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析大连城市旅游的发展空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韩春阳  刘仁志 《经济地理》2001,21(3):376-379
本文从城市旅游的内涵入手,分析了大连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从城市、旅游与城市旅游之间的关系的角度,指出发展城市旅游是解决大连旅游业现实问题与大连城市发展原则和发展战略相协调、同时顺应国内外旅游业发展趋势的可能与必然的选择;在此基础之上,对大连城市旅游的整体形象进行了定位,并具体阐述了大连城市旅游的重点发展内容。  相似文献   

2.
威海市旅游形象定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晓霞 《经济师》2006,(1):162-163
城市的旅游形象是城市的“名片”,它是影响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通过对威海资源、区位和市场的分析研究,认为威海市旅游形象应定位为:浪漫威海休闲之都。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城市旅游已进入一个激烈竞争时期。要想吸引更多的旅游者,确保旅游市场的优势,就必须加大城市个性形象的传播和塑造。在对滁州市旅游资源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整合同类资源。描绘出资源的主要特点,合理地定位了滁州旅游形象,并在如何提升滁州旅游形象方面给出了具体建议,这对推动滁州旅游业发展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广州旅游城市形象的定位及有效推广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广州旅游城市形象与广州市旅游发展 一地旅游形象的定位是对当地旅游资源及旅游业发展的基本特征的概括与抽象,不但高度反映了当地旅游资源及旅游业的整体状况,而且还能指导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因而旅游地通过建立并向市场推广本地旅游形象,可有效地引导及开拓旅游市场。其主要意义如下:一是为本地旅游建设向特色化方面发展提供明确的方向。不同城市(地区)的旅游资源是各不相同的,为在竞争剧烈的旅游市场中取胜,每一城市(地区)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及旅游项目的塑造,均得遵循因地制宜原则,走出一条特色化  相似文献   

5.
重大体育赛事对城市旅游发展促进作用不容忽视,尤其伴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国内势必将掀起城市体育旅游的热潮。作为2009年大冬会举办城市的哈尔滨应抓住大冬会召开的契机发展城市体育旅游,并对本地体育旅游文化定位进行深入探讨。体育旅游事业的兴起将反作用于城市旅游业,对城市旅游形象的建立、旅游地位的综合提升,以及加速城市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城市水源地是城市水资源供给的地区,城市可持续发展有赖于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供给,水源地有其独特的区域发展规律。旅游开发是调整、优化水源地产业结构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措施,对于水源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首都水源地密云县为例,分析了城市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业发展的辩证关系,并依据客源市场特征及市场开发背景的分析,从旅游市场定位、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形象、旅游促销四个方面提出了密云旅游市场开发战略,以期促进密云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和首都水源地的保护,并为同类型旅游地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天津旅游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丽 《经济地理》2005,25(5):736-739
运用现代旅游资源新概念分析了天津旅游资源特点,根据旅游形象市场感应的问卷调查结果,着重探讨了旅游发展的问题,指出城市旅游形象不鲜明、尤其是作为基础旅游资源的城市环境较差是制约天津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依据城市旅游理论和体验经济理论,通过分析天津市旅游业发展的区位优势以及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当前天津市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旅游业发展的市场定位,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提出对天津市旅游资源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马雯雯  孙昌龙 《经济师》2014,(12):234-235
以南疆铁路沿线地区为研究对象,对该地区的旅游业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根据区域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结合旅游业优劣势分析,对南疆旅游业发展进行了定位,并提出以"一线贯穿全境,两座核心旅游城市首尾呼应,四片旅游区域相互衔接,提炼四大文化主题精髓,依托六个旅游城市,突出十大旅游精品景区特色"的整体旅游布局。  相似文献   

10.
兰州市旅游形象策划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面分析了兰州市旅游业发展状况之后,指出兰州市旅游业要腾飞,树立良好的旅游形象是关键。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于城市旅游形象的若干理论做了系统的总结,并以此为依据,从理念、行为、视觉三个方面对兰州市的旅游形象做了系统策划。  相似文献   

11.
孙萍 《生产力研究》2008,(23):66-68
城市旅游是我国旅游业的主体,文章对城市旅游的竞争现状及旅游产业竞争力进行了深刻阐述。同时以旅游城市扬州为例,在分析城市旅游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扬州应提升城市旅游形象,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的旅游发展模式,实行多元化的旅游产业经营战略,完善景区点的企业制度建设,积极发展休闲服务产业,以期扬州旅游业在区域竞争中得到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贵州旅游形象滞后一直是制约贵州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在借鉴旅游形象理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归纳出旅游形象定位的一般程序,对贵州的旅游形象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最后得出贵州省确立绿色喀斯特王国和千岛文化这一旅游形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天津旅游业近年来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与发达省市旅游业发展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调整、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促成天津市旅游业与其城市定位和形象的一致与协调.这就需要明确天津市旅游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针对天津市旅游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政府主导战略,结合现代科技促成旅游产业结构向合理化和高级化方向发展,提高结构效益和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4.
旅游形象定位及其形象识别系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申秀英 《经济师》2004,(7):116-117
旅游地形象定位是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环节 ,是各项定位的核心。区域旅游规划应在深刻挖掘地区形象的基础上 ,搞好旅游地形象包装与提升 ,实现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以衡阳市旅游形象的定位为出发点 ,探讨了衡阳市旅游形象识别系统的组成及其旅游营销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张丽娟 《经济论坛》2011,(2):124-127
本文通过运用SWOT分析法,在对呼和浩特城市旅游发展的比较优势和劣势、发展机会和竞争威胁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为呼和浩特市进一步科学合理地提升自身旅游形象提出合理化建议。这对于呼和浩特进一步实施城市旅游形象战略、持续发展城市旅游业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武汉市争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李娟文 《经济地理》1998,18(3):120-124
为了更好地发挥各旅游城市在旅游业中的作用、促进各地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树立我国旅游业的良好形象、国家旅游局在全国倡导了争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活动。本文就武汉市争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一问题进行分析研究。1优秀旅游城市应具备的条件旅游业是以旅游者为出发点的经济行业、旅游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区域旅游集散中心、旅游业发展的基地.其优秀与否主要取决于它在旅游活动中满足旅游者游娱购食行等方面要求的能力及其最终在旅游者和大众心目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整体形象、这一形象是该城市外在的有形的旅游资源特征、旅游服务…  相似文献   

17.
张铱格 《城市建设》2011,(1):238-238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产品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进行旅游地形象策划和推广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对城市旅游形象的概念解读的基础上,本文主要将服务于城市旅游形象设计的环境要素分为城市实体要素及城市空间要素两个部分,将其逐一分析。并提出城市旅游形象的塑造应基于城市独特的个性。  相似文献   

18.
武汉市城市旅游形象定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聪 《时代经贸》2007,5(11Z):138-138,144
城市旅游形象的定位是当今发展城市旅游中极受注目的课题。本文根据城市旅游形象定位的概念、原则、方法和实施策略,对武汉的城市旅游形象进行定位。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武汉市的旅游区位、旅游资源、旅游配套设施、旅游消费结构和城市旅游形象等方面入手 ,分析了武汉市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作者认为在这个旅游温点城市修建和经营大型主题公园 ,将对塑造武汉都市旅游形象 ,提升城市旅游感知印象 ,开拓客源市场 ,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 ,作者也对武汉开发大型主题公园提出了一些建议 ,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良好的城市旅游形象将会增强城市旅游竞争力,以游客为调查对象,调查其对沈阳市的了解程度、了解途径、对沈阳城市旅游形象各个构成要素的感知评判以及对沈阳城市旅游形象综合感知等,希望为沈阳旅游形象的塑造和传播,为沈阳的健康发展旅游业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