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2 毫秒
1.
农民工进城务工,为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做出了贡献。但是,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仍不完善,大多数人没有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严重制约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保障农民平等的发展机会和国民待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合法权益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民工这一新兴的利益群体,是我国推进现代化、城镇化进程中的必然产物.从80年代初农民进城务工,到目前已有2.1亿左右农民工在往来于城乡之间.进城务工的农民不仅为农村发展增加了经济收入,也推动了城镇化建设的进程,是城乡协调发展的主力军.农民工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农民工自身权益却遭受了很大的侵害.农民工权益问题关系到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也是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重大问题.有效地解决农民工合法权益问题,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是我国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3.
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中国必须靠扩大内需来保持经济增长。实施城镇化战略既可以扩大内需,又可以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新思路。在推进城镇化时,一方面要促使农民从农村离得开,另一方面也要确保农民在城镇住得下。离得开的关键是农民承包地及宅基地确权,而住得下的关键是解决进城农民的就业、住房、社会保障问题,同时还要进行户籍改革。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民工进城务工收入的调查分析:2000-2008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现阶段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突出地表现为农民工进城问题.农民工进城务工收入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数量和质量.本文应用第一手调查资料,从农户行为的微观角度研究了我国农民工进城务工收入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分析显示:从2000年到2008年,我国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收入有了较大提高;年龄、性别、学历、收入水平、区位等因素的差异对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收入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前,大量的进城务工经商农民已成为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必不可少的力量。农民进城就业,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影响,同时他们对自己的家乡——农村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笔者在2010年寒假期间对袁村寺村的农民(留守在家的老人和春节返乡者)进行了访谈,并结合有关方面的研究,概述了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对农村的影响,最后针对当前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加强贵州农民工管理服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城农民工既是农民,又是都市边缘群体,他们是由经济、社会诸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具有双重身份的弱势群体。20多年来农民工所构成的非正规就业有增无减,要解决贵州的就业问题.必须从三方面入手:统筹城乡发展.完善城市功能,制定鼓励农民进城的政策:建立政府目标责任制.加强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建设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切实保障农民工台法权益,妥善解决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发改委日前表示,2010年,全省将积极开展进城农民以宅基地和承包田换城市住宅的试验,推动长期进城并有固定职业的农民转变为城市居民。同时,为促进人口集聚,该省将完善相关举措,深入进行廉租房租售并举改革,以省辖市和洛阳、郑州、开封等工业、铁路职工较多的城市为重点,积极推进棚户区改造,并鼓励将土地收益和其他财政资金及社会筹资,用于产业集聚区职工住房、集体公寓的建设,不断发展工业房地产,解决好城市低收入群体保障性住房和进城务工农民住房困难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目前中国农民的收入呈恢复性增长,依靠粮价上调使农民收入回升的空间已极为有限,农民收入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农民内部贫富分化不断扩大。农民增收的主要障碍是大量农民外出务工使增收的主体缺位,农民个体分散经营和乡镇政权职能未能市场化转化造成增收的组织缺住,和国家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不到住,最后本文从培育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形成代言农民利益的组织和加大投资方面提出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有效对策,认为必须从制度入手,用科学发展观整体推进城乡发展,才能真正解决农民增收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国城乡劳动力就业统筹兼顾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再就业工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面临城乡就业的双重压力,农村人口进城务工与城镇人口就业的矛盾如何解决,亦即城乡劳动力就业如何统筹兼顾已成为一个焦点问题。本文从城乡就业现状的分析入手,结合目前城乡就业形势及其面临的矛盾,指出限制甚至排斥农民进城只能暂时缓和矛盾,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是走城乡劳动力就业统筹兼顾之路,并进而提出具体对策,即:建立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建立城乡流动人口教育机制、疏通流通渠道、激励资源的自我育成、增加资源的投资数量、改革户籍制度等  相似文献   

10.
农村土地撂荒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近年来由于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致使土地撂荒现象增多。本文针对这一现象,从经济学和经济制度方面分析土地撂荒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加大农业投入、完善流转机制、建立"种、养、副"相结合的经济模式等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1.
金融海啸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融海啸导致农民进城务工机会减少,直接影响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这就需要充分挖掘农村和农业内部就业潜力,让农民就近就地实现就业;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增加农民就业岗位;大力发展庭院经济,扩大农村和农业内部就业新空间;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市场,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培训力度;改革土地流转和社会保障制度;对农产品进行价格宏观调控;加大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力度,扩大就业机会;努力开拓国际劳务市场。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进城务工农民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一些问题也暴露无遗。笔者的主要关注点是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结合社会工作理论,对关于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做了一下梳理,探讨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原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13.
宏观政策     
中央“一号文件”力促农民增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近日分布。作为中央一号文件下发,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意图。《意见》分九部分,包括:集中力量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产业,促进种粮农民增加收入;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增加外出务工收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搞活农产品流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深化农村改革,为农民增收减负提供体制保障…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武汉市农民工居住现状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调查显示:住房面积小,房租太高以及环境治安差是武汉市农民工对住房现状不满意的主要因素,而就业形势难与住房问题一起成为农民工提前返乡的反推力。如何降低农民进城务工的成本、逐步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当前大家讨论的热点问题,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农民工城市居住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民顺应经济发展的潮流,进城务工经商,从而导致农村大量留守儿童的出现。缺少父母的教育和关爱,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种种问题。为了了解留守儿童的成长问题,笔者对苏北宿迁市泗阳县王集镇进行了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留守儿童社会化问题的现状,并尝试构建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体系,充分发挥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的作用.以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浅谈我国农民社会保障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取得很多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保障体系不成熟、资金供求不平衡、农民收入过少等。其根本原因在于农民、农业、农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要解决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就必须从保障农民、农业、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入手,提高农民收入能力。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研究需要在制度研究上进行理论创新,在问题研究上进行方法抉择。在制度创新方面,要根据新时期我国农民的分化的现状及其特征,构建以进城务工人员、失地农民和本土农民的不同群体社保模式。在问题研究方面,需要选择不同学科的方法,特别是融合多学科的方法于一体,创新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研究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18.
《成都市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住房公积金管理暂行办法》(下称《成都农民工住房公积金办法》)日前出台,根据办法,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了一年以上(含一年)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为农民工缴存住房公积金,而进城务工农民工则可以用这笔钱购房,租房。(见11月25日《成都商报》)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时期,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越来越多,这是一种必然的现象。农民工向城市的转移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但农民工的各项权利却未能很好的得到保护。在这样的特殊时期,我们必须正视农民工问题,积极解决农民工问题。  相似文献   

20.
促进农民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要促进农民增收,必须调动农民种粮的生产积极性,稳定农村基本的劳力需求,保持一定数量有技术、会科学种田的青壮劳力;进城的农民必须给予平等的就业机会,对于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要采取更严厉更强硬的手段来解决。追讨政府部门的拖欠,其关键和重点是必须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