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借鉴Beck、Laeven和Levine(2008)模型将地区和产业特征相结合,利用我国2001—2007年29个省级区域25个细分工业行业数据,实证分析了财政分权程度的地区差异对省级区域行业外商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分权较高地区的资本密集度大的行业外商投资较多,这一结论不受控制变量以及内生性问题的影响,是稳健的、可信的。根据外商投资来源地的不同将外商投资分为国外投资、港澳台投资的分别研究发现,地区财政分权对国外资本和港、澳、台资本投资吸引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在资本密集度较大的行业,加强地区财政分权将会吸引更多的国外投资,但对港、澳、台投资作用却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1995年至2011年地区间收入差距和对外开放程度对商品市场分割的影响,相比已有的研究,发现自2005年以来商品市场分割迅速上升。进一步的实证研究表明,对外贸易及地区间收入差距与商品市场分割之间都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而外商直接投资与商品市场分割显著负相关。据此,目前过于依赖出口市场的经济增长方式需要转变,同时应当重视进口及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利用,并加强地区之间的产业分工和缩小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1995—2008年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回归方法,构造了财政分权、教育发展及经济增长三者关系的模型。综合研究发现,财政分权和高等教育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并且存在跨区差异,即财政分权对东部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大于中西部地区,这种现象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扩大;同时发现,财政分权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阻碍了初等教育的发展,导致中国层级教育发展出现不均衡的现象。因此,本文提出针对东、中、西部不同的经济特征,政府应该给予不同的财政政策来解决现存的区域经济差异问题,促进层级教育均衡发展,从而促进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对于我国财政政策的完善与调整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利用2003~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从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行为视角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的影响机理进行阐释和实证考察,从新的视角阐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扩张背后的制度性激励。研究发现:当前的财政分权体制可对地方政府推动对外直接投资增长产生积极的激励效应,财政分权下地方政府规制行为对对外直接投资增长有正向调节作用和提升效应,能够弱化竞争行为的负面影响和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5.
从财政管理权(预算权)的角度出发,可以提出研究财政分权的新视角.选择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之比作为财政分权的度量,可用于探讨财政分权与地方经济增长的关系.利用1999~200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另外,控制地方经济发展程度这个变量后,发现经济发达地区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有益.这可能暗示了中国经济仍然处于较低的发展阶段,稀缺的公共资源过多集中于地方政府不利于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2002—2011年省级面板经济数据,运用联立方程组模型分析财政分权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财政分权既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又能够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同时,不同地区的财政分权对经济发展和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因财政支出结构的不同而不同。此外,研究发现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发展存在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关系,并得出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并没有达到拐点。  相似文献   

7.
利用1997—2006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通过面板单位根及协整检验,考察了我国财政分权、财政农业支出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财政农业支出显著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增长,财政分权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是负相关的关系。我们还进一步地分析了这些结果的原因,实证结果证实财政分权通过财政农业支出来影响农业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式分权的背景下,出于缓解自身财政压力和政治晋升等动因,地方政府的投资行为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区域电力需求。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对1999—2010年30个省区的动态面板系统进行估计分析,结果与理论预期相吻合:财政分权、电力需求、市场化都能促进经济增长,各省区的经济增长、第二产业比重、市场化程度、城市化水平显著地影响了电力需求,财政分权、人口、电力耗能指数与电力需求正相关,价格与电力需求负相关;而在不同省区,同一影响因素对电力需求的作用力度不同。  相似文献   

9.
准确衡量财政分权度及其变动趋势是财政分权研究的基础工作。财政分权是一个多维的概念。利用不同指标计算的财政分权度,往往反映了财政分权的特定维度,得到的结果往往是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文章作者使用徐永胜、乔宝云(2012)构建的衡量财政分权度的综合方法,对我国分税制后1995~2014年财政分权度进行了全面测度。在此基础上运用省级面板数据对我国分税制后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995~2014年我国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时期差异,总体来说这一时期财政分权度变动抑制了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0.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失衡的政治经济逻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本公共服务对一国长期经济增长和社会和谐至关重要.本文在我国的政府治理体制背景下,基于财政分权理论,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公共服务供给失衡背后的政治经济逻辑.地方政府供给公共物品的激励来自中央政府的经济发展绩效考核,而不是享受公共物品的当地居民的评价,所以财政分权会造成地方政府官员对任期内经济增长作用不十分显著的公共服务供给的失衡.本文以基础教育和公共卫生这两项基本公共服务为例,基于1995-200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检验了财政分权的效应,结果发现财政分权对公共服务的供给的影响显著为负.最后,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本公共服务对一国长期经济增长和社会和谐至关重要.本文在我国的政府治理体制背景下,基于财政分权理论,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公共服务供给失衡背后的政治经济逻辑.地主政府供给公共物品的激励来自中央政府的经济发展绩效考核,而不是享受公共物品的当地居民的评价,所以财政分权会造成地方政府官员对任期内经济增长作用不十分显著的公共服务供给的失衡.本文以基础教育和公共卫生这两项基本公共服务为例,基于1995-200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检验了财政分权的效应,结果发现财政分权对公共服务的供给的影响显著为负.最后,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政府支出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变量,从经济增长的角度评估政府支出效率、分析支出效率的影响因素对提升我国经济增长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运用DEA—Tobit两阶段分析法评价政府支出促进经济增长的效率,并对支出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我国各省政府支出效率呈现多峰分布。政府支出效率与财政分权程度和开放程度负相关,与工业化程度、人口密度、市场化程度以及政府治理水平正相关,与政府支出规模的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关系成为经济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而研究财政分权对居民消费影响的文章并不多见。本文基于1995~200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GMM分析方法,对财政分权对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影响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直接影响来看,财政分权促进了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而间接影响方面,财政分权通过拉大居民收入差距使农村居民消费下降;通过提高通货膨胀预期间接地降低了农村居民消费;通过扭曲财政支出结构使农村居民消费下降。最后,根据结论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的总体影响本来就是不确定的,具体到某个国家、某个时期的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到底产生了什么影响则更是不确定的。一些实证研究否定了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对“财政分权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命题的彻底否定。财政分权促进经济增长只是一种潜在的可能,这种促进作用是不可能自动获得的。不同的制度安排使不同国家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程度上获得财政分权所带来的潜在利益,而且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在边际上也可能是递减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财政体制改革的集权—过度分权—适当集权、规范分权的历程作了简要回顾,对我国财政分权改革和经济增长关系已有研究进行了简要述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中,地区环境污染状况受到财政分权程度和城镇化水平的影响。采用中国30个省域2000—2013年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及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财政分权和城镇化对地区环境污染的影响,分析表明:我国目前的财政分权体制易于刺激地方政府发展高污染、高经济效益的工业产业,因而不利于环境污染的减少;城镇化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具有以城乡均等化为标尺的门槛效应,城乡均等化水平较低时城镇化会导致环境污染增加,而城乡均等化水平较高时城镇化不存在这种负面效应;财政分权易于导致城乡差距扩大,进而会加剧城镇化的环境污染效应。应合理设置财政分权度,改革晋升考核体制;加强城乡均等化建设,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选取地区工业污染源治理强度作为政府环境治理的代理指标,利用2003—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垂直治理体制下财政分权、转移支付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之间的关联。研究发现,财政分权自身并不是导致中国环境治理投入不足的原因,适度的财政支出分权能够有效地促进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水平,财政收入分权和中央向下转移支付的对环境治理影响并不显著;在控制了财政分权和转移支付变量间的交互效应后发现,转移支付能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地方政府环境治理,但过度分权降低了转移支付效率,造成环境治理投入偏低。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08—2018年淮河生态经济带2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SBM-ML模型对淮河生态经济带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并实证分析财政分权和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结果表明:淮河生态经济带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增长状态,并且东部海江河湖联动区增速最高;财政分权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和绿色技术进步具有负向作用,环境规制能够显著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绿色技术效率和绿色技术进步增长;财政分权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和绿色技术进步存在门槛效应,当采取过高环境规制强度,财政分权通过降低经济增长水平,进一步加深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19.
基于我国2003-2011年地级市的数据,文章采用联立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省以下财政分权对地级市环境污染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省以下财政分权对地级市污染物的排放有正向影响,省以下分权程度的提高不利于污染物排放量的减少,不利于增加地方政府管制污染物排放的努力程度。研究还表明,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并且各种污染物的外溢效应不同,使得财政分权对污染物排放的影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对财政分权有关理论以及中国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进行综述,分析对于中国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得出不同结论的原因,并对财政分权理论的发展对我国财政管理的意义得出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