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方针,要求尽快建立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建设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而价格诚信体系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整顿和规范市场价格秩序的治本之策.国家发改委已于2004年颁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经营价格诚信建设工作的意见》.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是市场价格管理的行政机关,推进价格诚信体系建设,重塑价格诚信品品牌.  相似文献   

2.
在市场经济日趋完善的今天,诚信已成为社会生存的基本条件、立足之本和发展源泉。所谓企业无信不旺、政府无信不成、社会无信不稳、国家无信不强,“诚信、天下之结也”。  相似文献   

3.
关秋萍 《理论观察》2011,(2):134-136
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诚信成为一个地区的核心竞争力。党的十六大提出:“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我省在“十一五”期间围绕“诚信龙江”这一目标开展诚信体系建设工作。目前已初步形成具有我省特色的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建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体系,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要把诚实守信作为基本行为准则”这不仅阐述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  相似文献   

5.
王贤臣 (山东省十届人大代表、安丘市副市长) 诚信问题公开提了出来,社会不同的阶层对此已经有了一个认识,并开始注重诚信方面的建设.但从运行的程度和效果来看,还没有达到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下一步应当以政府为主导来加强诚信建设,把政府建设成不失信于民、服务于民的服务型的诚信政府,从而形成合力,拉动社会各阶层参与到建设中来.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信用经济,诚信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但我国现阶段“信用缺失”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巨大障碍。整饬“信用缺失”,是一英极为艰巨的任务,必须大力加强诚信教育,培育全体公民的诚信意识;努力健全法制体系,优化诚信的法治环境;不断完善市场竞争机制,抓紧实施企业信用工程,建设社会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7.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长,国无信不强。”我们本应将诚信操守发扬光大,然而我们的社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信用缺失造成的巨大伤害和损失,暴露出中国的经济生活正面临着诚信的危机,一些企业已走到信用崩溃的边缘。只有加强诚信建设,企业才能实现更高层次的飞跃。  相似文献   

8.
<正>从“努力打造‘信用浙江’”到“健全诚信建设长效机制”,体现了习近平对信用、诚信建设的一以贯之和一脉相承《努力打造“信用浙江”》,这是习近平2003年9月15日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发表的文章标题。文章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企业无信,则难求发展;社会无信,则人人自危;政府无信,则权威不立。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信用建设,努力打造“信用浙江”。  相似文献   

9.
邵宝忠 《魅力中国》2013,(20):312-312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目标,明确提出“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这是党的代表大会第一次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战略高度提出司法公信的建设问题。是对人民法院提升司法公信力提出的更高层次、更加紧迫的现实要求。一、司法公信力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诚信应成为深圳响亮的品牌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加强诚信和道德建设,建立和完善信用体系,是实现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必然要求,是进一步宏扬深圳精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大举措.构建诚信深圳,建设良好的信用环境和信用秩序,是扩大对外开放和发展经济的需要,是特区在新世纪进一步大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实现特区市场经济秩序根本好转、创造一流的投资发展环境急需解决的迫切课题.不构建诚信深圳,特区就建设不了高度的精神文明,也建设不了高度的物质文明,更建设不了高度的政治文明.诚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思想道德根基和精神动力,诚信亦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诚信不仅是商业道德,亦是政治品格,是人格和国格.  相似文献   

11.
诚信原则与现代信用机制的建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诚信自古即为修身立国之根本。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一个人不讲诚信,就不能立身处世。诚信原始的、表层的意思是对人讲信用,但其成熟的亦即根本的意义则是外不欺人与内不欺己的统一,是相信自己和相信他人的统一,亦是相信人事与相信天道的统一。所以《说文》讲:“信,诚也。”朱熹认为,诚就是世间万物那种本然如此的,实实在在的性质,即“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天理之本然也。”(《中庸章句》)诚信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安身立命的基础,只有“言忠信,行笃敬”,才能取信于人,取信于社会,才能同他人正常的交往…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已成今日火热的话题。党的十六大,特别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使命。这在今天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这适应了中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胡锦涛总书记还明确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相似文献   

13.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来不断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政策措施,提出建立统一征信系统,褒扬诚信、惩戒失信,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等一系列要求和举措表明我国信用体系建设路径越来越清晰,建设需求越来越迫切,信用体系建设从道德管理层面上升到国家治理层面.  相似文献   

14.
王宁江 《浙江经济》2016,(23):38-38
个人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无论是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还是司法公信建设,人始终是最根本和最活跃的因素。一方面,需要由人来承担信用建设的责任和使命;另一方面,人也是被建设对象,信用建设成果需要通过人的行为来展现。中央以深改会形式高规格地通过关于加强个人诚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尤见个人信用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诚信社会建设是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基础性工程。诚信辽宁建设虽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在社会信用立法、征信系统建设、社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培养、奖惩联动机制设计、宣传教育等方面仍然存在发展空间,今后要借鉴江苏经验,持续完善政务诚信和社会信用体系,全面推动信用承诺制度,深化“东北三省一区统一信用体系”的建设和诚信教育宣传,营造守信者荣、失信者耻、无信者忧的诚信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6.
“打造诚信中国”的呼声已经渗入我们的生活。“诚信,为国之灵魂”已成为21世纪大多中国人的共同信念。构建会计诚信,是整个社会信用建设的重要部分,教育诚信是社会诚信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构建会计诚信。学校诚信教育是前奏。  相似文献   

17.
我国诚信体系的构建相对薄弱,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更高的社会诚信的支撑。 加强诚信体系建设,提高全社会的诚信意识和诚信水平,任重道远。[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会计诚信是建设市场经济的基石,也是会计职业机构和会计人员安身立命之本。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信用诚信体系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会计作为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会计  相似文献   

19.
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会议指出,本届政府任期内要在全国初步建立信用体系框架。去年,省委、省政府向全省发出建设“诚信江苏”的号召,有关地区、部门正在积极探索实施“诚信江苏”工程试点工作。江苏作为全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在全国诚信体系建设中,理应率先垂范。省整规办要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发动全社会力量共同打造“信用江苏”,  相似文献   

20.
刘瑜 《中国西部》2014,(40):100-100
<正>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治理的基础——校园,也有着法治问题,也需要借助社会法治的推进,构建平安校园、诚信校园,尤其是当下已略显糟糕的校园诚信,更是急需借助法治来帮助构建。不可否认,近期,为了推进诚信校园建设,有些学校和部门费尽心思,绞尽脑汁,在校园内推出了诸如论文电子检测、学历联网查询、诚信考场等多种防作弊、防造假的预防举措。然而,令人叹息的是,道高一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