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泥炭(又称草炭),是黑龙江省重要的自然资源,在工业、农业、医药及环境保护方面都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越来越引起各方面的重视。1984年省农业区划委员会将全省泥炭资源普查正式列为省农业资源调查项目。历时4年,调查了泥炭分布、面积、储量和理化性质,并对资源利用进行了评价,为今后泥炭开发利用及保护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主要腐植酸原料资源的性质及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腐植酸的主要原料泥炭、褐煤、风化煤资源的储量和质量居全国前列;分析了具有代表性的腐植酸原料资源的理化性质,在分析对比评价的基础上,根据提取出的腐植酸的抗硬水能力、E4/E6值和生物活性,提出了适宜的应用方法和方向。  相似文献   

3.
牡丹江地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有较丰富的泥炭资源。自1982年以来我们在对该区进行泥炭资源远景地质调查的同时,对所采集的泥炭样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测试。现据分析测试的结果,对泥炭的理化性质及其质量并结合矿产赋存特征及开发利用条件进行综合评价,为合理开发利用该区泥炭资源提出有效的利用途径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根据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渔业科研工作必须深人研究渔业发展新阶段的需求,适应渔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新形势,进一步调整科研方向与重点,加大科研创新力度。据了解,今后我国渔业科研将在以下六个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①加强海洋渔业生物资源调查监测与可持续利用研究;②加强水产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开发;③重大病害及其综合防治技术研究;④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研究;⑤远洋渔业资源与极地渔业资源开发技术研究;⑥水产品加工与综合利用研究。 (言立)中国渔业科研确定六大主攻方向@言立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笔者在科研管理实践中的体会与感受,从科研立题的针对性;提高科技人员的“面向”意识;重视科技管理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和管理技术水平;打破部门分割建立“依靠”与“面向”的合理机制以及领导重视等方面,对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落实“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对炭泥作出正确的评价将为泥炭开发提供良好的决策。近十年来国际上十分重视对泥炭资源进行化学评价,因为泥炭已经成为精细化工的原料。苏联·李斯特凡等“曾用一个方程式体系,只要为数不多的参数就可予言泥炭的组成和性质。这些参数限定了泥炭的大部分性质。它们可分为两组,第一组参数包括分解度、燃烧热、含碳量等,它们组合起来可以反映出生物的、化学的降解程度(腐殖化度);第二组参数包括介质的PH值和盐类组成,它们可以反映泥炭的成煤条件”。(引自“泥炭译丛”第一辑P260)  相似文献   

7.
文章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定量为主的评价分析方法对黄石市石灰岩矿产资源进行调查评价:(1)按照各类型的品质优劣和开发利用价值,将黄石市石灰岩资源基础储量质量等级划分为Ⅰ级、Ⅱ级、Ⅲ级共三个等级;(2)初步圈定黄石市石灰岩矿区30处,石灰岩资源基础储量726.79亿吨,并分析了其类型与结构。石灰岩深加工产品市场需求大,黄石市发展石灰岩精细加工产业前景十分广阔,在开发利用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坚持整体开发、规模开采的原则;(2)坚持优质优用、集群发展的原则;(3)坚持安全环保生产的原则;(4)重视矿山环境问题,实施环境保护战略。  相似文献   

8.
辽宁棕壤耕地质量评价及障碍因素类型分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以土壤类型为基础,选取土壤管理、理化性质、土壤养分、剖面性状、立地条件和气候条件等6个方面14个指标对辽宁棕壤耕地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在分析主要障碍因素基础上,根据障碍因素组合类型的不同对辽宁棕壤耕地进行质量障碍因素类型分区。[方法]采用模糊数学法和层次分析法,利用障碍度模型对辽宁棕壤耕地质量障碍因素进行诊断,分析棕壤耕地质量障碍因素类型分区。[结果](1)辽宁棕壤耕地高等地、中等地和低等地,分别占棕壤耕地总面积的21.49%、59.18%和19.33%,耕地质量等级以中等地为主;(2)障碍因素组合类型共14种,根据障碍因素不同划分为3个耕地质量障碍因素类型区,即有机质障碍类型区、灌溉能力障碍类型区、质地障碍类型区,分别占棕壤耕地总面积的86.45%、10.75%和2.80%。[结论](1)针对障碍因素类型分区,提出各区以障碍因素为主的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措施,从而保证粮食生产;(2)文章从耕地土壤类型角度研究耕地质量障碍因素类型分区及其利用策略,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研究提供新视角,为耕地资源分区利用与管护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文章运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森林公园的文化价值。在构建森林公园文化价值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得出森林公园的文化价值中,资源景观价值、科研教育价值的比重较大。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文化价值进行了模糊评价,得出其健康疗养、资源景观、科研教育价值高,休闲旅游价值较高,文学艺术价值一般的结论,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辽东湾岸段土壤资源调查,在于深刻地认识该岸段土壤资源的类型与特点,查清土壤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并且对土壤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以便进行合理地改造与利用,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挖掘潜力,促进生态平衡和农业生产的全面发展。通过海岸带土壤调查,对各类土壤面积进行了测量,并对盐分和养分等进行了化验,现将土壤资源综合评价及其利用分述如下: (一)土壤类型齐全。从复县到山海关的沿海岸段,土壤类型齐全,滩涂资源十分丰富,有利于建立大农业的合理结构。滨海盐土土类面积为184,768公顷,其中潮滩盐土亚类为102,470公顷,占滨海盐土面积的55.46%,草甸滨海盐土亚类11,977公顷,占土类面积的6.48%,滨海盐土亚类70,320公顷占土类面积的38.05%。  相似文献   

11.
铁矿资源作为我国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铁矿资源分布广泛,资源储量大,共伴生组分多,低品位、难利用矿多,固废产出高、利用低,综合利用潜力巨大。文章在分析我国铁矿资源现状和综合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符合我国资源特点的综合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对铁矿资源综合利用效益进行客观的评价,从加强技术创新、完善激励约束政策、创新综合利用模式等方面提出了提高我国铁矿资源综合利用效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湖南林科院科研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5年,在全国林业科研院(所)绩效考核中,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所)综合实力挤进省级林业科研院(所)十强,在湖南省的科研院(所)绩效评估中名列前茅。1998年建院以来,广大科技人员坚持科研面向生产,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努力攀登科学高峰的科技方针,从推动全行业技术水  相似文献   

13.
南方离子型稀土矿产地质勘查规范修订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方离子型稀土矿是我国特有的富含中重稀土元素的矿产资源,在矿床成因、矿石质量、采选工艺等方面独具特色。随着南方离子型稀土矿产的勘查、开发实践,针对该类型矿产的勘查手段、评价指标、采矿方法、选矿工艺等逐渐成熟,加之生态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该类矿产的经济技术指标均发生深刻变化,现行《稀土矿产地质勘查规范》已无法全面指导南方离子型稀土矿产的勘查、评价工作。根据多年南方离子型稀土矿产方面的生产实践和认识,文章在评价对象、勘查阶段、勘查手段、岩芯样品保存、资源储量计算、底板类型和性质、原地浸矿工艺的适用条件等方面,对现行《稀土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提出了修订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运用河南省旅游资源普查数据,采用菲什拜因—罗森伯格评价模型等多种方法,对河南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条件、各影响因子及地域分布进行了定量评价,发现河南旅游资源综合开发条件整体较好,但不同类别的影响因子有所差异,多数景点(区)开发的可达性、整体环境、经济基础、用地条件等较好。但区位条件是制约河南多数景区(点)深度开发的瓶颈因素,设施配套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其次,河南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条件在地域分布上相差较大,郑州市明显好于其他各地市,主要原因在于各地的区位条件、区域经济基础和用地条件的差异。最后,根据旅游资源开发因子的结构差异,将河南18个地市分为综合开发条件好、比较好、一般和较差四种类型。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业资源环境评价与粮食主产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对我国31个省区的农业资源环境进行系统辨识分析后,运用评价分析结果与31个省区的粮食产量回归分析值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出15个粮食生产主产区和16个非粮食主产区,并提出了解决我国农业资源环境恶化的根本方法-以国际国内农产品需求为调整方向,根据各省区的农业资源环境优势,确定农产品重点产区和优势产业带。  相似文献   

16.
要对增氧机进行正确地保养和检修,必须清楚地了解增氧机的类型。  相似文献   

17.
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经营为主向集约经营为主的根本转变,努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是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课题。已有很多文献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然而.关于工业企业集约化程度定量分析的工作,尚不多见。本文讨论工业企业集约化程度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第三次工业普查资料,应用多元统计中的聚类分析方法,对上海市各工业行业集约化程度进行定量分析。一、集约化指标体系工业企业集约化程度,是一个综合型的经济概念。为了对工业企业集约化程度进行全面考核和综合评价,本文从以下几…  相似文献   

18.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水需要,缓解水资源不足的矛盾,使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必须采取节流和开源并重,保护和管理相结合的方针,从开发、利用、保护、管理各个方面研究采取综合有效的对策措施。1建立和完善有关政策,巩固水利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真正...  相似文献   

19.
建立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主体的新林业发展战略,应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科技、社会等六大系统的整体协调发展出发,并突出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对林业资产作出客观、全面、综合的计量与评价,使之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建立完整的投入———产出系统。为此,必须在进行林业有形资产(物质资产)核算的同时,对林业的无形资产(环境资源和文化资源资产),进行量化和分析,并提出一套较为完整的综合核算方案,为林业宏观决策提供依据。一、建立林业多项资产综合核算体系的前提与原则(一)林业多项资产综合核算的前提以森林资产为…  相似文献   

20.
矿产资源勘查综合评价,目的在于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对资源勘查工作的效益进行综合评价,为以后矿产资源合理规划、可持续开发利用以及合理高效监管提供决策依据。运用FAHP法,选取勘查程度、勘查单位储量投入资金、丰度指数、新增查明资源储量等动态、可比性的指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FAHP模型,采用加权综合法将研究区划分为优、良、中、差4个等级,并对每个等级的矿区勘查效益予以综合评价,提出勘查决策。以攀西26个重点勘查区为实例分析,就研究区6种优势矿种开展研究,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雷波、金阳、宁南地区的综合评价指标值较低,符合实际勘查情况,今后应对这些地区勘查加大投入和加强管理,提高勘查成效,争取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