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经过2008年,"山寨"现在演变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山寨产品以成本低、功能、易操作等特点而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山寨节目通过极具调侃幽默感语言获得受众的欢迎;山寨人物频繁曝光荧幕受到广泛关注:山寨文化走进央视新闻联播,得到官方认可.然而日益发展壮大的"山寨"却游走在法律的边缘.  相似文献   

2.
徐向阳 《品牌》2008,(12):52-53
<正> 每年岁末,最热闹的事莫过于央视春晚,而今年最吸引眼球的却是"山寨版春晚"。又是"山寨",难怪腾讯网在论坛上打出"2008——中国山寨年"的口号。但是物极必反,这最雷人的"山寨版春晚"会为热闹了一年的"山寨"现象来个点睛之笔,还是会造成人们的最终审美疲劳,归于平淡?山寨文化究竟还会热多久?2008年是中国山寨年,山寨广受追  相似文献   

3.
<正>IT:山寨文化的缘起在刚刚过去的2008年,"山寨"一词彻底红遍大江南北,山寨文化、山寨机、山寨厂商、山寨明星、山寨春晚等等,山寨渐渐从一个名词转变为一种现象,从一种现象转  相似文献   

4.
<正>IT:山寨文化的缘起在刚刚过去的2008年,"山寨"一词红遍大江南北,山寨文化、山寨机、山寨厂商、山寨明星、山寨春晚等等。山寨渐渐从一个名词转变为一种现象,从一种现象转  相似文献   

5.
"山寨"是2008年绝对流行的热词之一。它最早出现在IT行业,是民间势力对某些知名品牌的低成本仿制。但它很快向其他领域蔓延,迅速成燎原之势,到目前已经是无处不"山寨"了。"山寨"太火,火到惊动了中央电视台。在接连几天被《新闻30分》等报道后,2008年12月2日",山寨现象"上了《新闻联播》。"从2003年开始出现山寨手机到各种山寨产品,'山寨'一词已经从经济行为逐渐演变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新闻联播》的评语简单而到位。这一新兴词汇所代表的民间文化现象,第一次进入官方视线。一时间,面对山寨,更是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6.
缪炜 《中国市场》2010,(32):129-129,132
近来,"山寨"成为网络时髦词,"山寨手机"、"山寨明星"、"山寨春晚"等,它已经从一个行业里的名词,发展到一个社会文化名词。作为一名工业设计者我们该做些什么呢?本文对此问题进行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7.
《中国市场》2009,(24):71-71
<正>"山寨"是否能像"沙盒创新"一样,成为新兴市场为商业世界贡献的另一颗明星?"山寨"是一个含义复杂的抽象概念,"山寨手机"只是一个最广为人知的现象,从手机之外的其他很多行业中,其实都可以找到"似山寨而又非山寨"的现象。将这些现象与"山寨"进行一番比较,有助于我们廓清哪些是"山寨"定义中的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8.
“山寨”背后的法律探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这些年来,"山寨"一词喧嚣尘上,频繁出现于各媒体、报刊。对于山寨产品,很多人视之为价廉、质次的产品。"山寨"若作为动词用则是"仿造"的近义词。如何正视有关"山寨"的市场状况,并通过其带来的一系列社会法律问题,进行相应的思考,是关心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各界人士必须面对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山寨"这个词语自08年以来,红遍了大江南北,就连中央电视台一段时间也曾频频出现这个字眼.山寨,不禁让人联想起武侠小说中那些占领一块山头自封为王,而被外人称作是山寨大王的描写,听着颇有一些嘲讽和不屑的口气.山寨演变到今天,与彼山寨则是名同实不同也.它也并不是简单地类似与在网上非常流行的雷人、打酱油等网络用语,更关键在于它代表了一种中国式的生产方式和文化.  相似文献   

10.
"山寨文化"是指以极低的成本模仿主流品牌产品的外观或功能,并加以创新,最终在外观、功能、价格等方面全面超越这个产品的一种现象.本文剖析了"山寨文化"产生的根源以及社会效应,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山寨文化"反映了我国的时代特征.对于"山寨文化",应该结合时代特色,用科学发展现指导其建设,分析产生原因,积极引导、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1.
吴晶晶 《现代商业》2011,(15):67+66
山寨营销自出现以来一直被很多人看做是一种"抄袭、低劣、冒牌货"的代名词。在众多抵制声的背后,山寨营销却从侧面展现出其低成本、反应快、定位准等独特优势。本文通过对山寨营销中精华的阐述,印证了山寨营销出现的必然性和合理性,描述了山寨作为弱者其战胜强势对手的生存之道,同时文章也对山寨营销的未来发展归宿进行了简要的探析。  相似文献   

12.
"山寨"源于广东话,是模仿、翻版、仿真的代名词,因"山寨手机"闻名。近日记者在市场走访时发现,除了手机,衣服、皮包、食品等都已经有了"山寨"货。家住项王小区的张先生为自己的孩子买了这样的一款手机,然而仅仅一个月后,这款标有"NOKIR"标志的手机就彻底开不了机了。张先生懊恼地说:"我算是被‘山寨'撞了一下腰!"  相似文献   

13.
"山寨"是一个含义复杂的抽象概念,"山寨手机"只是一个最广为人知的现象,从手机之外的其他很多行业中,其实都可以找到"似山寨而又非山寨"的现象。将这些现象与"山寨"进行一番比较,有助于我们廓清哪些是"山寨"定义中的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14.
“山寨”企业的转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祖墀 《光彩》2010,(7):43-43
往价值链上游转移,培养核心竞争力,使一部分"山寨"企业完成了从模仿到创新的飞跃"山寨"是近两年来红遍大街小巷的热门词汇。"山寨"的本意是指脱离了政府控制的强盗据点,而如今,"山寨"现象却引发了诸多争议。中国文化中的创新本性以及中国市场所创造的巨大机遇,为"山寨"企业提供了成长的土壤。的确有许多"山寨"产品因仿制  相似文献   

15.
“山寨”一词于2008年在中国大江南北迅速走红,山寨机、山寨笔记本、山寨春晚、山寨艺人等等衍生物不断刷新着人们的视野。有人将“山寨”视作一种创新,也有人把它看成抄袭、盗版的代名词。总之,从山寨现象诞生之日起,人们就对它褒贬不一。本文以“山寨机”为例,从它产生的背景;发展历程及现状等方面层层深入,对存在其背后的“山寨模式’,做出理性思考,最后得出结论:在新一轮经济增长方式转型过程中,我们应合理引导“山寨模式”,从而助力中国制造!  相似文献   

16.
张瑞 《商场现代化》2009,(18):192-192
"山寨"从诞生之日起,便饱受非议。无论是学术界还是社会大众都对"山寨"有着自己的理解。本文试图探讨山寨的成因,揭示山寨与知识产权保护之间的关系,从而阐明对待山寨现象山及寨文化应有的态度。  相似文献   

17.
自2008年以来,"山寨"一词迅速蹿红,并一跃成为一种关注度极高的文化现象.山寨经济的流行与公众品牌信誉的丧失、山寨产品本身带来的高福利有直接的关系.对于这种新的经济模式,我们应该一分为二的看待,它既有好的一面,同时又存在侵犯知识产权等方面的隐患.本文拟从山寨经济的定义,产生背景入手,深刻分析山寨经济流行的原因,以及这种新的经济模式的利弊,最终针对这种新的经济模式的未来发展,从企业和政府两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都说"山寨"是模仿,是剽窃,但是作为草根经济,"山寨"产品已经为人们所熟知,并大行其道.存在的必然有其合理性,因此,我们也应该以新眼光审视"山寨"经济. 山寨产品虽然是草根市场的小品牌,但正是这些小品牌成为国际品牌超级利润的终结者,中国电子消费大众化的推动者,电子产品进口替代的生力军,中国电子产品技术创新的推进器.谁敢说在这些山寨企业里,将来不会再冒出来一两个"中兴、华为"呢?  相似文献   

19.
2008年,“山寨风”席卷中国。从山寨手机、山寨电影到山寨话剧、山寨音乐等等具有中国特色、中国符号、中国元素、中国骄傲的文化创意产业开始风起云涌。苏东坡有名诗句“春江水暖鸭先知”,我们应该可以从这股拂面而来的山寨春风暖流,预感中国传媒内容产业的脉动和趋势,那必然是中国的、民族的、人民的、草根的、原创的这些关键词。  相似文献   

20.
自2007年以来,以快速模仿和复制为主要特征的"山寨现象"在国内迅速升温并传播开来,正从经济行为演变为一种泛文化现象,有人戏称,"山寨产品"正引领人们迈入山寨时代。本文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层面来分析对知名商品的保护,在探讨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知名商品保护意义等法理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在知名商品保护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对如何完善我国知名商品保护制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以期能对知名商品保护的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