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
我国已经保持了连续二十多年的经济高增长,但经济的增长并没有带来就业的同步增长。本文从产业的就业创造能力不足等三个方面分析原因,最终得出结论:只有提高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才能既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又不影响经济增长的步伐,实现就业增长和人均实际产出增长并举。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开始了突飞猛进的增长,特别是市场经济的确立,为经济增长带来了新的活力。经济的发展必然带动社会的变化,我国的社会从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绝大多数逐渐发展到今天,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数量相当,这是我国发展历史中一项重大事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城市人口涌向城市也会为社会发展带来新的问题,而缓解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就是农村人口城镇化,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两个问题是城镇化进程中两个核心问题,实现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同步对于城镇化的稳步进行以及国家建设的协调发展都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城镇化基本概念性问题的基础上对城镇化进程中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同步实现问题作了简单研究。  相似文献   

3.
《中国就业》2011,(8):6-8
改革开放30年来,虽然我国经济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但就业却出现了经济高速增长与就业增长缓慢相偏离的问题。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全球就业前景迅速恶化,就业危机正成为继次贷危机、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后,全球新一轮危机。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就业问题不容忽视。如何破解当前就业困局?6月份,中国就业促进会先后举办了"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研讨会"和"2011年上半年就业形势分析会",邀请了有关专家学者围绕我国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面临的新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提出了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作为典型的东北老公业基地,在过去20年间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就业问题却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本立着眼于这一问题,试图研究1991-2011年间辽宁省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影响,分别运用定义法和回归模型对辽宁省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进行了测算,指出辽宁省就业弹性整体下降,存在高增长,低就业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进程,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进一步引起方方面面的关注和重视。就业弹性系数作为研究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关系的基本指标,指从业人数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比值,即GDP增长1个百分点带动就业增长的百分点,系数越大,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就越强,反之则越弱。它就如"风向标"与"晴雨表",反映着经济与就业互动的趋势与状态。  相似文献   

6.
宏观经济政策的三大目标是:高GDP增长、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其中,促进经济增长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基本前提,就业弹性系数是衡量这种关系最常用的指标(就业弹性系数是指就业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的比值,即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相应地就业增长的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袁明智 《财会月刊》2012,(24):17-21
本文建立税收与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解释税收通过政府公共投资、家庭工资收入与就业影响经济增长背后的逻辑关系,并利用中国1978~2009年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证实了理论推断,税负与经济增长存在倒U型关系,税负处于低水平时提高税率能够增加经济产出。税负通过政府投资影响劳动的边际产出进而影响收入,最后通过就业影响经济增长。税负与就业也存在稳定的倒U型关系,税负较低时提高税负就业增长,当税负高到超过临界值后,税负提高就业量就开始下降,经济增长放缓。  相似文献   

8.
利用耦合协调函数考察我国1998~2014年创新创业耦合关系,通过构建VAR模型动态分析创新创业耦合、经济增长以及就业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立联立方程组测度创新创业耦合对我国经济增长及就业的综合效应。结果表明:我国创新创业发展呈现"J"曲线增长趋势,创新创业耦合度总体呈曲折上升趋势。创新创业耦合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动态的因果关系,同时带来了总体就业的增加。创新创业耦合每增加1%,带动经济增长0.1175%,带动就业增加0.2508%。  相似文献   

9.
根据最优就业量函数,构建测算就业弹性的动态计量模型,估算出我国非农产业部门的短期就业弹性和长期就业弹性。分析影响就业弹性的各个变量的特征,比较各部门就业弹性的差异,可以从产出贡献率、产值增速、就业增速、就业增量和非农失业率等方面,说明我国就业和经济增长之间强烈的不对称关系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10.
陶春柳 《物流技术》2012,(23):45-48
利用江苏省太仓市2001-2010年间GDP和三大产业就业资料,建立回归模型,分析了经济增长与就业二者之间的关系,得出了目前的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步伐存在不协调性的结论,同时对不协调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提高就业弹性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已进入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的转型时期,由此导致的结构性失业问题日益尖锐,传统的正规就业模式已不能适应经济转型的要求,必须尽快向非正规就业模式转变。非正规就业,将成为我国就业的新增长点。  相似文献   

12.
近20多年来,我国的GDP年均增长率达到9%左右,虽然就业总量也在增长,但城镇就业压力并没有得到缓解,上世纪90年代以来城镇登记失业率持续上升。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来看。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一般是正相关的。就业弹性系数是衡量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关系最常用的指标。按照奥肯定律,在3%的GDP增长基础上,GDP增长速度每提高2个百分点,失业率便下降1个百分点;反之。GDP每下降1个百分点,失业率便上升1个百分。  相似文献   

13.
利用江苏省太仓市2001-2010年间GDP和三大产业就业资料,建立回归模型,分析了经济增长与就业二者之间的关系,得出了目前的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步伐存在不协调性的结论,同时对不协调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提高就业弹性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失业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从就业弹性的角度解释了中国经济为什么会出现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经济学悖论。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失业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沅从就业弹性的角度解释了中国经济为什么会出现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经济学悖论。  相似文献   

16.
就业弹性     
小向 《中国就业》2014,(8):15-15
正就业弹性的界定就业弹性是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值,即经济增长一个百分点带动就业增长的百分点。一般说来,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增长的效果越大,就业弹性系数就越高;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增长的效果越不明显,就业弹性系数就越低。各国实践经验表明,经济增长不一定带来就业增长的最大化,实行不同的经济发展、技术选择战略,必然形成不同的经济增长模式,也带来不同的就业结果。在现实的经济运行中,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  相似文献   

17.
声音     
《中国就业》2012,(7):16-16
经济增长实际上就是两条曲线,一条是经济增长曲线,一条是就业增长的曲线。一般情况下,就业增长的曲线变化,要远远滞后于经济增长曲线的变化。当经济快速增长时,新增就业岗位并不会立刻增加,而且即便有增加,其增幅也远远不如经济增长的幅度,相反,当经济增长曲线下滑时,就业增长曲线也不会立刻掉下来。这个道理就是,当经济增长好的时候,企业不会立刻增加人力,而是出于成本的考虑,先挖掘现有入力的潜力,当完全不能满足需要时,再增加入力。相反,如果经济不景气,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失业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从就业弹性的角度解释了中国经济为什么会出现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经济学悖论.  相似文献   

19.
针对我国就业和经济增长非一致性现象,本文从创业理论角度进行了研究和解释,以我国近10年来的经济增长水平、创业水平和就业水平作为内生变量建立三变量的结构性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对这三者的相互影响时滞和程度进行了全面的把握,并对我国生存和机会两种类型的创业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我国劳动密集、创业环境、创业类型等特点导致创业活动在促进就业方面效果虽然显著,却对经济增长效果不佳,就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经济增长与就业率的关系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证分析表明,1978-2006年广州市GDP增长率、就业增长率和就业弹性变化趋势基本上一致,三者之中就业增长率波动的幅度较小,GDP增长率和就业弹性波动的幅度较大。广州市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经济每增长1%,就业增长0.23%。广州市三次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不同,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最强,其次为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劳动力随着经济增长逐步转移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