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需求导向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维度,尤其对于公共文化服务较为薄弱的农村来说,需求导向的建立更是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方面.需求导向要求政府重视农民文化意愿的理念,尊重农民文化需求的表达权和公共决策的参与权,建构一种新型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民公共文化需求表达机制.  相似文献   

2.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我们国家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我们应设法创建符合民众要求的,满足百姓需要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人民精神生活质量,给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提升国家整体形象。工作中应走以人为本的路线,围绕百姓的文化权利开展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战略部署。建立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要条件和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现状怎么样?目前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期待是什么?不精细化调查了解诸如此类的问题,就开不出解决农村文化生活贫乏的精准药方。师正伟和仵建峰以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为例,深入全县10个乡镇、30个村庄,通过与部分农民、文化专干和乡村负责人座谈交流,还通过现场问卷、个别走访,实地考察了当前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状况,在这些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给出了调查的数据,给关心“三农”文化问题的人士以量化的数据参考。师正伟和仵建峰的调查分为“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现状”、“当前农民最迫切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加强文化建设、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对策建议”三部分。这三部分既可独立成章单独发表,也可一次性发表。限于篇幅,本刊分三次发表。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利用excel统计软件对国内2006年-2016年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需求领域的文献研究成果进行定量分析.笔者主要分析了该领域的文献年度和高产著者.为更好地把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的研究结构,进一步推动政府提供最基础性、最切合公众需求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与此同时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日益多样化与个性化.内蒙古自治区属于民族自治地区,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当地有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需要区别化地进行文化服务供给.当前,内蒙古自治区政府需要甄别当地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困境,同时探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路径,以求更好地贴切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提高文化供给质量与效率,不...  相似文献   

7.
城市公共文化设施是城市形态的重要元素,它是文化艺术活动的重要载体,是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规划建设涉及到城市文化、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本文从我国公共文化设施规划的现状和产生的问题着手,以我国城市公共文化设施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与系统分析法,理论上探讨了合理配置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构思和办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公共文化的建设逐渐受到社会群众的重视。公共文化建设是公共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满足社会的共同需要而形成的文化形态,目标是社会群众参与文化、人人创造与享受文化。公共文化建设有助于推动公共管理的发展,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保持社会的稳定发展。因此,论文着重阐述公共文化建设的含义,分析公共管理视角下公共文化建设的途径,以期科学且高效地开展公共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首次提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本文基于已有文献,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相关研究进行整理,探究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过程中,基本公共文化不平衡不均等的原因。从供给问题、财政投入、政策制度三个角度定性分析,分类总结其背后的原因。其中,供给问题主要是由于政府供需失衡和供给主体参与机制不完善;财政投入主要是由于政府财政支出能力差距和地方财政投入不均衡;政策制度存在着政府低效率服务和户籍问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作为实现精神生活富裕的重要路径之一,此方向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开展,以增强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10.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满足人民的基本权益,是建设全面小康的前提。在我国农村人口众多的情况下,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服务,是国家的首要任务。加强乡镇的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可以保障我国公民的文化权益,通过进一步完善乡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效的促进乡镇公共文化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现状怎么样?目前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期待是什么?不精细化调查了解诸如此粪的问题.就开不出解决农村文化生活贫乏的精准药方。师正伟和件建峰以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为例,深入全县10个乡镇、30个村庄,通过与部分农民、文化专干和乡村负责人座谈交流,还通过现场问卷、个别走访,实地考察了当前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状况,在这些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给出了调查的数据,给关心“三农”文化问题的人士以量化的数据参考。师正伟和仵建峰的调查分为“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现状”、“当前农民最迫切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加强文化建设、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对策建议”三部分。这三部分既可独立成章单独发表。也可一次性发表。限于篇幅,本刊分三次发表.  相似文献   

12.
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要求.加快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农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产品与公共文化服务,提高农民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从而能更好的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基础设施落后、人才匮乏等严重问题.本文仅以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寻找解决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谢文  殷泓 《企业文化》2008,(5):18-19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国家。作为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把优秀传统文化化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理所当然地成为我们肩负的光荣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4.
编者按: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现状到底怎么样?目前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期待是什么?不精细化调查了解诸如此类的I"*-1题.就开不出解决农村文化生活贫乏的精准药方。师正伟和仵建峰以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为例,深入全县10个乡镇、30个村庄,通过与部分农民、文化专干和乡村负责人座谈交流,还通过现场问卷、个别走访,实地考察了当前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状况.在这些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给出了调查的数据,给关心“三农”文化问题的人士以量化的数据参考。师正伟和仵建峰的调查分为“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现状”、“当前农民最迫切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加强文化建设、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对策建议”三部分。这三部分既可独立成章单独发表,也可一次性发表。限于篇幅,本刊分三次发表。  相似文献   

15.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关系到每个人的发展,是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需要。本文以苏州市沧浪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案例,分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构建多元互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当前,回顾十六大以来的文化体制改革历程,总结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经验,对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要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以全体人民为服务对象,以保障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为主要内容,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博物馆是公共文化主要服务机构之一,是向公共开放、非盈利的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永久性机构,它的主要职能是以收藏、研究、教育和欣赏为目的,对人类和人类环境的见证物进行收集、保护、研究、传播和展览。博物馆文化服务体系是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完善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职能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公共外交是一个来自西方的外交学概念,是对西方公共外交实践经验的总结。要将其成功地运用于中国外交实践,就必须结合中国国情和公共外交经验.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外交理论。要构建中国特色公共外交理论并成功地指导实践,还必须深刻理解公共外交的文化内涵。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推动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主题,确定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长远目标,也指明了中国特色公共外交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张艺锦 《价值工程》2014,(24):292-294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高校文化资源与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关系及其发展路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校具有服务新农村公共文化的功能与作用,新农村建设需要高校文化资源;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要以地方高校为依托。因此应加强各个领域和学科的交流,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并且通过多种路径,挖掘高校现有的文化资源,推动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空巢青年”这一群体的不断壮大,给当下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带来了重大挑战。以“空巢青年”概念和成因为线索,分析出集均等化、可及性、多元化为一体的文化服务策略,结合“空巢青年”社交特征和需求、文化教育背景和需求展开相关探索,深入挖掘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切入点和优化可能性,以公共文化服务对“空巢青年”的作用机制为依据,分析并总结相关的优化策略,进一步印证优秀公共文化服务对“空巢青年”有促进作用这一观点。希望社会各界对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如何实现高质量供给给予更多关注与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