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旅游房地产作为近年来旅游业与房地产业共同关注的热点,发展势头十分迅猛.然而,旅游房地产并没有引起学术界的足够关注,研究成果(尤其是方法的运用)非常有限。基于现有的文献资料,对旅游房地产研究中方法的运用做了系统综述。介绍了国外旅游房地产(分时度假)研究中方法的运用;从旅游房地产开发、旅游房地产产业、旅游房地产投资、旅游房地产消费者需求及其他研究内容等五个方面对我国旅游房地产研究中所使用的方法进行综述;在总结国内旅游房地产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国外研究方法的运用,提出未来我国旅游房地产研究方法运用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城市旅游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回顾了我国城市旅游的研究状况,其中关于城市旅游产品和市场、开发规划与管理、城市旅游形象等方面的研究有了较深层次的思考,城市旅游影响和空间结构研究成为研究热点,出现了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等新的研究视角.认为今后关于城市旅游者需求、城市群竞争力等方面将成为城市旅游的重点研究问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遗产旅游受到旅游业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起初阶段的遗产旅游研究起源于对遗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而近几年的研究更多的是出于遗产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冲突。国外有关遗产旅游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成果已经相当丰富,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薄弱,本文从遗产旅游的概念体系、真实性与完整性、保护与开发、遗产解说几个方面对国内外的研究进行综述,以给我国的遗产旅游研究和发展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回顾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旅游景区形象4维度测量模型。基于此,建立了旅游景区形象各维度对顾客忠诚的作用机制模型.数据研究表明:(1)笔者开发的旅游景区形象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水平、整体拟合优度、收敛效度、判别效度,它包括风景与卫生、景区价格、景区服务、基础设施等4个结构维度;(2)旅游景区形象各维度对顾客忠诚存在不同的作用机理与影响效应.  相似文献   

5.
在体验经济时代,旅游地体验场景被赋予了更高和更深层次的期待.夜间场景营造能有效提升和丰富夜间旅游的体验性.在文献分析和实地调查基础上,对夜间旅游场景进行解读并发现:夜间旅游场景具有时空性、交互性、整合性和情感化等特征;叙事主题、支撑素材、科学技术、特定人群和时空氛围等是夜间旅游场景的构成要素.最后提出体验经济下夜间旅游...  相似文献   

6.
运用环境感知法,从自然、经济、社会、旅游四个方面对柿林古村的男女性的感知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1.男女性在自然环境感知上没有明显差异;2.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正面感知经济生活环境的改善;3.男女性在社会环境的感知上并无明显差异;4.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正面感知游客行为和旅游开发。男女第三性征差异及由此带来的参与程度的不一致影响了男女在经济和旅游环境的感知.但从总体上而言,旅游对古村落目前的影响不大,村民对旅游开发仍旧持支持态度.最后,针对不同的性别人群提出了今后引导的相关建议.旅游规模扩大带来的家庭收入结构变化对古村落社会结构、家庭结构的影响将是后续研究的关注点。  相似文献   

7.
旅游交通与旅游资源相匹配是旅游目的地空间模式开发的重要基础。以旅游中心地理论和旅游点—轴空间结构理论为基础,运用最邻近点指数法和交通通达指数法对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的旅游资源分布及旅游景区通达性进行测算,认为旅游资源分布趋于聚集性状态,旅游交通以北京为中心呈放射状格局,旅游外部交通较为发达,区域交通发展滞后,旅游景区通达性较差。提出环京津地区旅游目的地空间模式开发四种类型:太行山区旅游链模式;张家口-承德基地型旅游模式;承德—秦皇岛—唐山区域游览型旅游模式;白洋淀、衡水湖和吴桥杂技大世界单一目的地旅游模式。建设环京津旅游交通大环线和三级旅游中心地,为旅游目的地空间模式开发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8.
由于旅游资源性质、价值、区位条件、规模及区域经济发达程度等方面因素的不同,旅游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不同,其开发的模式也趋于多样化发展。本文分析介绍湘西凤凰古城人文类旅游资源中两个特色资源:文物古迹和社会风情。从中探寻湘西凤凰这两种旅游资源可开发功能、开发主题以及开发内容,设计出湘西凤凰古城这两类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民旅游研究评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近年来随着农民旅游的快速发展,农民旅游研究也正在逐步开展,从农民旅游产生的背景和开发意义、农民旅游市场潜力与开发现状、农民旅游消费特征与制约因素、农民旅游认知和态度、农民旅游产品开发与设计、农民旅游市场营销、农民旅游市场开发对策7个方面对我国国内关于农民旅游的研究进行综述,并对以后关于农民旅游的研究进行了初步的展望,以期对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文化景观及其保护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以龙胜龙脊梯田文化景观为研究对象。从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角度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影响感知、人口社会学特征与影响感知的差异性以及影响下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和方式。研究发现:(1)旅游对梯田文化景观的感知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主要原因是旅游开发后,发生了旅游与梯田争夺水源、劳动力的问题,以及旅游利益分配不协调;(2)被调查者的人口社会学特征与梯田的旅游影响感知存在差异,主要是年龄与建筑用地占用梯田用地程度问题的感知.最后提出旅游影响下龙胜龙脊梯田文化景观发展对策.实现龙脊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城市夜旅游悄然兴起,不仅拓宽了旅游业发展的空间,而且对提升城市旅游品位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合肥市应发挥省会城市的优势,突破制约因素的束缚,从发展规划、产品开发模式、政府推动等角度全面筹划夜旅游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选取厦门城区几个典型性调查地点对年龄在16周岁以上的本地居民、游客的夜间休闲、旅游意愿与行为进行调查。通过数据整理与分析得出:本地居民夜间休闲活动较活跃;游客夜游活动的意愿较高;出游方式以自发性为主;活动方式主要以传统的餐饮、购物、娱乐为主;活动花费中档偏低,活动时间长短适中,深夜化特征不明显。本地居民喜欢餐饮购物、时尚休闲活动、沙滩夜游等,游客对夜游综合性公园、欣赏民间艺术表演、海上游轮夜游等更感兴趣;年龄、文化、收入程度的差异对夜间旅游与休闲活动的偏好也产生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旅游活动和旅游产业的发展,田野调查研究方法也逐渐开始应用于旅游研究领域。旅游田野调查就是田野调查方法在旅游研究中,尤其是旅游实地调查研究的全面应用。旅游田野调查的开展.应在吸收传统田野调查的优势和经验的基础上。特别强调坚持理论指导、平等客观原则、“旅游”特色内容和创新发展,处理好传统田野调查与旅游田野调查、借鉴西方旅游研究的成果与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旅游田野调查方法的两大关系。  相似文献   

14.
涵化视角下乡土社区旅游开发文化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下乡土社区旅游开发现象显著增多。旅游的发展,使得大量旅游者进入乡土社区,社区乡民可能面临较复杂的文化适应过程,社区文化也面临着变迁与发展的问题。人类学有关文化变迁的涵化研究,关注文化接触中不同群体持续双向互动对个体适应和文化变迁的影响,其概念和方法值得在研究旅游开发导致乡土社区文化效应问题上借鉴。涵化视角可以深化我国乡土社区旅游开发的文化效应问题研究,涵化研究对旅游学科发展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国内关于该问题涵化视角的研究较为薄弱。通过案例分析发现,乡土社区在旅游开发之后,文化效应和社会影响多呈正面性,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接受和适应的涵化过程,但调适的机制尚待完善。未来研究要关注涵化与乡民发展的关系,重视涵化的互动性,注意同一场境中游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边境地区由于处在特殊空间节点,发展旅游业面临着更大挑战,但与此同时,其所带来的经济效应与社会效应更为突出。本文通过对国内相关研究的梳理,对边景旅游的影响因素、发展战略、跨境合作以及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认为我国边境旅游已经进入到快速发展阶段,但仍存在通关手续繁琐、旅游产品单一,推广力度不足、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在未来的研究中,在内容上应加强旅游形象的相关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应加强客观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6.
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改变着旅游目的地。空间的紧密性、资源的互动性就使得景区与社区之间发生了密不可分的辩证关系。无数个案说明,构建一个和谐的发展系统对景区、社区来说无疑是一个双赢的选择。景区一社区系统的形成是建立在景区与社区互动的基础上,在对景区一社区系统的要素构成、系统主体及3个层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系统中存在的矛盾内核,即多维价值与道德风险,并在结论处提出了构建一个基于政府、景区一社区管委会、旅游企业、社区、第三方力量等利益主体的景区一社区和谐建设机制的构想。采用了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等研究方法,另外还涉及对价值观的探讨,所以既遵循了科学研究中的价值中立与理性客观,也结合了人文学科中“投入理解”等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7.
国内旅游演艺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演艺是旅游业发展的创新点,是旅游新业态,旅游演艺研究能够在明确其内涵功能的基础上为地区旅游业发展服务。近年来,旅游演艺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研究现状是描述性分析的多,模型统计研究的少;概念等相关理论研究少,现象研究多;个案研究数量不少,但只是宏观论述,缺乏实证,缺少说服力。针对研究现状,旅游演艺宏观上要多借鉴其他学科知识、加强定量研究,微观上进一步完善概念等相关理论知识、对旅游演艺产品开发影响因素、对旅游演艺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实现旅游演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重庆研究者在旅游经济学研究中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尤其是在区域旅游和特色旅游活动方面的研究对推动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总体上看,对策性、应用性研究偏多,基础理论研究不足;研究方法以描述性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有待加强;“跟风、趋同”现象较严重。应加强旅游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强化旅游经济方法论研究,创新旅游经济研究模式。  相似文献   

19.
《旅游文化学新论》(以下简称《新论》)发表后,曹诗图先生撰写《略论旅游文化学的主要问题》(以下简称《问题》)一文与笔者商榷。在各自主要目标或使命尚未完成的情况下,旅游文化研究与旅游研究合流是不合理的,其结果必然是旅游文化学独立性的完全丧失。名存实亡;《新论》与《问题》主张的旅游文化学定义分别以“旅游文化与学”和“旅游与文化学”为逻辑起点,前者较为可取,后者殊属不当;在旅游文化学研究对象的表述上,《新论》并无不妥,而《问题》却游移于旅游与旅游文化之间未有决断。旅游文化学的研究重心还应回到旅游文化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