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姚洋教授和北京大学经济学院10余位教授、中青年学者发表了专题学术演讲,研讨会收集的论文将结集出版,现将部分主要发言摘登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举国欢庆,全国人民迎来了改革开放的30周年。本文对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这二者的辩证关系进行研究和探讨,提出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强大动力。回顾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内在地、有机地、不可分离地紧密联系在一起。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提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和深化中逐步形成、拓展和丰富、发展的。因此,研究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对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陈琦 《经济师》2009,(5):282-282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利用外资取得了显著成绩,成为对外开放战略中最为丰富的成果之一。回顾和总结其中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对于做好今后的对外开放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刘毅 《广东经济》2009,(4):19-26
广东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成就斐然,举世瞩目。在回顾、总结和纪念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时点,我们更有必要以世界的眼光观照广东当下所达到的高度,通过与发达国家进行比对,找出差距、发现问题,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广东迈进新的发展征程。  相似文献   

17.
目前党和国家领导人出的书主要包括三类。第一类是重大政策的回顾,例如薄一波的《建国以来若干重大事件的回顾》一书。还比如李岚清的《突围——国门初开的岁月》,这是李岚清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而作,很多史料属首次披露。  相似文献   

18.
2008年即将结束,这可能是中美商业关系最重要的时刻。中国改革开放30年了,下一届美国总统可能在中美关系上表现出复杂的感情。改革开放30年为中美商贸关系提供了很多发展机会,不过,改革开放始于30年前,实际上3年前就已经停止。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同经济体制在艰难探索中不断变革的30年,是中国经济在蓬勃发展中发生沧桑巨变的30年,是人民摆脱贫闲、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30年,是中国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的30年。30年的经济成就在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都写下了辉煌的一页。30年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强国富民之路。  相似文献   

20.
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发轫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30年来,神州大地处处呈现出活力迸发、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这些成就和经验,对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面向未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顾、总结、思考、分析、体味和评价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无疑是对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的最好纪念。为此,我刊从2008年4月起开设"中国改革开放30年:我们共同走过"专栏,诚邀我国经济界的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畅谈对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