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2009年CPI分析 1.2009年全年CPI降幅会在-1.0%左右 (1)已经确定的下降幅度 1—8月影响全年CPI下降-0.8%。2009年1.8月CPI与2008年同期比下降1.2%。拉动CPI下降的主要因素,是肉禽类产品和居住价格下降。其中,肉禽拉动CPI下降0.5个百分点左右.居住拉动下降0.4个百分点左右.其它价格加在一起共拉动CPI上涨约0.1%。将1~8月份的CPI下降向2009年全年平均,全年是-0.8%。  相似文献   

2.
数字     
《中国对外贸易》2009,(9):11-11
我国CPI连续六个月负增长 8月11日,国家统计局网站发布7月份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数据,其中CPI同比降1.8%,这是我国CPI连续6个月实现负增长。  相似文献   

3.
郭向明  孟庆福 《中国物价》2011,(1):15-16,70
CPI作为衡量居民家庭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的指标.最近几月一直在3%的通胀红线上运行,11月CPI同比涨幅更是破5达到5.1%,本轮物价上涨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理财观念产生了显著影响。本文运用压力测试方法对我国2010年12月CPI走势进行建模分析,在此基础上对2010年12月CPI给出预测估计,结论认为我国12月CPI同比涨幅在4.3%左右,波动幅度主要依赖于政府对食品类、居住类价格的调控力度。  相似文献   

4.
国家统计局3月10目公布,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由上月上涨1.0%转为下降1.6%,这是我国CPI自2002年12月以来的首次下降,同时也创自1999年6月以来的最大跌幅。工业品出厂价格(PPI)下降4.5%,降幅比上月扩大1.2个百分点,呈继续下降态势。  相似文献   

5.
财经资讯     
数字 CPI10月居民消费价格变动情况10月,CPI同比上涨1.7%。1—10月平均,CPI比去年同期上涨2.7%。(国家统计局网站)  相似文献   

6.
国家统计局5月16曰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CPI降至18个月以来的最低点1.8%;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继续走高,同比上涨5.8%,CPI与PPI的差距进一步达到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财经界(学术)》2011,(1):43-43
2010年12月10日晚,央行宣布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人们已普遍猜测11月的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数据将再创新高。然而,2010年12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11月CPI同比上涨5.1%,创出28个月以来的新高,  相似文献   

8.
数字     
《现代商业》2007,(19):12-13
5.6%——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月度数据显示,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5.6%。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5.4%,非食品价格上涨0.9%;消费品价格上涨6.9%,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6%。从月环比看,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月上涨0.9%。1至7月累计,CPI同比上涨3.5%。  相似文献   

9.
国家统计局9月10目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4.9%,这是自去年7月份以来,CPI同比涨幅首次回落到5%以内;同时8月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10.1%,创下1996年以来新高。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贸导刊》2008,(18):33-33
(9月1—15日) 一、9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4.9%,这是去年7月份以来,CPI同比涨幅首次回落到5%以内。  相似文献   

11.
一、2010年CPI变动趋势及原因 2010年6月开始我国CPI通胀率开始呈上升趋势,到11月同比增长率达到5.1%,是近两年的新高。2010年全年CPI增长率为3.3%,超过了中央通货膨胀3%的调控目标。在CPI的各个分类指数中,食品价格上涨达到11.7%,成为拉动CPI增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诸建芳 《新财富》2011,(3):25-26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2月15日发布的数据,1月CPI环比上升1%(其中食品上升2.8%,非食品上升0.2%),同比上升4.9%,低于我们预期的5.2%和市场预期的5.4%;PPI环比上升0.9%,同比上升6.6%,高于我们预期的5.8%和市场预期的6.1%(附图)。1月CPI低于我们预期的主要原因是非食品价格上涨幅度低于预期的0.4%。  相似文献   

13.
2004年我国CPI涨幅达到3.9%,是1997年以来的最高涨幅。其中,上年“翘尾”因素为2.2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为1.7个百分点;食品和居住类价格较快上涨是推动CPI上涨的主要因素。总体来看,CPI涨幅仍在合理、可控的范围内。随着以抑制部分行业投资增长过快为主要目标的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效果的进一步显现,以及世界经济由强劲回升转向平稳增长,2005年我目经济增长水平将平稳回落,CPI涨幅也将有所回落,呈温和上涨态势,预计全年涨幅在3%左右,全面通胀的可能不大。  相似文献   

14.
根据7月份公布的数据,6月份的CPI“如期”创新高,达到6.4%。白2011年以来.CPI屡创新高,近期猪肉价格的大幅上涨,更让人戏言.一头猪拱高了CPI。CPI的指标体系颇受诟病,焦点足居住的成本占比过小.而食品占比过大。根据2011年最新调整过的cPI指数占比,食品类在八大类中的比率是31.79%,炯酒及其用品的比率是3.49%,和食品相关的这两大类就占近40%的比率。而居住包括建房和装  相似文献   

15.
汪涛 《新财富》2011,(3):28-29
2011年1月中国CPI同比上涨4.9%,低于市场预期和瑞银预测的5.4%。2011年CPI的权重有所变化,虽然这是5年一次的例行调整,但仍让许多人对“真实”的通胀情况深感困惑。权重调整对CPI有怎样的影响?1月CPI低于预期对市场和政策面有何影响?  相似文献   

16.
王学庆 《中国物价》2010,(5):3-4,17
一、关于居民消费价格(CPI)走势 1.上年“翘尾”的影响 2009年留给2010年的“翘尾”,全年约是1.3个百分点。上半年较多,约1.4个百分点,下半年较少,约1.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7.
《中国广告》2007,(9):155-155
国家统计局公布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数据.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5.6%,创下10年新高。1—7月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5%。  相似文献   

18.
徐连仲 《中国物价》2006,(10):28-32,52
2000~2005年,我同围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9.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年均仪上涨1.2%。2006年七半年我国GDP增长10.9%.CPI仅仅上涨1.3%,涨幅比上年同期减小1.0个百分点。但是,老百姓对当前价格上涨的感受却很强烈,以至于不相信当前价格总水平涨幅只有区区的1.3%。央行的最近调查显示,民众的真切感觉是物价上涨幅度很快,居民对“物价过高”判断所占的比例升至24.4%,较上季提高2.3个百分点,物价满意指数降至-12.1%,比上季下降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2010年,我国物价平稳向上,1—11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2%,11月当月达到5.1%的年内新高,但物价总水平仍属总体温和基础上的结构性上涨。预计CPI全年上涨3.3%,PPI上涨5.6%。展望2011年,国内外流动性泛滥、生产要素和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类产品价格改革、国际输入性通胀压力加大等因素将推动国内物价上升;但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增速回调将抑制物价水平的过快上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预计2011年CPI上涨4%.PPI上涨6.2%。  相似文献   

20.
蔡亮 《大经贸》2010,(8):56-58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6月份以及上半年经济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11.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