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加深,众多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小企业),也开始注重企业经营中的营销工作,从以往的“沿街吆喝”、“朋友推销”等摊贩式销售手段,逐步走向“媒体宣传”、“室外广告”等现代化营销方法,有些中小企业甚至在营销形式上不惜花费大价钱,与同行“叫板”来抢占市场。这一切都说明一个问题:中小企业开始注重营销工作了,并且开始注重企业营销工作的方式方法了,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也是中小企业营销工作走上规范化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从2007年开始,汽车行业热衷于与红酒、房地产、高尔夫、顶级私人会所和俱乐部等合作,这种现象被营销界惊呼为“跨界营销”。  相似文献   

3.
唐弈理论与营销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企业之间展开的价格战、广告战、分销渠道战等营销竞争已愈演愈烈,致使企业乃至整个行业陷入营销困境而不能自拔。而“囚徒博弈”论诠释了这一营销现象,如何应用博弈理论来指导企业的营销实践,尽快摆脱营销困境,正是广大企业关注的焦点。一、“非合作性博弈”与营销两难自20世纪40年代数学家约翰·冯·诺依曼(J·V·Neumann)与经济学家奥斯卡·摩根基坦(O·Morgensten)提出博弈论以来,该理论在社会科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非合作性博弈”(Noncooperativegame)亦称“囚徒博弈…  相似文献   

4.
顶尖的“战略性技术”在一到三年里将有可能深刻影响中国商业,而对它们的忽略将面临极大的商业风险。企业家与具有战略眼光的营销总监不可不察。  相似文献   

5.
“过度营销”主要表现为在企业的经营活动过程中,过分强调概念、手段和技巧而忽视企业的产品开发、质量提高以及企业战略策略,过分依赖广告、促销手段而忽视脚踏实地的经营,过分专注企业自身的眼前利益而忽视消费者的感受和价值,忽视整个社会的伦理道德和法律规范,忽视整个社会的长远利益,追求短期行为而忽视企业的持续发展。“过度营销”的危害极大,不但对营销实践产生误导,对营销理论产生歧义,  相似文献   

6.
盲目“克隆”市场畅销产品和成功营销模式,是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现象,我们将其称之为“盲动症”。中小企业究竟该如何克服自身弊端,走出“盲动”误区?  相似文献   

7.
“赊销”作为企业抢占市场份额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营销手段,日渐被人们认同。但是,“赊销”现象毕竟是“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扩大企业势力,提高经济效益,但如果运用得不好,特别是赊销时间过长,数额过大,赊之失控,还会直接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甚至带来难以挽回的经营损失。因此,利用“赊销”这一营销手段时,切不可放任管理,一定要选择好赊销对象,把握住赊销时间与数量之“度”。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在保险营销的实际操作过程当中,营销团队为激励竞赛绞尽脑汁、冥思苦想之际,却常常忘记激励的本质,非但没有带来积极的效果,相反给公司既带来经济上的负担,又造成营销人员对激励的依赖、对激励的渴望等现象的“激励怪圈”。  相似文献   

9.
中小企业营销道德失范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营销道德失范的现象日渐突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以德治国”思想的提出,解决中小企业营销道德失范问题已成为一个重要和紧迫的现实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以德治国”的时代的到来,不道德的营销行为,不只是简单的企业责任问题,而是企业的一种反社会行为。构建企业伦理才能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和“以德治国”的时代相适应。 加入WTO后,我国中小企业将与世界各国发生更为广泛的联系。在国际化的进程中,人性和社会性成为世界共同的价值观,企业必须以此为准绳来开展…  相似文献   

10.
“有氧旅游”是一个新的旅游亮点,已经成为旅游市场的一支“绩优股”。基于旅游市场对“有氧旅游”的看好和广西上思县十万大山国家森林公园独特的资源,做好“有氧旅游”营销与传播是广西上思县打开山门,发展地方经济的一条捷径。文章通过阐述“有氧旅游”营销的内涵,分析十万大山国家森林公园“有氧旅游”营销与传播的必要性和十万大山国家森公园“有氧旅游”的优势,探索“有氧旅游”营销与传播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从2007年开始,汽车行业热衷于与红酒、房地产、高尔夫、顶级私人会所和俱乐部等合作,这种现象被营销界惊呼为“跨界营销”。  相似文献   

12.
王缨 《中外管理》2006,(1):98-100
“中国企业目前的销售非常粗放。”“不仅中小企业,中国的大企业也一样。”“企业看似重视营销,其实不然,它就是等着拿订单。”“营销上升不到最高领导层作为企业的首要任务来认识,也没能从更高层次上打造企业的营销体系。”从销售业务员、营销主管到营销学专家,竞众口一词:这种现象很普遍!企业,就是把东西卖出去,把钱拿回来。企业生存的巨大责任压到了销售部门与销售人员的肩膀上,要么“大爷”的位置伺候着,要么不当人用。但凡没有订单、回款,你就遭白眼、走人。销售队伍是一拨一拨地换,他们是企业里最不稳定的那批人。而我们大量的营销理论与课程仍旨在教导销售人员五花八门的销售技巧,告诫他们要有如何如何的销售心态,自信、自信、再自信!国际营销大师也接踵而来,其营销之“术”也反复地被我们揉来搓去……可严重的问题是,即使这样,企业的销售业绩还是上不去,销售水平仍然很低;同时,中国的市场环境被搞得很乱,尘埃四起!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当我们把视线转向企业的文化形态时,便发现真正需要提升的,是我们的营销价值理念![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正>短视频需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并能在几分钟甚至几十秒内使观众理解视频主旨。俗话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哭是小孩所特有的吸引他人注意力的方式,能有效引起大人的关注。企业在营销方面要想引起消费者关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学一学会“哭”的孩子。互联网时代,各种营销信息狂轰乱炸,商家争抢稀缺的消费者注意力资源。短视频营销之所以大行其道,与这种信息过载和注意力稀缺的现象有很大关系。企业可以借助短视频营销技巧,让受众关注并记住自己。  相似文献   

14.
现在广州一手房市场假日营销的观念从2003年开始就有淡化的趋势,加上今年宏观调控加强,置业者持币待购的现象和转入二手房市场的现象加重,“五一”大战理应以稳为上。  相似文献   

15.
“你是××保险公司的吧,我知道那家公司,不久前还听朋友说这家公司的服务工作做的很差劲,理赔时问题迟迟不能解决。”“虽然你的口才不错,但是我可不想上当受骗,所以还是请你趁早离开吧。”“我一直在××保险公司买保险,挺好的,不想考虑你们公司。”“今年没钱,明年再说吧。”客户无来由的拒绝、情绪化的怨气、无理的指责就是我们营销中所遇到的“噪音”。很多时候,正是因为不喜欢被打扰,或者对营销人员存有戒备心理,客户才会将注意力集中到自己有限的时间、金钱、等待完成的事情以及产品和服务的缺点上,表现得缺乏耐心或者百般挑剔,所以这个时候客户会释放出大量非建设性、无道理的“噪音”,它极大地影响着营销员的判断和情绪,甚至对其信心会产生致命打击。很多的营销新手就是因为无法忍受这些噪音而最终放弃了美好的营销生涯。  相似文献   

16.
昔日郑板桥“难得糊涂”的哲言多少人玩味不已,奉为人生至理;而今,市场定位“难得糊涂”的创新经营蕴涵丰富的营销哲理,值得当今企业家思考探索,倾力践行。  相似文献   

17.
当前,随着股市、基市的风险和振荡加大,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股民的腰包几乎被全球低迷的股市给掏空了。“股海无涯,回头是岸”。不少人的理财观念由狂热趋于冷静,由感性转向理性,纷纷将目光投向了保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主动向营销员咨询如何为自己来购买保险的知识,这对营销员和保险营销是一个喜讯和福音。这就需要营销员尽快帮客户找到“保险需求点”。其实,无论是当初中国人寿的“麦肯锡”工具,还是当今的“理财顾问”式营销,说到底都是在为客户做“保险需求分析”,也就是营销领域里常用的“创造需求、发现需求和满足需求”三步导入法。但是时至今日,仍然有很多问题困惑着客户和营销员。一方面是客户搞不懂“我需要哪些保险?”、“哪些保险产品适合我?”、“什么时候买保险最划算?”及“我买多少合适?”等现实问题。另一方面是营销员找不到客户的保障需求点、最佳购买时点和量身订做的兴奋点,常常“以其昏昏,使人昏昏”,甚至误导客户,导致“高需求,低促成”的现象发生。本刊记者特地就这一现象采访了中国人寿优秀主管一级金质奖章获得者、汉城高峰会高级主管奖获得者、现任北分幸福部经理王广生。  相似文献   

18.
我国产品及服务营销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观,但其中有一种倾向值得人们关注,这就是过度营销现象。比如,有的企业过分使用或依赖营销“技术”来推广产品、服务或品牌,而忽视产品研发、服务质量和消费者的价值追求,在营销过程中不顾消费者的感受,其传播行为明显的带有虚假、夸大或强加的成分,结果导致消费者的厌恶和信心丧失,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心理和行为,这种“过度营销行为”严重影响到顾客满意度和消费者价值,破坏了企业形象和品牌声誉,危及消费者的品牌忠诚。  相似文献   

19.
《中外管理》2009,(7):71-74
与大众性营销相比,“滴灌”这种针对性营销更强调对“关键点”的掌控。  相似文献   

20.
随着广告成本的提高以及消费者对之的不信任,使广告对保健品销售的作用日渐衰减,传统的靠广告做市场”、一对多的“会议营销”,以的营销方式已不再占主导地位,新的营销模式正逐渐受到厂商推崇,一对一的“直销及“体验营销”、“科普营销”、“精确营销”、“数据库营销”等个性化营销方式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但无论打的是哪个新旗号,都是围绕“服务”两个字做文章。因此我们可以将新的营销模式归结为“服务营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